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动汽车何时追得上特斯拉?

2018-09-04      1296 次浏览

尽管难题不断,但是还是阻止不了国外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来华发展的决心。自从特斯拉入华以来,关于它的消息就一直没有停过,尤其是上月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开放专利共享技术,更是让国内电动汽车厂商们看到了希望,中国电动车产业要开始崛起,但是对于特斯拉在中国的最大威胁比亚迪而言,这未必是一件好事,难道国内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就这样被特斯拉抢走“风头”了吗?我们拭目以待!

国产电动汽车何时追得上特斯拉?

特斯拉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上周表示将开放所有的专利技术之外,还表示打算开放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系统的设计技术,以便建立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都能采用的技术标准。

消息一经传出,舆论哗然。马斯克为何要做活雷锋?特斯拉的这一“豪举”,会不会给国产电动汽车生产厂商注入一剂强心针,国产电动汽车何时能追上特斯拉?

《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了特斯拉开放专利背后的三重利益考量,其中援引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知识产权部门保护负责人说法,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疑虑,“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无私地把自己的核心技术贡献出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比于车迷对特斯拉膜拜式的追崇,汽车行业的业内人士要冷静得多。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特斯拉并没有自己的电池厂,用的是日本厂商的电池,相当于贴牌的概念。而且,它拥有的专利不算多,截至去年3月,专利数量不到150项,甚至远不如比亚迪。

在特斯拉最火的时候,王传福曾公开叫板,说“家庭消费一旦起动,比亚迪分分钟能造出特斯拉”。另一位大佬,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更是表示,从技术本身来讲,特斯拉就是集成的,只要特斯拉能在世界上被普遍接受,那吉利生产出跟特斯拉差不多的产品还不容易吗?

果真如此乐观吗?一位汽车业内人士说,专利开放,对行业、对公司肯定是利好。大家可以讨论,共同进步。对落后地区来讲,意味着可以正大光明地抄,特斯拉不会来起诉你了。可真正核心的技术人家还是会保护得很好。就好比做手机,现在国内厂家拉条生产线就能制造出各种山寨的智能机,但真正能造出苹果手机的有没有?

接受记者采访时,那位业内人士说,国产电动汽车要能追上特斯拉,恐怕还需要时日。而国内诸位业界大佬应该是明白的,之所以高调,是因为可借助特斯拉概念,在资本市场上获得关注。

开放背后

去年一共在全球范围内售出2.23万辆ModelS的特斯拉,今年期望着能把该数字增至3.5万辆。据其早前发布的2014年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ModelS全球范围的产量创纪录地达到7535台,超预期完成6457辆的交付,并预计第二季度可以交付7500台ModelS。

虽然业绩有了一定的增长,但研发与产能扩张的问题仍然困扰着马斯克。公开数据显示,会计准则统计口径(GAAP)下,特斯拉亏损5000万美元,每股亏损0.40美元。

更让投资者担忧的是,权威金融分析机构标准普尔发布公告称,将特斯拉(TSLA)非请求评级调整为“B-”。这一评级在业内多数人看来,已然相当于“垃圾股”的级别。

在此背景下,特斯拉毅然宣布公开其所有的电动车专利,或多或少有点无奈的意味。另一方面,即便其开放了专利,其跟随者又有多少?

“毫无疑问,小型电池更加便宜。由于特斯拉的知识产权专利,其他大型汽车制造商可能会在进入小型电池领域时犹豫不决。想要不和特斯拉的专利雷同是很困难的事情。”调查公司NavigantResearch的分析师萨姆?杰夫表示。事实上,其他电动车生产厂商似乎无意加入到特斯拉的这一电池阵营当中去。

众所周知,特斯拉的电池采用的是松下的三元材料(镍钴铝酸锂),用的是比较成熟的18650型号(松下这种电池普遍用于笔记本之中)。与电动车电池的主流趋势不同,特斯拉是唯一一家直接采用18650型锂离子电池的公司,其他的电动车都用的是大电池。只不过特斯拉需要7000多节18650型锂电池,而雪佛兰伏特(ChevroletVolt)的大型电池包中只包含288枚电池。

为此,特斯拉那几款高达60kWh、85kWh的电池组容量使其运行过程中将会释放更多的热量,从而加大了电池组温度过高引起爆炸的概率,这是特斯拉电池管理系统解决的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但从这两年间出现的事故来看,特斯拉似乎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完美解决的办法。

