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亚迪到北汽新能源格局中的中国权重
2010年11月,EVS25在深圳举行。当时,德、日、美、法等各国都已经开始了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圈地活动,各电动车企业紧锣密鼓加快蚕食中国市场的脚步。德、日、美、法争做新能源大战的主力,中国新能源车强敌环伺,产品不成熟,市场不启动,虽说国内已有40多家车企宣布在新能源领域有所行动,27家企业已发布76种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轿车和客车,但能够上市销售的寥寥无几,形势危急。
转眼4年过去,各大品牌新能源车进攻中国市场的叫嚣声犹在耳,而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却发生了重大改变,由此也带来了世界新能源格局的戏剧性变化。
一、中国新能源之变
1、中国新能源汽车实行双驱战略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在开始实施战略上双驱、战术上双模的策略,燃油动力和新能源动力一起走,电动和混动一起上,实际上加大了混合动力车型的研发力度和推出节奏,并从去年开始陆续推出了秦和唐两款混合动力车型。战略和战术改变之后,比亚迪发展很快,电动车稳定性明显提升,混合动力车型储备充足,新款更富科技含量的混合动力车型明,也将在2016年上市。同时,比亚迪的传统动力车型也不断刷新,AO级、A级轿车和SUV车型产品矩阵趋于完整。
2、内外呼应强强联手
比亚迪在自强自立同时还与戴姆勒合资生产纯电动车,内应外合,强强联手,强化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其合资品牌腾势电动车时尚版已于第13届北京车展期间正式上市。
吉利汽车也在闷声不响持之以恒九年之久研发新能源车的同时,借助沃尔沃的新能源技术武装自己新能源产品。
华晨汽车凭借宝马技术研发推出了自主品牌高档电动车产品之诺。
技术上的内应外合,让自主品牌新能源产品如虎添翼。
3、新能源战略提速
节能减排意识和防雾治霾的压力也让新能源战略提速。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严重不足。汽车的家庭普及,将使我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国57%的石油依赖进口,超过美国对外依赖度的53%,即将突破60%的安全线。而发展电动车、改变汽车动力能源结构,将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目前在深圳运营的850台e6电动车,每年减排量超过3万吨,相当于160多万棵树一年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等于为城市增添了一片森林。各级政府对新能源车型推广的积极态度和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导向作用,促使新能源车市场升温。
值得关注的是,自主品牌新能源产品已经开始被市场接受。2014年第一季度,自主品牌新能源产品市场销量达到5480辆,且有增加的趋势。仅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比亚迪秦就销售2384辆。随着新产品与市场的适位性增强,覆盖性更广,自主品牌新能源产品销量会更快提升。
4、新能源骨干企业脱颖而出“拳头”产品层出不穷
除了比亚迪之外,吉利汽车在前不久结束的第13届北京车展上宣布,近期和远期的重点是研发推出新能源车型,被认为是吉利汽车战略上新的转型、新的变化引发业内和媒体的普遍关注。依托沃尔沃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技术,凭借9年来持续不断的研发基础,吉利信心满满,今明两年连续推出插电式和非插电式两款混合动力车型,其电动车型也将择机推出。
“北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挂牌成立,将北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再度推向新高度。2013年北汽推出E150EV、绅宝EV、威旺306EV三款纯电动车,2014年将继续推出多款自主研发的电动车。北汽还计划在2016年让自己电动车产品的续航里程确保达到400公里。
