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放开外资电池限制 北汽集团率先应和

2021-07-19      786 次浏览

电车汇消息:近日,由SK创新、北汽集团参股的北电爱思特江苏科技有限公司(简称“bEST”)在江苏省金坛经济开发区正式竣工投产,已经投产的一期项目总投资38亿元,建成2条动力锂电池极片加工线和4条组装与分容化成加工线,年产量7.5GWh。


值得留意的是,bEST所产出的811(NCM)锂离子软包电池将为北汽集团高端品牌ARCFOX供应配套,并且这也是国内车企中首个宣布采用外资电池的品牌。


还有另外一条消息同样值得关注,工信部最新公布的第11批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中,出现了三款搭载外资电池的车型,搭载松下、LG电池的特斯拉Model3,搭载SK电池的北京奔驰E级PHEV,搭载松下电池的广汽丰田CH-R都进入了推荐目录,并且都在符合《有关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9]138号)产品技术要求的新能源车型类目里,这也意味着搭载外资电池的车型也能享受到新能源汽车补贴。


作为国有资本控股的车企,北汽集团必定是很早就嗅到了主管部门的信号,所以敢于宣布即将在明年投产的战略品牌车型中全线搭载有外资背景的电池,如今主管部门释放出的信号也很明确,不管是用谁的电池,只要技术水平能达标,都能够享受到新能源汽车的优待政策。


外资电池的政策枷锁逐渐去除


自我国大规模发展新能源汽车开始,国际电池巨头就一直在觊觎我国市场,并且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张大,他们也不断加大在我国的动作,但这一切都在2015年三月份戛然而止。


彼时,工信部制定公布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明确了进入该范畴的公司需满足的条件和要求,惟有使用了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公司动力锂电池的新能源车,才能登上《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推荐车型目录》,获得新能源补贴。随后工信部对相关条件进行了调整,并且公布了四批符合规范条件的公司目录,虽然没有明确排外,但是在这份目录中没有出现一家外资电池公司。


不过在去年五月底,由中汽协、我国汽车动力锂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联合公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动力电池行业白名单(第一批)”中,三星环新(西安)动力锂电池有限公司、南京乐金化学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三家韩国公司入选,这也是日韩电池公司首次进入国内动力锂电池行业“白名单”。这份“白名单”是由民间协会公布,不具备强制力和约束力,不过也释放除了对外资电池公司的友好信号。


并且在今年的二月一日,发改委和商务部对外公开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中就提到了鼓励外资动力锂电池公司来华投资。


于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看到了外资电池公司纷纷重启在我国的投资建厂动作。据电车汇数据智库统计,搭载了前面提到的三家外资电池公司电池的车型都进了工信部的新车通告体系,不过截止上一批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公布,全都没能进目录,也就是相关车型可以在我国市场上售卖,但是不能拿新能源汽车补贴。


直到今年六月二十一日,工信部公布通告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通告2015年第22号),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规范条件公司目录同时废止。至此主管部门才算为外资电池公司打开了枷锁。而第11批推荐目录的公布,才算真正让外资电池公司及想配套外资电池的车企吃下了定心丸。


国内车企的反应



北汽集团不仅应和及时,并且动作很大。ARCFOX是北汽集团重点培育的新品牌,被寄予厚望。但是在电池供应商的选择上,北汽集团却走了一条大胆的路线,率先宣布将采用外资电池公司的电池。


在这之前,吉利汽车也做出了尝试,今年六月十二日,吉利汽车旗下控股99%的子公司上海华普国润将与LG化学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将从事动力锂电池相关的使用研发、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业务。但是双方的合作目前仿佛仅限于电池技术上的交流,并未有电池配套方面的实质性进展。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车企并非是不想与外资电池公司合作,只是受政策限制着。但是随着国家放开对外资电池的限制,国内动力锂电池市场将进入新的竞争阶段,对电池公司和主机厂都将萌生极大影响。


对主机厂而言,车企可以依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电池供应商,进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对本土电池公司而言,将与外资电池展开笔直竞争,一批不具备竞争实力的电池公司很可能会笔直被淘汰出局。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