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新能源汽车指数:反思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

2018-12-08      1062 次浏览

2018年11月28日,中国新能源汽车指数3.0版(以下简称NEVI)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10月NEVI综合指数为38.3,较上月下降0.7。其中,排名前五的城市依然为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和杭州。

1.png

作为一个以单一数值概括中国新能源汽车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标,财新传媒推出的NEVI,旨在用大数据解读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城市的前进步伐,客观、科学、前瞻地反映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呈现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鲜明的城市特色。

截至2018年10月底,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已达77.7万辆,同比增幅94%,占全球同期销量的52%,可谓半壁江山;同时,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本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首次超过6%,全年累计渗透率也首次超过4%。随着年底的逐渐来临,可以预期的是,新能源汽车销量还将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其中的关键,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和用户对下一年财政补贴政策的未知和不确定。

2.png

复盘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演变逻辑。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财政补贴滥觞于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0年5月31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基于该政策的不断演变,当前阶段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主要依据《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和《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从原则上当属产业政策之列。

基于《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初衷表述为“加快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节能减排”,但在具体执行上,有几个问题有待进一步回答才能实质性推进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实施,即: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方向是什么?如何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的具体路径该如何设定?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曾撰文指出:从逻辑上讲,产业政策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依赖两个关键的假设前提,一是世界上存在着最优产业结构;二是政府比市场高明,能够认识最优产业结构,并且能够制定政策调整结构,实现市场无法实现之目标。

具体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府部门是否能够明确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方向,节能减排的具体路径是否能够被相关部门提前预测,这其中存在巨大的悬疑。就当下而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技术路线到底是以纯电动为主,还是应该重点发展普通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者是氢燃料电池汽车。这个问题的答案政府有关部门并不能正确且英明地给出,甚至面临经常摇摆的局面。

回到市场层面观察不同技术路线新能源乘用车季度销量演变,我们可以发现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的季度销量不仅多次超越享受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而且以累计60万辆的销量,连续三年领先于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众多周知的是,在中国多数城市,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不仅不能享受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而且在上牌政策和路权政策上和普通燃油汽车无异。可以说,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的60万辆累计销量可谓是汽车用户拿出真金白金主动选择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现有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一种嘲讽。

3.png

进一步而言,由于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存在,以纯电动技术路线为代表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极具波动性,这不仅在微观上人为干预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正常发展进程,更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日常经营和长期发展规划。

以江淮汽车为例,其2018年三季报显示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5亿元,与之对应的是,其当期资产负债表现实的应收账款为53.7亿元,其中绝大部分属于递延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应收款项。回顾江淮汽车近几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情况,其2016年和2017年现金净流出分别为3.5亿元和66.6亿元,从某种意义上说,江淮汽车虽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以累计超过10万辆的销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财务意义上说,江淮汽车已然沦为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牺牲品。更重要的是,类似于江淮汽车的情况绝非江淮汽车一家,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极大的普遍性。

近日,美国智库CSIS(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China’sRiskyDriveintoNew-EnergyVehicles《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险棋》估算,从2009年到2017年,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直接投资超过3200亿元,累计减免购置税额等700亿元。其中,2450亿元用于发放新能源汽车补贴,剩余部分主要用于政府部门采购、科研投入和基础设施补贴。总投入按3900亿元计算,这个数字相当于国内同期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额(totalsalesofallNEVvehiclesoverthisperiod)的大约42.4%。

反观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成果,我们对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实际效果抱有深深的怀疑。放眼到家电、计算机、通讯设备、互联网等行业,在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之中,有哪一家是产业政策积极扶持所带来的结果?

基于此,“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极具竞争性的市场经济领域,我们希望期待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能够回归到市场化的轨道上不断向前。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