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再到近期如火如荼的智能汽车,新技术的赋能令汽车行业开启新蓝海时代。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发文,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共完成融资额超过4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可达到1000亿元以上。
在此背景下,各路资本纷纷瞄准汽车行业抢滩进驻,尤其是在产业园主体开发上,更倾向于“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方向。于是,新能源汽车择址成为近期热点关注话题。
瞄准新能源未来市场火爆
在最新公布的独角兽企业名单中,新能源汽车行业共有9家企业上榜,占据总数的5%,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福建等主要的沿海地区,且市场的火爆吸引资本竞相追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新能源汽车增长量高达68.6%。在汽车基地开发上,如一汽-大众华北基地建成投产、WEY生产基地落户山东日照、长安汽车与比亚迪共同成立动力电池合资公司等。
未来,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和轻量化成为行业发展必然趋势。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将增长至6%,2025年将达20%,2030年以后将最终超越传统燃油汽车份额,逐步完成对燃油车的替代。
现在,中国官方还未完全发布禁售燃油车时间表,但有车企自发停售传统燃油车,最快2020年在北京地区停售。所以,对瞄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来说,无依来说,是巨大的利好消息。
全国分布,以长三角集群为主
产业从最初的小而分散到后来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这是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国汽车产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几大产业集群。
聚焦于新能源这一产业链来说,目前已经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集群、以长春为中心的东北集群、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集群、以武汉为中心的中三角集群、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集群、以重庆为中心的成渝西部集群。
在这些形成的区域中,尤以长三角集群发展势头最猛,领跑整个行业的方向。这里已经汇聚了100多个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包括上汽集团、吉利集团、万向集团、奇瑞集团等。在上海,中国第一车企上汽投资数几十亿元的上海新能源汽车基地,产能为5万辆;在杭州,一座新能源生态小镇正冉冉升起。
东中西三区域,谁与争锋?
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对当地经济增长和人员就业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交通、资源、人力、土地成本,这些统统需要考虑。
如江浙沪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靠近长江入海口,其水路运输、特种运输、陆路运输四通八达,考虑到汽车企业的运输需要,这里可以说是非常便利了。
在中部地区,湖北省可以说是对全国的新能源汽车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因为湖北是我国中重稀土资源最多的地区,离子型稀土资源储量居全国、世界同类矿种第一。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生产离开稀土寸步难行。
那么对于深居内陆的甘肃省,又是如何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呢?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甘肃兰州已经成为串联欧亚大陆走廊的重要一环。在兰州新城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纷纷进驻,生产车间内干得热火朝天,不仅内陆区位优势明显,在电力成本上更独具优势,兰州是全国工业用地成本最低的城市之一。在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也比沿海地区降低了10%~20%。
总体来说,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多数车企在建厂选址时仍将目光瞄准在一线沿海城市。按照现有的格局来说,即便是将来有再多的新能源车企涌入,东强西弱的格局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即使有少数车企因为政策或者资源等因素,将选址建厂重心将会逐步往西部转移,但是那也只是逐步缩小差距而已,短时间内不会改变根本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