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公布 动力锂电池发展将有规可循

2023-10-11      267 次浏览

为加强锂电池行业管理,提高行业发展水平,推动锂电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九月六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并公布了《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其中,对锂电池公司共提出电池年产量不低于1亿瓦时;正极材料年产量不低于2000吨;负极材料年产量不低于2000吨;隔膜年产量不低于2000万平方米;电解液年产量不低于2000吨,电解质产量不低于500吨等14项要求。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规范出台将给锂电池行业带来一次较大的行业洗牌,进一步规范锂电池生产标准,尤其是将引导动力锂电池健康发展。


■提升产业集中度


近年来,锂电池生产公司在国内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大小公司至少有1500家,其中能做动力锂电池的约有10家。"我国锂电池行业呈现出了较为分散的局面,纵观锂电池的发展史,自上世纪90年代初被发明后,在当时只是一个很小的细分市场产品,只有少数人使用。而现在正逐步扩展到汽车领域,并以较快的速度不断上升,锂电池已成为和人的生活相关度很大的市场。"CATL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杨琦说。


市场需求决定生产规模,锂电池行业的商机促使大小公司纷至沓来。"为了实现产量,一些较为低端的生产厂商忽视了技术研发和提升,同时不断压低价格以占领市场。整个行业山寨化、无知识产权、互相抄袭的现象也就出现了。"我国微型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主任赵建和说,"作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锂电池的研发对人才和技术要求很高,假如为了利益而忽视技术投入,将使整个行业的水平不断下降。"


在赵建和看来,行业集中度低,技术投入少,确实是国内锂电池发展面对的问题。此次工信部出台《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电池年产量不低于1亿瓦时等14项准入指标要求,实际上也是针对一些单纯扩大产量、拉低技术水平的锂电池公司严格管理,从而防止行业"散、小、乱"发展趋势。杨琦也认为,适当地提高门槛,优胜劣汰之后,可使行业达到一个健康的集中度,进而让行业中那些愿意投入的公司有足够的资金良性循环,使其有动力去做研发。


■一亿瓦时门槛不算高


有关规范中要求"电池年产量不低于1亿瓦时",国家"863"计划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电池责任专家肖成伟表示:"这一门槛并不算太高,可以算作中等水平。其目的在于规范行业,并使其做大做强。"国内一家大型电池厂商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正规电池厂商看来,其实这是一个极小的数字。有关较大的电池厂商来说,这一数字只是其年产量的十几分之一。"因此可以看出,这一规范实际并未给国内真正具备竞争实力的电池龙头公司太多压力。


赵建和认为,假如要生产汽车动力锂电池,没有一定规模和质量肯定不行。大规模、自动化程度高、生产工艺控制要求高,这是产业规律所决定的。一亿瓦时的年产规模,是依据现有公司的实际情况,并在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的。试想,假如标准设定太高没几家公司达到标准,进而会缩小产量,而标准过低则会有太多不合格公司泥沙俱下。在未来电池技术取得进一步发展时也可以通过宏观调控适当调整目前规模。在涉及安全性的产品方面,国家设定一定的行业门槛,是对消费者负责的体现。一亿瓦时的规模并不大,并且很容易实现,假如连这一标准都达不到,就遑论保证质量了。


如前所述,国内目前可统计的的锂电池生产厂商已达到上千家,其中不乏一些刚起步的创业型公司,因此有关规范所提出的产量指标要求,一些业内人士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师吴辉认为:"一亿瓦时对国内许多小公司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假如该规范不能强制实行的话,也许将会出现虚假上报的情况。现在有很多创业型的公司不可能一下子有太多产量,因此这一规范出台的结果,将给锂电池行业带来一次较大的行业洗牌,预计在此标准下很多不达标的公司或谋求联合重组或被大公司兼并。"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