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车企的带动下,软包电池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应用程度正不断提高,这也给中国软包电池企业打入国际供应链提供了机会。
一方面,2018年软包电池的市场占比明显提升,多家软包电池企业的装机排名较去年出现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中国本土软包电池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成果,斩获巨额软包电池采购订单。
当前,已经有3家中国电池企业的软包电池获得了外资或合资车企的认可,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大批量供货。而随着成本进一步降低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或将有更多中国软包电池企业成为国际车企的供应商,从而改变未来软包动力电池的竞争格局。
国产软包供货外资品牌
3月7日,亿纬锂能(300014)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惠州亿纬集能参与了现代起亚组织的电芯采购活动,并于近日收到了现代起亚发出的供应商选定通报,未来六年的订单预计需求达13.48GWh。
为满足交付要求,公司拟在惠州仲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辖区范围内建设投资动力电池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为30亿元。项目建成后将主要面向高端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研发生产汽车用软包电池芯、模组和储能相关产品,产能不低于5.8GWh。
由此可以看出,亿纬锂能在未来六年为现代汽车供货的主要是软包电池,这将对其软包电池业务发展产生极大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亿纬锂能第一次斩获外资车企的软包电池订单。
2018年8月2日,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全球高端乘用车车企戴姆勒(DaimlerAG)签订了《供货合同》,在本合同签署生效之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将为戴姆勒供应三元软包电池。
亿纬锂能表示,公司在两年前已经开始布局软包电池,并引进了SK团队共同进行研发,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软包电池产线建设已经落地,目前已经向戴姆勒出样品。
亿纬锂能打入戴姆勒和现代汽车的供应商体系,标志国产动力电池已经在产品质量和技术上获得了国际车企的认可。不过,当前进入国际车企供应链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却不止一家。
2018年12月5日,软包电池巨头孚能科技在供应商大会上宣布,公司与戴姆勒签订2021-2027年的软包动力电池供货协议,供货规模合计140GWh。如果该订单属实,则将创造中国电池企业获得外资车企订单规模的最高记录。
与此同时,国内动力电池装机电量排名第一的宁德时代已经在2018年向日产批量供货软包电池,全年软包电池装机总电量达到341696KWh,排名行业第八。此外,宁德时代已经和本田、大众、宝马等国际车企签订了供货协议,不排除未来将向上述车企批量供货软包电池的可能。
中外势力角逐后补贴时代
事实上,2018年以来,软包电池的市场需求持续升温,装机占比明显上升。在补贴政策导向作用下,主机厂都认为软包电池在未来中长续航里程的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机会越来越多,而软包路线也逐渐成为主流方形电池企业谋局的“下一步”。
当前,包括外资车企、自主品牌、新势力车企等都在积极进行软包电池的测试和导入,可预见其市场份额将在未来几年将会持续增长。
在此情况之下,软包电池领域的市场竞争也在加剧。除了LG化学、SKI等外资品牌的虎视眈眈之外,中国本土电池企业也加大了在软包领域的布局,现有的软包市场格局或将在未来几年发生较大的变化。
自去年以来,LG化学、SKI就高调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投建动力电池项目。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时间临近,上述企业也将中国作为其全球布局的重要一环,加大了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布局。
2018年10月,总投资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亿元)的LG化学动力电池项目在中国南京动工建,项目达产后,年产能可达32GWh。
1月10日,LG化学表示将再投资1.2万亿韩元(73亿人民币)以扩大其南京工厂产能。
2018年8月底,SKI重启了与北京汽车的合作项目,将投资人民币50亿在常州建年产7.5Gwh的动力电池工厂,预定新工厂在2019年下半完工,2020年初正式启动量产。为配套中国电池工厂,SKI还将投资24.4亿元在常州建立隔膜工厂,预计2020年正式投产。
同时,AESC在中国的动力电池项目也有了新进展。总投资220亿的远景AESC智能电池项目于2月份在江阴市开工,规划建设年产20GWh的三元软包动力电池和电极材料项目。
国内方面,一方面,孚能科技、卡耐新能源、捷威动力、万向一二三、天劲股份等软包电池企业都在积极扩充产能;另一方面,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力神电池、亿纬锂能等以方形铝壳为主的企业也明显加大了在软包领域的投入力度。
很显然,LG化学、SKI和AESC等外资电池都在针对2020年中国后补贴时代进行布局,同时也契合了大众、奔驰等国际车企在中国推广电动汽车的时间节点。这或将对中国未来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格局产生极大影响。
不过,当前中国已有宁德时代、孚能科技和亿纬锂能打入了国际车企的供应链,这也给本土电池企业竞争国际市场给予了极大的信心和鼓舞,不排除未来有更多中国优秀电池企业与国际车企达成合作。其中,软包电池企业的机会可能会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