“就其电池来说,目前全球只有特斯拉一家在用松下的18650电池,而这种电池的热稳定性是最差的。像现在日系主流车企如丰田、本田、日产电动车用的是锰酸锂电池、美系像通用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都是出于电池的安全性能考量。”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表示。

汽车分析师封士明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因为特斯拉用的是松下18650铅酸锂电池,安全性与稳定性都存在很大风险。“上市以来有媒体报道过的起火事故就有5起,相对于它2万辆的销量来说是偏高的。如果它改用磷酸铁锂电池,那就是对自己既有技术路线的否定,而且变相坐实了业内对其电池安全性的质疑,会造成现有车主的反弹。”

“另外,新电池的技术、成本、匹配等工作都会拉慢特斯拉的快速扩张步伐,并吞噬其利润,以及还会引起股市震荡。这对已被评为垃圾股的特斯拉来说,是肯定要极力避免的。”封士明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虽然特斯拉承诺为TeslaModelS电池组提供8年或是10万英里的质量保证,最近更是推出一项免费服务计划,特斯拉将为因保养不善而遭到损耗的电池组提供保修,并将为客户免费更换相同质量或性能更好的电池,但曾有特斯拉的销售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由于ModelS目前才上市2年多,因此也无法准确给出该电池的真正寿命以及更换时间。

按照计划,当2020年千兆工厂年产量达到最高时,特斯拉方面希望电池组的生产能力可达50GWh,电池的生产能力可达35GWh。但是,这一切都得等到2017年电池和电池组开始生产后才能实现,特斯拉如何在这3年里通过各种方法为自己赢得时间将成关键。

国内车企难跟进

“特斯拉这次开放专利对于国内的电动车企业来说,虽说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却不能照搬复制。”江淮汽车乘用车营销公司新能源营销部副部长方良海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各个电动车企业所走的技术路线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加上电动车产品在现行的市场上都基本是以市场需求为主导而研发,因此特斯拉这次开放的专利,国内的车企可以借鉴来研究,但是不能照搬复制的。

“像江淮的电动车原本的客户群定位就是中产阶级,与特斯拉的大相径庭,因此它这次开放专利对我们来说作用还不是很大的。”上述人士表示。

“国内大多车企如北汽、上汽、长安、奇瑞、江淮等企业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电动车产品,各家在电池、电机以及电控上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核心技术,因此我觉得特斯拉这次开放专利其实对于(国内)行业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也没有什么促进作用。”李云飞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比亚迪所掌握的专利涉及电动车全产业链,从电机电控到电池,是垂直整合的方式,与特斯拉主要采取组装的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中国市场,充电网络的推进一直是萦绕在特斯拉中国区高管头上的难题。因此,在特斯拉宣布开放专利之后,有业内人士也猜测特斯拉所推崇的快速充电标准是否将有可能实现统一。

有分析师表示,目前全球通行的电动车充电标准有日本CHAdeMO标准,德国Combo标准,美国SAE标准,加上特斯拉进中国后一直对接不上的中国标准,因此特斯拉意图借开放专利而实现统一几率可谓渺茫。

现阶段,特斯拉在北京、上海两地共建有三个超级充电站,采用电网电能和太阳能联合供电。今年,特斯拉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再建设200个超级充电站。

早前特斯拉与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目的地充电”项目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将在全国项目中建设超过40个特斯拉专用充电车位,遍及北京、杭州、成都等30多个城市的商业百货门店和地产项目中,以方便特斯拉用户的使用,助力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但据国家电网一内部人士透露,尽管国网已对特斯拉抛出了“橄榄枝”(例如在京沪高速上推行120kW充电桩,符合特斯拉的充电标准),但特斯拉方面似乎仍执着于在华推行其专属的那套充电标准,这对特斯拉今后在华的发展来说应该非常不利。

“就国内的充电设施来看,肯定是会往销量大的企业倾斜的,而特斯拉这种现在在中国才交付了几十台数量的企业,肯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李云飞表示。

回顾比亚迪王传福求学创业路

从造电池,到造汽车,再到造电动汽车,一贯低调的王传福却时时成为媒体焦点,而比亚迪的家族色彩也一直被外界关注。根据福布斯发布的2013年A股家族企业榜,比亚迪2012年营收仅次于新希望集团,达到469亿元。作为上市公司,比亚迪的家族色彩浓厚。王传福和他的表哥吕向阳分别是比亚迪A股上市公司的第一和第三大股东,吕向阳还通过其他公司持有比亚迪超过5%的股份,而王传福的兄嫂则长期管理着比亚迪的后勤部门。

