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报废潮启动 动力电池回收乱象追踪

2019-07-11      745 次浏览

“电动汽车的使用寿命一般是5—8年,这意味着第一波动力电池回收潮已经到来,但我们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回收渠道,不知该如何下手。”提起电池回收,已经销售新能源汽车多年的王宁(化名)直言,“十分混乱!”


目前,动力电池报废期已经到来,回收领域的百亿规模市场也将开启,但电池回收体系仍相对混乱。如何让每一块“退役”的动力电池找到最终归宿,是当前业内思考的问题。


行业爆点尚远


“为了拿到新能源补贴,我们一般会将购买的车辆先发往深圳等补贴较高的城市进行系统报备,之后再运往山西销售。”王宁坦言,以这种方式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实际上就相当于一辆“二手车”。


这意味着,很多新能源汽车在真正销售之前,已经在系统上完成报备,通过系统追踪很难找到真实车主,更谈不上通过溯源信息系统及时了解电池情况。由此可见,以系统追踪来回收电池并不能落地实行。


除在销售前“做手脚”外,新能源汽车流向市场过程中也暗藏猫腻。王宁透露,一级经销商从厂家提车后,部分车辆会直接出售给消费者,部分车辆则会转手给二级经销商,另外一部分车辆后续会通过二手车市场转入其他消费者手中。


在经历复杂流程后,动力电池回收的终端市场更加混乱。“经销商、消费者和二手车市场之间多次转手,让新能源车搭载的动力电池变得更难追踪。”王宁说。


此外,新能源二手车残值率低也造成了动力电池回收难。


具有高确定性回收前景的电池回收行业至今未能爆发,电池回收过程的复杂技术成为其发展慢的首要原因。一位专注于电池回收的公司负责人透露,“电池回收的安全风险至今仍难以解决,因为业内关于电池剩余寿命及一致性评估并不成熟。每一块电池的使用率不尽相同,并且各个厂家的电池型号各异,甚至同一型号的电池使用寿命也不同。”


据了解,目前动力电池回收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通过电池生产商;二是通过4S店渠道;三是通过消费终端市场。


“现在动力电池回收的绝大部分工作是由电池生产商承担,4S店和消费终端市场的回收比例可忽略不计。”上述专注于电池回收的公司负责人透露,电池回收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换电是出路?


随着动力电池“退役潮”到来,全国17个省市已被选为动力电池回收试点地区。资本、整车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都在抢占动力电池回收市场。


与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传统电池回收模式不同,很多车企开启了一种新的模式——换电。据了解,北汽新能源等车企都推出了“车电价值分离”的换电业务模式。不过,有观点认为,车企推出的换电业务更像是一个金融产品。按照所谓的车电分离方案,期满之后,电池所有权还是归用户所有,只是免息分期付款而已。


据了解,目前换电模式在车企的业务规模中占比并不大,主要集中在提供充电、自建直流桩、目的地充电桩和公共充电桩等方式。不过,虽然换电规模未成,但这未尝不是电池追踪可控的一个全新思路。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