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占比大变后 看方形电池“下一步”

2019-07-12      1126 次浏览

在当前方形、圆柱和软包三足鼎立的动力电池市场,方形电池依然占据主要竞争优势,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发布的《动力电池字段数据库》统计显示,2018年8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4.17GWh,同比增长44%。


其中,方形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3.05GWh,占比73.06%,较上个月提升2个百分点,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很显然,方形电池依然在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上占据主导优势,主要是受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及动力电池装机电量前TOP10企业的方形电池装机量增长带动。


一方面,中汽协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10.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49.5%。1-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60.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88%。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完成44.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71.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完成15.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59.7%。


其中,方形电池以其大容量和轻量化的优势在新能源客车、乘用车以及专用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新能源客车和中长续航里程乘用车销量增长带动方形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另一方面,动力电池市场高度集中,以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为代表的方形电池企业的产速释放和出货量增长,进一步提升了方形电池的市场份额。


GGII统计数据显示,8月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TOP10合计约90%,集中度高。有方形电池产品的电池企业有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电池、鹏辉能源、哈光宇共6家,合计装机电量达2.94Gwh,占比高达78%。1-8月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TOP10企业中,方形电池企业的数量也达到了5家。


其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方形电池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比超过了半壁江山,并呈现进一步上升趋势,为方形电池的市场占比提升和巩固提供了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方形电池当前在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但并不意味着软包和圆柱电池永远没有机会。事实上,在补贴政策调整以及电池技术发展的趋势下,方形电池的市场地位已经遭遇了挑战。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软包电池在乘用车动力电池市场的应用正在加速。


2018年以来,新能源乘用车对软包动力电池的关注持续升温,以孚能科技、上海卡耐、捷威动力等为代表的软包电池企业今年在乘用车市场明显发力。同时,包括国能电池、微宏动力、盟固利动力、天劲股份和桑顿新能源等原本聚焦新能源客车和物流车市场的软包电池企业,今年也纷纷开拓乘用车市场,显示出软包电池企业对乘用车动力市场的热切渴望。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连方形电池巨头也开始布局软包电池并获得了国际车企订单,这进一步体现了软包电池的竞争优势和对方形电池的挑战。


例如,宁德时代8月为日产轩逸纯电动汽车供货软包电池、亿纬锂能与戴姆勒签订软包电池供货协议、国轩高科计划年底投产软包等,上述企业在软包电池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将对软包电池市场份额提升以及其它电池企业的产品布局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包括LG化学、AESC等日韩软包电池企业进军中国市场,大众、奔驰等国际车企采用软包技术路线,也会对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企业在动力电池选型上产生极大影响。


而且,在提升能量密度方面,业内人士认为要实现国家制定的2020年达到300wh/kg的目标,软包电池相比方形电池更有机会,这也为电池企业和主机厂布局软包提供了技术支持。


除了上述现象之外,一个更明显的例子是资本力量对软包电池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增强。


例如,金沙江资本收购日产电池子公司AESC失败之后,远景能源立刻接盘并快速推进AESC国产化进程;复星集团高调入股捷威动力,瞄准后补贴时代的动力电池市场竞争;软包电池黑马孚能科技获得10亿美元融资,开启欧洲建厂征程等。


上述软包电池企业在获得资本力量加持之后,都将在产能扩充、产品升级、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新一轮的扩张,对乘用车动力电池市场发起冲刺。


对此,软包电池或将成为未来动力电池竞争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对此,方形电池企业也做出了应对,在巩固方形电池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布局软包电池以抢夺市场。


客观来看,尽管当前方形电池占据主导优势,但软包电池和圆柱电池的产品性能也在不断提升,在补贴政策和技术发展的作用下,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未来竞争格局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而从当前有越来越多的电池企业从原来的专注单一产品到产品多元化布局可以看出,电池企业也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从而降低企业发展风险。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