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三月初,四部委联合颁布了《促进汽车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法》,其中一个目标就是要实现高端装备支撑产业发展,到2020年实现装备智能化发展、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智能制造已成为电池生产不可逆的潮流。大型的、有实力的电池公司多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电池公司则面对着一系列困难,在智能制造的大潮里艰难生存。今天要探讨的就是小公司如何在智能制造大潮中生存,探索问题解决的可能路径。
小公司的"智造"之痛
本次调研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主题,走访中着重考察电池公司的装备水平和生产经营情况。截至目前,调研组走访了三十余家电池公司,既看到了国内领先电池公司智能化生产的"大手笔",也深刻体会了诸多小公司的"智造"之痛。
1.设备落后。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比亚迪等电池巨头的智能化生产已经达到极高水平,基本上无人化生产,电池产品的质量也有较高保证;而很多小型电池公司依然是手工操作,顶多是半自动化生产,设备比较落后,这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上不可和前者同日而语。
2.迭代加速。下游新能源整车公司对动力锂电池要求的提高,以及国家政策的趋严,这些都推动着电池设备的迭代升级,且有加速之势。电池公司负责人普遍认为,电池生产设备每2~3年就要迭代一次,假如不对旧的设备改造升级,在市场上就会失去竞争优势。此外,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等相关政策对电池能量密度、续航里程的要求,也会出现连锁反应,传导至电池设备领域,促使电池公司对设备做出相应调整。
3.人才匮乏。很多公司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了改变设备落后的局面,花巨资从国外购买先进的生产设备,然而,产线就绪之后,如何使用成了一个头疼问题。不会用或者无法让设备发挥出最大价值,这些设备往往成了一个摆设,闲置在厂房。因此,小公司对人才有着急切的需求,要一个能够让先进设备有效运转的团队。
4.产量悖论。2016年,相关部门提出8GWh的产量要求,虽然还只是一个征求意见稿,并非硬性门槛,但电池公司着实被"刺激"了一把,在政策的引导下,纷纷扩产。但对小公司来说,大规模扩大产量谈何容易,设备、资金、人才、技术一个都不能少。大家都扩产,产量过剩的结果还是小公司,尤其是非优质产量的小公司面对淘汰。然而,假如不扩产,小公司往往消化不了整车公司的订单,不利于和整车公司的合作。
5.资金不足。动力锂电池是一个特别烧钱的行业,设备、厂房、原料、人才无不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一位公司负责人开玩笑说,电池是一个只有"高富帅"才玩得起的行业,没有上百亿的资金是玩不开的。有了资金,电池未必能做好,但假如没有资金,动力锂电池是万万做不起来的,资金不足几乎是所有小规模电池公司共同的烦恼。
可探索的几种活法
站在高处或许才能看清电池行业。科技呈几何式进步,电池制造设备也在加速迭代,弄几台机器就能生产电池的时代一去不返,电池行业的资源正在向个别优势公司集聚,国家的"扶优扶强"政策倾向已经很明显,这就是电池行业的现状。
1.融资,或把自己"嫁"出去。小规模电池公司的设备落后、人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归根结蒂,多源于资金不足,小公司要想在智能制造的大潮中生存,必须搭上资本的快车。不要固执地以一己之力来推动公司发展,这样赶不上电池行业洗牌的速度,很多公司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甚至专门成立了融资部门。动力锂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张雨表示,在电池行业洗牌加速的今天,一些小规模电池公司选择把自己"嫁"出去也是一种比较理智的"活法"。
2.联合起来有力量。《促进汽车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法》提出,要加强政策措施引导,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产业联盟用途,促进动力锂电池和材料、零部件、装备、整车等产业紧密联动,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小规模电池公司在"智能制造"大潮中难免风雨飘摇,除了融资之外,和产业链上下游公司联合起来也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
3.在细分领域做出特色。汽车动力锂电池是一个大蛋糕,但竞争也相当激烈,小规模电池公司可另辟蹊径,专攻某个细分领域的电池,比如,无人机动力锂电池等,做出自己的特色,这样既可以避开激烈竞争,又能打造自己的品牌。
4.开拓海外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家,有着广阔的电池市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行,为我国电池公司也带来了市场机会。小规模公司要抓住国家的战略机遇,将产量向"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投送,多了解海外相关规范和标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自从2016年以来,电池行业从一个"迷茫"的阶段进入快速洗牌阶段,客观地说,电池行业的重新整合对没有特色的小规模公司是不利的,如何生存下去,这是小规模公司比较关注的问题。智能制造时代正在走来,电池生产设备的智能化不以个别公司的意志为转移,缺乏资源、缺乏资金、缺乏先进设备、缺乏人才的小公司,假如能够做到顺势而为,也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