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当下99%现代人分秒不可离身的手机一样,不管是到了单位,会议室,卧室等一切可以满足充电条件的地方,我们第一时间是给手机充上电,当看到代表手机电量余额的数字在不断上涨,自己内心里也多了几分安稳,又可以再刷会儿抖音了。
支持移动智能手机成为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子科技产品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在于便捷的充电续航条件,甚至是衍生出了充电宝等附属行业。
或许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纯电动汽车充电条件也变得极为便利,我们姑且不做场景化描述,就做个最直接的设想,假如当下所有已规划的停车位都安装了充电桩,或许广大群众对电动车的接受度会提高不少。
新能源汽车当下充电困局
虽然被当做是汽车的下一个风口,并且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一百万辆,但是从整体市场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占得的比例仅为5%左右,依然是极为小众。
当然,跟业已成熟的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其实尚处于襁褓的状态,风口的风确实渐渐吹了起来,而要形成大规模的社会效应,还有待时间的铺垫。
不可否认的是,以纯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是人类探索多元化能源应用的实际行动,并且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不可再生化石能源的使用,同时,还能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受到全球欢迎的重要因素。
但是纯电动汽车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譬如被说烂了的续航里程,充电难等等,探究其本质,还是在于“充电”二字。正如本文开头所述,手机能够被广泛应用并且让用户产生极大程度的依赖性,除了功能之外,还在续航的便捷性。
同样,如果新能源汽车在其应用领域内,可以做到续航无忧虑,那么,其应用层面和用户粘性势必会提高很多。
充电难,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充电时间过长,目前快充在30-45分钟,并且电量基本只能达到80%,慢充基本上需要6-8个小时;
②充电桩难找,不少一线城市虽然充电桩规划较多,但是仍有不少新能源车主反映一桩难求,而从运营方大数据来看,有些充电桩却存在闲置严重的现象,譬如,不少燃油车抢车位,着实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
从宏观角度来讲,这两方面的问题,其实还是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前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基建不到位。
而基建是一个很庞杂的社会工程,并不仅仅是依靠国家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同时需要行业从业者深度参与,社会民众广泛认可与接受,而这些方面的前提,恰恰又需要新能源市场充分释放活力,说个最契合实际的,你一年就5%的市场占有量,我做那么多充电桩,给谁用呢?
当下市场充电桩建设状况
不管怎么说,电动车卖出去了,关于充电问题,总得是要解决的,从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状况来看,充电桩的建设力量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①政府行为
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关的配套服务自然是不能落下的,以国家电网为例,截止目前,在全国建有4265个电站,23507个快充点,10209个慢充点(以上数据来自第三方统计网站)。
②车企自建
相信车友们并不陌生,随着国家双积分政策的落实,车企们研发新能源车型已然是势在必行的事情,而其中有不少传统车企,不仅仅是生产车辆,在充电桩这一块儿也是有所涉及,譬如说北汽新能源、比亚迪等等。
除去传统汽车,造车新势力们在这一块其实一直以来都是有想法。就国内来讲,新势力领头羊蔚来,包括已有车型上市的小鹏等等,都建有专属的充电桩,而国外的特斯拉,其超级充电桩早就被人熟知。
值得说明的是,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自建充电桩其实是在于打造一种闭环式用车生态,车主通过专属APP可以提前寻找和预约充电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时间,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这也是闭环式运营的好处之一,整合资源能力极强。
③第三方运营商
1.png
从上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目前第三方充电桩运营方相较于前两者,要多太多了,这也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一如传统汽车制造商和加油站两种有别的行业,充电也可以成为一种独立的行业,而且大有所为。
笔者前文提到,基建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仅仅是依靠国家力量其实难以完成,而第三方资本注入,其实为该行业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契机。以特来电为代表的第三方充电运营商,可以说是充电事业的先期探索者,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份的。
在这个高度智能移动化的时代,仅仅是通过手机就可以完成大部分工作生活事物处理,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对于充电来说,第三方运营商通过网络建立专属APP,如同当年滴滴整合私家车资源一般,第三方充电运营商可以在APP上明确告知车主当下环境里最近并且赋闲的充电桩在哪里等共享信息。
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日前接受有关媒体采访,不止一次的表示,在充电运营方面,其实有着广阔的舞台,而且,充电在未来,一定只是第三方运营商的事情。
这就好比如前文说到的汽车制造商与加油站,同时也是汽车制造商与4S店,一个负责造车,一个负责卖车。
笔者在认真阅读于董事长的采访稿里,对于他提出的以下想法,倒是颇感兴趣。
众所周知的是,电价是一个有着自己定价的规则,居民用电和商业用电价格不一,高峰用电和低谷用电价格也不一样,同时,不同地区的电价也会呈现出差异化。那么,这里面就存在一定的商业化逻辑。
未来,充电桩在任何地方都是呈现电网化发展态势,可能每100米就有相关充电桩设施,并且,这些充电桩都是互通互联。车主们不再考虑有关于自己车辆的任何充电问题,全部交由运营商负责。
而重点在于,你的富余电量,可以用来变现,比如,你在APP里预约,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你会驱车回家,里程数为20公里,但是车子续航里程还剩有200公里,运营商会根据“高出低进”的原则,把你的电量回购,同时以一定金额返回到你的账户,这样,就相当于是帮你赚钱了。
不管该方案在未来是否行得通,但最起码是个相对新颖的角度。同时,我们大多也有类似的经历,家里的五号电池放着放着就没电了,这是当下电池储能的物理规律,对于电动车而言,莫不是如此,汽油在长时间不用的时候也会挥发呢!
所以,富余电量回收,从节能环保这一点思考,倒是蛮不错的。
关于未来充电的看法
笔者认为,车企自建充电桩或者是换电,都只是解决当下问题的暂时之法,因为目前新能源市场还没有大面积铺开,一旦未来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其实各大车企并没有相对应的财力完成后续的充电建设任务。
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第三方运营商与国家电网合作,在保障电力输送通畅的情况下,最大化发挥运营商互联网能动性,让充电变得不再困难,而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