比亚迪秦、唐和吉利汽车即将于今年底上市的帝豪EC7油电混合动力车型和计划明年上市的帝豪Cross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产品加速性能、安全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方面都有令人意外的表现。比亚迪唐借助2.0TI发动机加前电机和后电机三擎动力,百公里加速只需4.9秒,纯电和混合动力驾驶模式均采用全时四驱;将于2016年上市的比亚迪明,采用6擎4驱双模技术,由四个电机四轮独立驱动,可以原地转圈,具有高速过弯等极限性能,完全颠覆了传统四驱技术。
江淮、奇瑞、上汽、众泰在新能源领域也各有斩获。
至此,中国新能源自主品牌企业已经形成了从南到北、由东到西的空间、产业结构和产品的规模化战略布局。
二、世界新能源格局之变
1、丰田重新认识电动车
2012年9月底,丰田副总裁兼研发部门主管内山田武(TakeshiUchiyamada)在日本宣布,取消其第二款全电动汽车eQ的量产计划,并预期旗下另一款RAV4电动车在未来3年内的全球销量仅为2600辆。他认为,在经过难度堪比登月旅行的开发历程之后,它们的续航里程仍然非常有限;就算能享受政府提供的税款抵扣优惠,售价依然让人望而生畏:“当前电动汽车的性能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不管是汽车的续航里程,还是成本,抑或是充电所需时间。”
丰田承认,2010年之前过于看好电动车前景。今后,丰田仍将坚持电动车、燃料电池等多线并举的路线。
两年之后的事实证明,丰田实际上是轻电动,重混动。在混合动力车型研发上投入的财力人力,比纯电动车开发大得多,而且混动车型接二连三推出,纯电动车还不见踪影。
2、新能源强手势均力敌
四年时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在本土市场先入为主,获得了主动权,使世界新能源汽车出现了中、美、日、欧四轮驱动、均衡发展、不相上下的新格局。而因为抢先研发和持续追赶,企业技术实力、内引外联内应外合的规模发展和产品品质性能的独树一帜,已经使中国新能源汽车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全面优势,在中国市场,中国新能源车已经与世界强手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有些产品甚至可以超越某些大品牌。中国在世界新能源格局中权重在增加,发展前行、制衡行业的砝码在增加。对于世界新能源来说,无论市场还是企业,中国都变得举足轻重,让世界刮目相看。
3、中国很可能实现新能源“弯道超车”夙愿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对标强手,追赶丰田。在丰田混合动力汽车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之后,德国汽车将按计划于今年进入中国;日产、雪佛兰等全球品牌电动车纷纷将目标锁定在中国市场;本田丰田都宣称将生产低价电动车;特斯拉更是肆无忌惮疯狂进攻,并在上海获得了免费上牌,在中国建立体验店之后不到一年,产品就已经到了客户手中。
但中国速度并不慢。中国完全有能力在新能源方面与世界巨头抗衡。华晨高档电动车将从正面阻挡特斯拉的豪华车型的进攻,其它经济适用中低端车型将釜底抽薪,充分占领本土市场,在各大汽车巨头的产品全面进入中国之前,中国产品已经先期被市场接受。中国企业终于抓住了这一个最重要的时机。新能源“弯道超车”,完全有可能、有希望。
世界新能源汽车格局,正因为中国而改变。
4、中国应加强国内联手合作
占据本土优势,实现新能源汽车世界领先,中国新能源依然任重道远。建议国内企业加强联合,密切合作,至少在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配件方面实现通用,在充电站和充电桩等配套设施方面统一标准,统一使用,降低成本,降低价格,强化市场竞争力,即使自主品牌传统动力产品市场份额下降,但东方不亮西方亮,中国新能源在世界格局中的权重增加,市场份额扩大,只要政策稳定,企业持续发力,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等发展潜力持续释放,成为新能源汽车强国并非遥不可及,这比传统汽车产品市场份额一时一地的得失,更具战略意义。
【锂电探讨】特斯拉和比亚迪的差别
这两年,汽车界最热闹的话题就是新能源汽车了。自从特斯拉在美国掀起电动车热潮,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就扶摇直上。做电动车多年的比亚迪也作为本土企业的代表被各方重视,这次2014北京车展,科技部部长万钢亲赴比亚迪的展台,趴在地上去看“唐”的电机和后悬挂。
在市场销售上,特斯拉完成中国的首批交车仪式,第一批买车的都是土豪;而比亚迪的秦借限购东风,也取得中国新能源汽车有史以来的最佳销量。对中国市场来说,特斯拉和比亚迪都是电动车的推进者,但是在大众的印象中,两者的差距巨大,事实真是如此吗?
特斯拉牛在哪?