比亚迪方面并不希望企业染上浓厚的家族色彩。比亚迪方面称,公司的管理非常现代化,对福布斯将其列为家族企业不发表看法,但公司内部从来不强调这个东西。不过,回顾王传福求学和创业的道路,比亚迪的成功,除了他个人的技术和商业基因,也离不开家族成员的支持。

木匠的儿子

王传福生于安徽无为县,父亲是名手艺高超的木匠。从小就看父亲做木工,将一块块粗木料画线、拉线、切割、加工、拼装、成型,这套流程和技艺王传福再熟悉不过。多年后,这种木工思路同样出现在王传福创业历程中,面对技术壁垒,他像拆解家具一样,将产品和技术一一拆解,然后又重新组织创造。

创业时期,王传福在一份国际电池行业动态中发现,日本宣布本土将不再生产镍镉电池,这势必引发镍镉电池生产基地的转移,王传福意识到这将为中国电池企业创造一个绝佳的黄金时机,于是决定马上涉足镍镉电池生产。

然而,王传福根本买不起镍镉电池生产线,当时日本的一条镍镉电池生产线需要几千万元投资,加上日本禁止出口,即便想买也买不到。这个技术狂人认为什么都可以造,买不到生产线,就自建。王传福利用中国人力资源成本低的优势,自己动手建造一些关键设备,然后把生产线分解成一个个可以人工完成的工序,结果只花了100多万元,就建成了一条日产4000个镍镉电池的生产线。

兄嫂全力供学

虽然在比亚迪对外公布的主要股东中,具有家族关系的只有王传福和他的表哥吕向阳,但王传福的财富神话不能仅仅归功于他自己。

王传福兄弟姐妹众多,有五个姐姐,一个妹妹,一个哥哥。在他十三岁时,父亲因病去世,观摩父亲做木工的生活就这样结束。王传福的五个姐姐先后出嫁,妹妹被寄养,长兄王传方从此退学开始工作赚钱养家。

王传福初中毕业时,母亲又意外去世,导致他中考缺考两门,不能报考当时最热门的中专,那还是一个中专毕业就能直接工作捧上铁饭碗的时代。不过,这种阴差阳错却引导王传福走上了一条更宽的路。他进入了无为县一所刚建立的普高。

王传方在18岁就扛起了家庭重担,中断学业工作赚钱,因此对读书有一种近乎信仰的执拗,即便卖房也要王传福发奋读书考大学。在王传福母亲去世时,大嫂张菊秀踏入了这个遭遇不幸的家庭。很幸运,张菊秀也全力支持王传福的求学路。据媒体报道,王传福从高中起住校,每周末回家向嫂子取10元生活费。有一次,家里实在没有钱,嫂子又不舍得他委屈自己,就在村子里挨家挨户借钱,最后才筹到不到5元的散钱。

1983年,王传福以优异成绩考入位于长沙的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物理化学系,此后大学和研究生的学习研究工作,为他奠定了非常坚实的技术功底。王传福的哥哥同时也将自己的小生意搬到弟弟所在的城市,尽量能在生活上多照顾到他。

毕业后数年,26岁的王传福被破格委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301室副主任的重任,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处长。1993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王传福成为公司总经理。此时,他也在酝酿创业了。

表哥是他的天使投资人

创业要钱,那时国内还没有天使投资、风投的概念,王传福遍寻投资,最后是他的表哥吕向阳投了250万元。吕向阳的投入是基于血缘还是对王传福创业前景的看好?抑或一次纯粹的赌博?

吕向阳与王传福有着完全不同的经历。吕很早就失学,16岁时偶然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安徽分行工作,一干就是15年。1993年,吕开始创建融捷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纺织品等传统行业经营。凭借其广泛的人脉和精明的头脑,吕很快积累大量财富。不过对于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吕向阳还从未涉足。

吕向阳一开始并不赞同王传福创业,他认为王传福是国家干部,工作稳定,很有前途,没必要冒险下海。不过王传福心意已决,凭借自己对技术的掌握和能力说服了吕向阳。最终,王传福带着他表哥给的250万元,注册成立了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领着20多人在深圳莲塘的旧车间里干了起来。而他的兄嫂,则负责掌管比亚迪的后勤部门。创业期的比亚迪像极了一个家族式作坊。

成长期的比亚迪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再次遭遇困境,出口暴跌,吕向阳通过其所有的广州融捷投资管理集团向王投资1660万元,使比亚迪公司注册资金从450万元扩大到3000万元。比亚迪度过困境,其镍氢电池销售量达到1900万块,一举进入世界前7名。

此后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比亚迪一路发展迅猛,在电池业务遭遇天花板时,王传福进入汽车行业并开发新能源汽车获得成功,一度成为内地首富。

比亚迪战特斯拉:质疑背后“秦”能补拙?

