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化”引导行业转型 纯电动是大势所趋

2018-06-16      1029 次浏览

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国家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汽车行业也随之迎来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以下简称“新四化”)的变革大趋势,呈现出一百多年来前所未有的产业变局。伴随着造车新势力的崛起以及传统车企的转型,变革已驶入深水区。面对“新四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应如何应对?如何将产业结构优化之路走稳走好?在“核心技术”缺失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如何逆转颓势,突出重围?


“新四化”引导行业转型


“未来十年将是汽车行业重新洗牌的过程。”在5月31日举办的2018年中国汽车新创峰会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绥新如是说。如今,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新兴技术层出不穷,汽车行业的变革正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其未来的发展与结局,目前仍然难以预测。


“十年前汽车产业的关键词是‘升级’,但目前‘转型’显然更符合行业局势。”张绥新认为,“围绕新能源为中心的技术变革与产业格局变革,是最突出的改变之一,汽车产业正从100多年依赖石油的发展史逐渐向电动化发展史倾斜。”


如果说过去的汽车行业追求燃油效率的升级,低滚阻、低风阻等指标是传统汽车升级的重要特征,那么如今“新四化”的出现,标志着汽车产业改革已到新时代。


“汽车低碳化的要求使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治理环境的重要措施,中国的汽车工业需要向前发展,新能源化尤其是电动化是必然趋势。”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在谈到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时表示。


“将来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和自动化,智能化更多体现在软件上,促使人车交互更加便捷;自动化更多跟整车集成在一起,目标是实现自动驾驶。从过去的燃油车注重单车效率到目前新能源汽车着重强调人与车、车与车之间的关系,技术上的变革转型同时能带来汽车产业理念的转变。”


此外,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认为,在新形势下汽车产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变化。“目前汽车产业结构的变化很明显。现在已不仅仅是传统国有车企和合资车企的天下,独资的新能源车企和民营车企,以及造车新势力的发展,为我国汽车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发展做出了贡献。这是产业结构优化应该走的方向。”


核心技术缺失


付于武认为,在方向正确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化的路才能走稳走好。目前,虽然国内企业正在崛起,但是仍然面临“掌握核心技术难”的技术“壁垒”,汽车产业结构优化仍在路上。“从技术层面看,我国的汽车产业核心技术仍是缺失状态。比如自动变速器,经过多年积累,我们终于有了8速自动变速箱,但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进驻,对我国自动变速器未来的市场成长是一大挑战。”付于武分析指出。


一方面,传统车企核心技术与国际尖端水平差距甚大。另一方面,前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还指出了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升级与变革的尴尬现状。“实在无法令人满意。”左延安说,“很多该变的地方没有变到位,零部件的进步并不尽如人意。”


相比于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规模化生产与批量化交付是所有造车新势力所共同面对的挑战。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看似势头迅猛,但与此相对的是尚无行业普及者的尴尬现状,大面积普及目前在新能源领域仍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如果造车新势力不把这两个坎儿熬过去,就很难获得生存与发展。”沈晖在谈到造车新势力的难题时提出,“成本控制对批量交付来说是很重要的。在产品规划中把成本控制好,就可以保证车企能够大面积交付、大面积推向市场。”


左延安表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大力扶持下,中国汽车由过去的依赖进口,到目前已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的整体精准实力仍难以令人满意,国内车企需加快脚步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


纯电动是大势所趋


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短期内的发展并不被业内普遍看好,但从电池的完整寿命周期评估中可知,电动汽车从发电到排放的过程,总体上比燃油车要干净。“电耗很高的电动车所带来的总排放,仍有可能比能耗低的燃油车要大。因此电动车应不断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清洁能源汽车。”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纯电动。


至于传统燃油车的减排之路,业内普遍认为发展混合动力技术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经过科学的环境评估,如果混合动力汽车百公里的油耗能降低到4-5升,碳排放量可与纯电动汽车持平。“在纯电动的大趋势下,传统燃油车企必须做出转变。”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


“但万变不离其宗,我认为安全、质量和服务,将是最终决定整场洗牌结局的关键性因素。”张绥新告诉记者。“汽车毕竟是消费品,产品销量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做到最好的消费体验,同时兼顾成本,这样的汽车才能在市场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成功没有捷径可言,只有实实在在地把产品质量做好,企业的未来才可能有希望。”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