特斯拉不是第一部电动车,而且也不是第一部高性能电动车。在特斯拉上市10年前,日本就开发出性能比特斯拉更出色的八轮电动车,被中国网民用各种PS技巧丑化“小泉纯一郎”还坐过这辆车。
但是,真正在市面上大规模的卖出去,特斯拉ModelS是第一款。
在技术上,特斯拉牛在电池管理技术,虽然这个技术也是它收购的。但是真正做到工程量产没出大问题,特斯拉是第一家。
因为电池管理技术厉害,特斯拉就敢于使用性价比和电池容量比较高的三元锂电池。而且用了接近7000块标准的18650电池。与其他厂商相比,特斯拉用比较小的重量实现了比较大电量,保证了比较长的续航距离,顺带还有不错的加速性能,电池管理是特斯拉的核心技术优势。目前还没看到能超越它的量产车。
此外,特斯拉有很好的市场定位,它找到高富帅、投资、科技概念的消费群体。这些人有钱有别墅,还有第二辆燃油车。
电动车有价格高昂、充电不便、基础设施不全,不能长途的几大缺点,对特斯拉市场定位的有钱人来说都不是问题,价格高也就BBA的水平,有钱人不在乎;充电不便,有钱人有别墅无所谓;长途难以充电,有钱人长途开自己的燃油车也就是了。
目标客户能解决自身缺点,所以特斯拉取得了电力车之前没有的成功。
此外,特斯拉的精品意识和科技意识也值得一说,一样造车,特斯拉就用高强度钢和铝合金做保护,车做的非常结实,以至于在测试中弄坏了机器,成绩好的破了记录。因为设计对底部保护不够导致几次碰撞起火事故,特斯拉干脆用防弹材料加固底盘。这种意识是传统企业没有的。
在车的规格上,特斯拉轮胎,车身,空气悬挂都是高档货,虽然组合到一起的功力未必过关,但是高档货的印象先给你种下,这也就一步树立了高端品牌形象。
所以,在技术上特斯拉只有一个电池管理技术的实用化世界第一,其他优势都是这个技术带来的,而更多的东西都是供货商提供的,自己没有垂直整合的能力。相对于技术,特斯拉的市场定位和精品意识更出色。
不过,在资本的魔力下,特斯拉正在建立自己的垂直整合能力,譬如要自己做电池。这个和iPhone手机自己设计处理器是一个道理,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只要有资本,就会自然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未来特斯拉会从上向下普及电动车。不过普及电动车不仅仅是车的问题,而是充电,住房等一系列问题,穷人没别墅没第二辆车,特斯拉未来向下普及道路会很漫长。
比亚迪牛在哪?
与高富帅的特斯拉相比,比亚迪是地地道道的草根出身,王传福最早是做电池的,做汽车是收购了秦川才开始做的,而且汽车长期定位于低端产品,品牌有一定包袱。
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比亚迪的积累是很牛的。汽车的三大件是底盘、发动机、变速箱,电动车三大件是电机、电池、电控。特斯拉在技术上其实就牛了一个电池管理,算电控的一部分。而比亚迪是电池起家、电子产品代工巨头,这三块都不弱。
王传福大学学的是电池,研究所研究的是电池,最后干的是电池,在电池技术上比亚迪有相当的积累,而且算是行业巨头,对各种电池的优劣理解非常深刻。而特斯拉要外购电池。
在电控上,比亚迪是最大的电子代工企业之一,富士康的竞争对手。各种新奇的电子玩意,比亚迪都代工生产,自己也完成了相当的技术积累。汽车电子其实是慢IT行业一步的,以IT行业的代工巨头做汽车行业的电控和电子设备,比亚迪其实是有优势的。所以比亚迪的车电子配置高的吓人,有一个著名笑话说买比亚迪的车是“买电脑送车”。
在电机上,比亚迪开始没什么优势,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做到不错,“秦”上面的电机已经有不错的功率质量比,正在研发的E9的电机已经对标世界一流水平。而特斯拉是买的台湾富田的电机,没有自研。
所以,比电动车的内功,比亚迪的综合实力并不弱,只是没有特斯拉电池管理的一招鲜罢了。
电动车还是插电混合动力车?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上,电动车成为未来的主流这个争议不大,但是从燃油车到电动车是一步过渡,还是用插电混合动力车来过渡有争议。