自比亚迪开始扩展汽车业务以来,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开始得到更多人的关注。2008年巴菲特旗下子公司成为比亚迪的战略投资者更是把比亚迪推向舞台的焦点。然而近年来比亚迪的发展却并不一帆风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受到多方质疑,公司股价在经历了2012年的大挫后,于去年开始回升,比亚迪是否已经迎来了新的春天?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是否会对比亚迪带来影响?“秦”的推出是否能推动比亚迪的春天到来?

比亚迪股份的业务可以分为三大类:二次充电电池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以及包含传统燃油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此外还包括拓展相关新能源产品领域的业务。

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总是第一时间吸引了人们的眼球,然而集团其它的另外两大业务加总也占到了50%左右的收入来源,其盈利能力也不容忽视。近年来汽车业务收入占比逐年增加,公司对备受关注的汽车业务投入更多心血,二次充电电池则基本保持10%的收入占比变动不大,已经算是公司里比较稳定成熟的业务,但不是公司未来增长点。公司未来的发展重点主要在新能源业务,包括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电动车、LED等绿色产品。

比亚迪在二次充电电池制造方面十分出色,主要客户包括诺基亚、三星、华为等手机品牌,以及博世、TTI等全球性的电动工具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厂商。集团生产的锂离子电池及镍电池广泛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电动工具、电动玩具等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产品。

在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比亚迪提供垂直整合的一站式服务,设计并生产外壳键盘液晶显示模组摄像头等手机及电脑部件,并提供整机设计及组装服务,但不生产自有品牌的手机及电脑。其客户包括:诺基亚、苹果、HTC、三星、摩托罗拉、华为、普惠、东芝等。

2003年,比亚迪正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产销超过2百万辆。汽车产品包括各种高、中、低端系列燃油轿车,以及汽车模具、汽车零部件、双模电动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等。代表车型包括F3、F3R、F6、F0、S8、G3、M6、L3等传统高品质燃油汽车,以及领先全球的F3DM双模电动汽车、e6纯电动车及K9纯电动大巴等。

比亚迪还与豪华轿车品牌戴姆勒成立了合资公司,以共同研发及开发电动车,目前旗下的腾势品牌已经上市。

4月28日,比亚迪发布2014年1季报,当期实现营业收入117.24亿元,同比下降9.0%,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降89.4%,瑞银证券分析认为,销量下滑一方面是由于比亚迪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中,导致传统汽车业务车型研发和投放节奏放缓;另一方面,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不进则退,比亚迪老车型(如速锐、F3等)的竞争力出现下滑。比亚迪在报告中也承认,传统汽车业务下滑是拖累比亚迪一季度利润的主要原因。

比亚迪集团不仅在政策上有政府支付,其政府补贴也非常可观,拿其纯电动车E6为例,E6售价区间30.98-33万。e6先行者可以享受国家补贴加地方补贴共11.4万元,消费者购买e6豪华型终端价格为19.58万,购买e6精英型的终端价格为21.60万。政府补贴约占原价的34%,补贴后的价格对消费者来说的确十分吸引。从近5年年报来看,政府补贴一直在增加,2013年达约67万,虽然仍不足以抵偿比亚迪高额的费用支出,政府补贴也只是比亚迪在成长期特有的政策,但就短期来看,政府对比亚迪集团的项目支持态度十分明确,一切只看比亚迪是否能把握好发展机遇。

此外,比亚迪在研发费用上的支出近5年都保持在13亿左右的一个水平,没有大幅度的增加或减少,分销费用也是基本在15亿到20亿之间。

比亚迪的经营现金流在2013年减少了将近一半,年末现金有大部分来自融资现金流。就在今年的5月30日,比亚迪还定向增发了121,900,000股新H股以补充运营资本需要,募集资金将用于新能源汽车业务,然而两地市场反应不一,A股大涨H股却大跌。

