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特斯拉又如何?

2021-05-15      501 次浏览

继王传福之后,又一位汽车大佬表达了对“特斯拉”热潮的淡定。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几日前就在博鳌论坛上意气风发:“我说点儿吹牛的话,我们明年年底超过(特斯拉)models的产品将会推出。但是你们肯定不信,信不信由你。”


信不信呢?笔者想说,如果是传统车,徐总的话可能还得琢磨琢磨。电动汽车的话,笔者一定信,肯定信——以汽车界“四大”的实力,对标已有车型,造出一款跑得更快、更远的电动汽车不是什么难事。况且说句不太严肃的话,与内燃机、混合动力的复杂性相比,电动汽车本来就简单得多。


但问题在于,造出超越特斯拉的产品又如何呢?


单从产品而言,王传福、徐和谊等企业家的话,其实没有错。尽管在电子控制、车身设计、操控性能等方面表现优异,但特斯拉并没有彻底改变电动汽车的基础原理,也没有颠覆性地提高锂电池的水平。简言之,“量”而不是“质”层面的差距,国内厂家完全可以憋一憋劲儿,用重锂电池,轻车身,大电机来填补。


只是这种办法,补得了脸面,补不了脑。特斯拉的价值,不在“唯一”而在“第一”。它不仅将电动汽车这种一直被认为不现实的东西变成了真实的商品,更在展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不断令其成为现实。就像它的老板之前在私人火箭、光伏服务等行业所做的一样,既是幻想家,又是实干家。


可以说,特斯拉的大热,热在产品,也热在引发的思索:全球随意一家汽车巨头都可以造出来的产品,为什么率先推出的是一家从没造过汽车的硅谷公司?国内整个产业在国家层面支持下搞了十几年,为什么是由一家外国公司来引爆全社会的关注?商业化的进展困难重重,为什么国外一家公司自己就能搞定全国范围的充电网络?


面对这些问题,恐怕又要有人拿“国情”说事。是的,我们有太多“国情”需要考虑,也因此“收获”了太多的荒废、懒散与失败。我们能制造几乎所有的东西,却创造不了一辆领先别人的电动汽车,而更可怕的是那种“分分钟搞定”的悠然自得。就像最近那位说“微软XP停用标志美国衰落”的教授一样,丝毫感受不到苹果电脑和安卓手机们甩来的阵阵耳光。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