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之路

2024-01-24      260 次浏览

国内新能源车市场高速发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随之开启.到2020年,预计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达500万辆,带来的动力电池报废量将超24.8万吨.


从锂电产业链的角度来讲,众多业内人士认为,基于动力电池生命周期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将是业内非常重要的新兴领域.有分析数据显示,该领域市场总规模2020年有望超过1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380亿元左右.


在当前动力电池回收蓝海初启阶段,国家有关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体系并不完善,但已经有车企、电池企业、材料企业、第三方回收机构及跨界资本等多股势力入局其中,给整个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变动因素.


如何看待国家政策体系?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将朝怎样的趋势发展?高工锂电特别专访了中天鸿锂清源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中天鸿锂请戳:抢滩动力电池回收中天鸿锂发展势如破竹)总经理陈进昭,请教了相关问题:


高工锂电:第三方专业回收机构邦普、格林美、赣州豪鹏等,已经与产业链企业紧密结合,业务甚至拓展至正极材料领域.请问相比于竞争对手,中天鸿锂的优势有哪些?


陈进昭:邦普、格林美和赣州豪鹏是国内最早的第三方专业回收机构,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深耕多年,为行业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贡献,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我们会很好地向前辈们学习,努力走出自己特色的回收利用之路.


我们看到,从去年9月份开始,陆续有不少上市公司、高校和社会研发机构加入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列中,各种新的拆解回收技术不断涌现,这些新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拆解效率高、回收利用率高、更加清洁和环保.中天鸿锂将积极引进各种新的回收利用技术,提高回收和利用效率,构建起自己特色的回收利用优势.


高工锂电:国内正在不断完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但仍然存在回收机制不完善、体系不健全、商业模式单一、创新/应用不活跃、激励机制较欠缺等问题.您如何看待?有哪些建议?


陈进昭:自2016年1月《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2015年版)》文件出台,首次提出建立上下游企业联动的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到2018年2月,《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前后一共发布了13个规范文件,国内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的政策法规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这些规范文件的发布,从宏观面和顶层设计上做了很好的规定和安排,但需要制定一些更加可操作性具体的要求和落实方法.


个人建议,应该建立一个跨部门的归口管理单位或者委托原先的资源再生回收利用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非官方的智库作用,选取部分的省市建立和建设回收利用试点企业和示范点,探寻更加有效的回收准入机制、回收体系标准和激励机制.


高工锂电:动力电池回收蓝海初启阶段,车企、电池企业、材料企业、第三方回收机构及跨界资本等开始大量投入布局,这将给该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陈进昭: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销量大幅度攀升带来的影响下,多股势力大量投入和布局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给行业带来了新的人才、新的技术和大量的资金支持,新的回收利用技术不断涌现,短时间内行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不过,"欣欣向荣"的背后隐患也比较显着,未来行业的竞争将是非常残酷的:首先,当前可供回收的动力电池数量并不充足,许多回收企业的开工率不足,回收不到电池;其次动力电池的回收价格被人为的抬高;第三是小作坊企业多,难于形成规模回收和综合利用的效应.


高工锂电:请您预测未来3-5年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运行态势?


陈进昭:2018年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发展的元年,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销量大幅度增长带来的影响下,未来3-5年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也将迎来快速的发展期.预计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将是属于那些技术实力强、研发投入多、规模化和创新能力强的综合回收利用企业。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