通过以上财务分析我们发现,比亚迪目前仍然处于成长阶段,各方面的费用支出都比较庞大,当前盈利能力较弱,虽然当前市盈率达到将近130倍,但大部分投资者都是看重其未来几年后的盈利能力而对其进行投资。比亚迪发布2014年一季报后,其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状况并无好转,导致股价大跌。其中投资损失达到近860万人民币,公司披露大部分损失是由合资公司的投资损失造成的,母公司在业务还未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同时加大各方面的投资开发,这只能通过股票增发或加大融资力度来弥补紧张的现金流。

比亚迪在私人轿车方面还未真正刺激到消费者,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续航能力和安全性有所顾虑,且比亚迪的车型设计和logo一直招到群众的抨击,对消费者而言,环保可能远不及外观和性能重要。

与其它汽车品牌相比,比亚迪明显得到更多政府青睐,这与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更为专业有关。目前深圳有800辆E6纯电动出租车,220辆K9纯电动巴士,作为试点城市推广电动公交。2013年5月,纯电动巴士在香港运营,在中国市场以外,比亚迪的K9电动客车在美国,西班牙,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和荷兰等国家都有试运营项目。

巨头鏖战新能源汽车

传统汽车巨头奥迪日前宣布,正在考虑扩大其电动车的产品线,未来将有Q8电动版以及R8e-tron的量产版推出。知情人士透露,奥迪R8e-tron量产版将于2015年在欧洲市场上市。此外奥迪还将推出一款纯电动的Q8SUV车型和特斯拉即将推出的ModelX竞争。“虽然早在2012年就有传言称奥迪将向市场推出这款车,但因为续航里程仅为215公里而搁置。但据最新消息,奥迪已经将该车的续航里程提升到450公里。”

实际上,就在奥迪厉兵秣马加紧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宝马、保时捷、日产等一线车企也纷纷加快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出步伐。以宝马为例,根据公司近期公布的未来十年规划,未来宝马将有20%-30%的新产品为新能源汽车。对于在核心市场中国的新能源规划,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曾表示,2014年9月份宝马的i3和i8都将会在中国上市。

除了推出新车型,宝马还将加大与房地产品牌合作。5月底,宝马公司对外宣布将与国家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动汽车服务分公司以及国有房地产公司上海世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造50多个充电站,这是宝马进行私人市场推广之前,着力进行的充电设施建设布局。

此前一直执着于混动路线的日系车企近来也出现转向迹象。以日产为例,公司6月发售第二款纯电动汽车e-NV200,先在欧洲开售,10月将在日本上市。日产首席计划官AndyPalmer表示,公司计划在2017年3月前推出四款零碳排放的电动汽车,e-NV200是第二款,但他拒绝透露e-NV200的销售目标。

真锂在线专家墨柯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要想真正发展起来,是必须依靠国际汽车巨头这些大车企集团,宝马、奔驰、保时捷等豪华汽车品牌纷纷跻身电动汽车市场,将带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崛起与扩张。

专利放开或加速市场爆棚

实际上,多数传统汽车巨头在纯电动技术与人才等方面都拥有雄厚的储备,随着特斯拉纯电动汽车的推出,彻底干扰了这些巨头此前一直不愿意放弃传统燃油汽车这块“肥肉”的预期。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针对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传统汽车巨头开始加紧了追赶特斯拉的步伐。

与传统汽车相比,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产量非常小,公开数据显示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0.3%。6月中旬,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为了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特斯拉将开放其所有的专利。任何人出于善意想要使用特斯拉的技术,特斯拉不会对其发起专利侵权诉讼。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真正对手并不是电动汽车同行,而是传统的燃油汽车,希望借此举来推动整个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中银国际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分析师刘波分析认为,特斯拉的举动实际上描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大于竞争的发展现状。在传统汽车领域,汽车行业中各个参与者对专利技术据为己有,在技术扩散方面慎之又慎,并通过专利技术体系形成行业竞争壁垒。而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炙手可热的明星企业,特斯拉将公司全部专利对外公开供新能源汽车产业所使用,一方面说明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汽车工业中占比非常小的新兴产业,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合作大于竞争,如何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是各个参与者目前思考的重要问题;另外一方面是特斯拉对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新规则的一种尝试,即探索IT行业中已被证明成功的“开源模式”在传统汽车制造业中的可行性。

“专利技术的公开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进步来说肯定是利好的消息。”有汽车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参与者往往并不具有丰富的资源,特斯拉专利技术的公开,能够避免后来者在一些共性领域研发或测试的资源浪费,从而加速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加上不少汽车巨头已经开始意识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兴起而纷纷斥资研发与生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拓展进程有望大大加快。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