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其动力锂电池产业的成长密不可分。
从国内动力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历程看,2014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快速提升,车用动力锂电池的需求持续爆发。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15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分别为0.15GWh、0.35GWh、0.66GWh、0.79GWh、3.7GWh和15.7GWh。尤其是2014年和2015年两年,2014年首次突破3GWh,市场与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上升同步。其中,2014年和2015年动力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同比上升更是分别达到了4.1倍和3.2倍,迎来了该项产业的黄金发展期。
另一方面,从锂离子电池应用的性质看,在2015年我国生产的56亿只锂离子电池中,用于汽车等装备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市场份额首次超过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占比达到52%,较2014年提升了约39个百分点。这也就预示着,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从2015年开始正式进入以动力锂离子电池为主导的市场,并且这种趋势还将继续,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产量过剩已经悄悄来临
从最新的统计数据看,2016年我国汽车动力锂电池产量达30.8GWh,同比上升82%。虽然同比上升速度落在了倍数以内,但因为2015年基数的庞大,这一接近翻番的产销量与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上升相比仍然毫不逊色,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产业规模和基础进一步得以巩固。
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动力锂电池的技术进步对整个电动汽车发展起着关键性的用途。从技术路线来看,2016年三元动力锂电池的比例有较大上升,从2015年的23%上升至2016年的28%,受新版补贴将以动力锂电池组能量密度为调整系数影响,预计2017年三元动力锂电池的占比将继续上升。
从产量来看,2015年国内动力锂电池产量缺口,供应不足,2016年多家动力锂电池公司开启扩产计划。针对国内动力锂电池高速发展的状况,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曾说过,该产业产量有可能在三五年内达到饱和。据机构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国内动力锂电池新增动力锂电池产量较同期新增高达42GWh,总量几乎是2015年全年出货量的近2.7倍。这样迅猛的产量扩张,假如没有需求端的跟进,真的有可能在一二年之内即形成全行业的产量过剩。
价格降半多元化技术成熟
从我国动力锂电池的技术水平看,依据相关机构资料,应用材料方面国内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容量已达到160mAh/g,负极材料石墨容量可达到360mAh/g,电解液重要技术指标已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组技术方面,我国车用锂离子电池成组应用技术和储能电源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干燥注液,化成分容,pACK等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产品性能方面,目前产业化的车用锂离子电池功率密度已经能够达到3500W/kg,三元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80~200Wh/kg,多元复合锂离子电池成组寿命达到8000次,能够满足车辆整个生命周期的使用。
由于规模化的迅速提升,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车用锂离子动力锂电池的重要生产基地,电池系统价格从2012年的5元/Wh降到目前的2.5元/Wh左右,相当于价格下降了一半。同时,具有我国特色的磷酸铁锂产业成熟度和规模化国际领先,三元锰酸锂和钛酸锂离子电池也实现了大规模应用。
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动力锂电池产业整体高速大发展的同时,其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我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供应的一份资料就显示,在当前我国车用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要是以下几项:产量急剧扩张,高端不足、低端过剩;电池通告管理趋紧,公司应对不足;电池单体性能不差,成组技术差距明显;技术路线存争议,部分公司受挫;动力锂电池自动化装备水平低;安全事故频发,电池安全亟需重视;回收利用存在技术障碍,政策落实执行难度大。
以产量扩张来看,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动力锂电池环节计划投资资金近千亿元,但2016年上半年54家公司公布的投资扩产计划总额已达1160亿元。据数据统计,2015年底重要动力锂电池产量已超过30GWh,规划在建产量超过70GWh,预计到2018年整体产业产量将超过100GWh。
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持续景气,使得动力锂电池产业高端优质产量不足、低端产量过剩的问题开始显现,行业结构性风险上升。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15年出货量前10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75.3%,整体动力锂电池121家公司中,真正能进入整车供应体系的数量不超过20家。用句流行的俗话说,大部分动力锂电池公司实际上都在“打酱油”,市场中两极分化严重,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