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上演中日争夺战

2018-08-12      2398 次浏览

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的竞争,可以说是中日之间的竞争。

如果说在2009年以前,日本垄断了负极材料市场;那么,2010年之后,以低成本和资源优势迅速打开市场的中国贝特瑞和杉杉,则全面扭转了这一局势。为弥补这一劣势,降低生产成本,2011年日企纷纷来华抢占资源。

2010年,或可定义为全球负极材料市场的分水岭。

2009年以来,在以三星SDI和LG化学为代表的韩国锂电池厂商的蚕食下,日本锂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持续下降。加上本国材料高昂的价格,使日本锂电池厂商转向价格低廉的中国材料,贝特瑞和杉杉科技正是这个时候一路攻城略地。而2011年的日本地震(日立化成、JFE化学、日本碳素等主要负极材料产能均在震区),更加固了中国负极材料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据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数据,2009年,中国负极材料出口量占全国产量份额仅为18%;2012年,这一数据增长到33%。

而就企业市占排名来看,全球前六大负极材料厂商,分别是日立化成、中国贝特瑞、中国杉杉科技、日本碳黑、日本JFE和日本三菱化学。其中,日立化成、中国杉杉科技、日本碳黑和日本JFE以人造石墨为主,中国贝特瑞和日本三菱化学则以天然石墨为主。

不可否认,“天然石墨我们国内做的是全球最好的”,江西正拓CTO杨建锋告诉记者,因为日本没有太多石墨资源,而且目前中国在天然石墨方面的生产加工工艺还有性能上是高于日本的,而日本则在人造石墨方面做得比中国好。

为了弥补资源劣势,降低生产成本,2011年成为日企在华跑马圈地抢占石墨资源的一年。以日立化成、三菱化学、JFE化学、东海碳素、吴羽化工、昭和电工为代表的日本企业,纷纷把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

日立化成为进一步扩大中国锂电池用石墨负极材料业务,连同其全资子公司日立化成工业(烟台)有限公司投资约5亿日元(约3,800万人民币)新建负极材料工厂,并于2012年4月起开始量产;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独资设立青岛雅能都化成有限公司,设计建设八条生产线,其中一期总投资2.6亿人民币,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安装四条生产线;JFE化学投资2亿元与山东潍坊市政府签订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项目。

对于日企在华投资建厂,有业内人士认为不必太过紧张,日资企业并不一定比本土企业强,“三菱化学在青岛投建的雅能都化成现在就已经基本停掉了,日本的技术和中国的资源,在结合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负极材料企业的产能转移,基本仅限于3C领域的低端产能,而在动力电池用高端负极材料,预计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留在日本开发技术。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