特斯拉没有燃油车,一步到电动。而比亚迪是两条腿走路有电动车路线的E6、腾势,有电动路线的公交车、叉车、货车;同时比亚迪还有插电混合动力的秦和唐,甚至MPV。
从中国的国情看,纯电动车不适合大多数人使用,因为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备,中国人的住房比较困难,想自己家找个独立的充电车位比较麻烦。高速路上充电更不可能。所以特斯拉只能走土豪路线。
因为纯电动车的充电和长途限制,比亚迪的纯电家用车E6、腾势也需要有独立车位、有第二辆车跑长途的土豪来买。而比亚迪有品牌包袱,产品也没树立起高端的形象,土豪不买账,所以销量上不去。
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可以纯电形式,可以加油行驶。没有充电条件可以当纯燃油车来用,电动车的各种难题都能解决,更适合目前阶段充电设施不完善的中国市场。
比亚迪在插电混合动力上颇有成就,通过独特的技术路线不仅仅解决了插电车的省油问题,还搞出来非常好的加速性能。(唐的0-100公里加速在5秒以内)。解决了中国没有高性能汽车动力系统的问题。
从技术上来说,比亚迪唐在25万(不含补贴)的价位,通过自家的双模技术(一种比较特殊的插电混合动力模式,类似保时捷918,但是细节不同),实现了百万级别SUV的加速能力和静音、震动水平(电机驱动相对于发动机的优势),还是非常不错。而且技术路线是适合中国大多数用户的需求,更接中国市场地气的。
特斯拉的长处和比亚迪的问题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比亚迪在技术积累、产业布局上其实是高于特斯拉的。特斯拉只有电池管理的一招鲜,而比亚迪技术积累更多,产品也更适合中国市场,但是为什么特斯拉能高价卖给土豪,而比亚迪的价格上不去土豪还不买呢?
差别不在技术,而在意识和营销。特斯拉的南非“给力哥”思维是互联网时代的,而比亚迪还是工业时代的。
比亚迪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但是怎么把技术积累变成消费者体验?消费者体验包括什么?比亚迪理解的还不够。
特斯拉其实红了也没有几年,但是特斯拉的品牌比比亚迪高贵的多,为什么?因为特斯拉起步就是莲花底盘改造的电动跑车,是卖给土豪,这个牌子一下子就高大上了,如同爱马仕的皮具最早是给国王做的一样。
现在热卖的ModelS其实价格比特斯拉的第一款车要便宜,其实有点类似保时捷出卡宴。品牌从高到低是有势能的,所以一炮走红。
反观比亚迪,从秦川起家,一直是低档车,秦到10多万,唐到了20多万,而大众对比亚迪印象最深是4万多的F3性价比无敌,品牌从下往上如同爬山,让消费者接受是非常难的。
强如丰田,从低价车往高价走频频失利,不得不注册了雷克萨斯品牌从头开始,经过多年的努力才被美国消费者认可,而欧洲消费者至今不承认。
对于高价位的新能源车,比亚迪不注册一个新品牌甩掉品牌包袱,等于自废武功。
一辆汽车,三大件重要但是消费者看不见,一辆电动车,三大件重要消费者也看不见。消费者能看见是车的外形漂亮不漂亮,内饰品位够不够,座椅舒服不舒服。一些大家都知道的用料你厚道不厚道。
特斯拉ModelS的后排空间其实不大,但是第一眼看上去就是一部漂亮的车;内饰方面17寸中控平板把科技感的标签贴上;车身方面铝合金和超高强钢立即给人以高档的感觉;空气悬挂和高规格轮胎把整车的档次再度提升。
没有人关心它的电池是松下的,电机是台湾富田的。
而比亚迪的外观、内饰、车身、悬挂就不能让消费者直接贴上漂亮、有品位、高档的标签。这就是对消费者体验理解的差距。
未来的电动车
从目前的信息看,特斯拉会建立自己的产业链并且向低端普及,不过因为基础设施的原因这个过程会很漫长。
比亚迪在技术上继续高歌猛进,唐完了还有汉,在技术上越来越强,在技术路线上与更适合中国国情。但是在面子工程上,技术转化成消费者体验上做的还相当不够,形成业内技术人士叫好,普通大众不叫座的局面。
我们希望两者都能发展,一个从高端往下覆盖,一个从低端往上普及,最终完成中国汽车市场从燃油车到电动车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