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上下游、内外资博弈 LG、三星等入华“搅局”

2019-06-29      707 次浏览

“如果真正平等竞争的话,短期看国内电池厂需要快速提升产品品质才能与日韩企业竞争,长期看要提升技术能力。放狼进来不是坏事,与狼共舞的结果会让我们的优秀企业极有可能也变成狼。”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动力电池企业腹背受敌,行业正在上演新一轮“火拼”。


日前,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间接拥有99%股权的附属公司上海华普国润与LG化学订立合营协议,双方同意成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电动汽车电池。


这并不是吉利汽车第一次与电池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同时吉利汽车也不是国内第一家入局电池领域的主流车企,此前,包括上汽、北汽、长城汽车、东风汽车等均有所布局。


不过,在吉利“联姻”LG化学背后,更值得注意的是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强势“搅局”。截至目前,三星SDI、LG化学、SK集团、松下等日韩动力电池“巨头”均已重回中国市场,这将给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带来不小的冲击,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面对整车厂与海外竞争者的双面夹击,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方面回应记者称,外企的进入并不会一下子就改变目前国内市场的格局,公司目前也正在积极拓展客户,包括吉利、合众、博世等。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政策、行业如何变化、外资如何加速入局,对于我们来说,关键是把产品和技术做好,这是基础。”


01整车厂押注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高速发展,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行业也越来越受到车企的重视,纷纷选择押注该领域,自建或合资设立电池工厂。


根据吉利汽车公告内容显示,公司旗下上海华普国润与LG化学拟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88亿美元,双方分别出资50%,各持有50%股权。


吉利汽车方面表示,成立合资公司的理由是,公司董事会早已认识到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先进及高性能电动汽车电池的可靠供应,对于未来执行“蓝色吉利行动”战略必不可少。


实际上,在去年12月,吉利汽车旗下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就曾与宁德时代达成协议,拟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超大容量储能电池等生产和销售。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其中浙江吉润出资4.9亿元,占股49%。


除了吉利汽车之外,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9月,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海博思创科技有限公司在襄阳共同宣布,双方合资的东风海博襄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并正式投入运营,该公司未来将主要开展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车辆运营、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等产品和业务。


在2017年,上汽集团也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宁德时代合资新设时代上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和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时代上汽负责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等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及售后服务,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动力电池模块和系统的开发、生产及销售。


在灼识咨询执行董事赵晓马看来,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零部件之一,动力电池的充足稳定供应能力影响到整车厂核心生产能力。但动力电池的供应要求同时满足技术及生产能力,独立自建工厂除了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成本外,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产量与技术要求。因此,当前整车企业大多选择与优质的电池生产企业合作,还可以分散一定的风险。


“整车厂与电池厂合资建厂,主要是为了保障电池供应。术业有专攻,电池芯生产是个专业性比较强的事,整车厂自己做比较困难,所以一般采用合资的方式,交给电池厂负责生产。”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向记者表示。


02外来者“抢食”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虽然已有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动力电池“领头羊”企业,但从此次吉利“牵手”LG化学就不难看出,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强势进攻姿态不容小觑。


LG化学方面在发布的声明中称,双方将在今年底在中国开工建设新工厂,预计在2021年底完工,届时该工厂将拥有10GWh的预计年产能。LG化学方面还表示,未来在保证自有技术的背景下,积极开展与中国整车企业的合资及全方位合作。


就在吉利汽车宣布“联姻”LG化学的同一天,应韩国SK集团董事长崔泰源的邀请,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一行考察SK集团,双方探讨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的可能性。


此外,三星SDI亦在其财报中透露,将针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布局做出进一步的打算。四年前,三星SDI已与安庆环新、高科集团合资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基地落户西安。2018年11月29日,为扩大产能,三星SDI二期工厂开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5条60Ah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


“事实上,在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外资优质动力电池生产商,包括松下、LG化学、三星SDI等均已做出了进军中国市场的规划并初步实施。但由于2016年6月实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及限制政策,导致使用外资品牌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无法获得国家及地方财政补贴,中国整车厂迅速全部转向国产品牌电池,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计划暂时搁浅。”赵晓马指出,按照当前出台的政策,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在2020年底全部退出,这就为海外品牌进入中国扫清了障碍,可以预见未来2年内,上述外资品牌将大幅进入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媒体报道称,2018年5月,中汽协与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联合公示了《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第一批)》,其中韩系动力电池企业首次进入榜单,虽然该白名单与补贴并无直接关系,但仍被业界人士看作是韩系企业对中国市场发起新一轮进攻的前奏。


“如果真正平等竞争的话,短期看国内电池厂需要快速提升产品品质才能与日韩企业竞争,长期看要提升技术能力。放狼进来不是坏事,与狼共舞的结果会让我们的优秀企业极有可能也变成狼。”墨柯说道。


不过,面对海外企业的强势进攻,国轩高科方面表示,虽然类似松下的电池在技术上有优势,但性价比不高。目前国内的产业链成熟度也已经很高,尤其是在电池领域,市场格局并非那么容易打破。


03加速洗牌


面对整车厂和外来者的双面夹击,国内动力电池制造企业的压力不言而喻,尤其是一些中小型规模的电池企业。


有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装机总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占据了全国市场73.72%的份额,前十名更是拿下了82.83%的市场。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耀曾公开表示,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有93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按集团公司算),较2017年减少9家。在2016年企业数量达到峰值后,动力电池产业在经历早期政策补贴利好后进入洗牌期,产品质量不达标,难以实现盈利的企业逐渐被市场淘汰,产业发展由“大规模”向“精质量”转变,未来市场竞争还将进一步加剧。


记者注意到,即使“存活”下来的动力电池企业也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比如从多家电池上市企业发布的2018年年报来看,除了少数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包括超威动力、成飞集成、富临精工、坚瑞沃能、南都电源等在内的企业2018年都出现了净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的情况。


另据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动力电池企业毛利率普遍大幅下滑,有的企业毛利率甚至不足10%。


“受补贴退坡影响,今年竞争会更加激烈。第一,补贴退坡严重,车企会向电池厂家进行压价,电池厂家的利润就会减少;第二,账期可能会恶化,对于资金实力不强的企业,很难撑很久。”墨柯指出,锂电行业已经处于洗牌阶段,今年会更甚。对于中小电池厂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拓电动汽车之外的其他锂电市场。“海外电动汽车市场只有那么四五家电池厂,国内市场也终将类似,最终只会留下10来家左右。”


赵晓马亦认为,由于外资品牌的技术及生产能力强于国内厂商的平均水平,再加上补贴退出带来的影响,国内厂商,尤其是与国外厂商有较大差距的第二梯队厂商,将面临较大的压力与市场份额丢失的风险,国内品牌须通过进一步升级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面对当前的局势,国轩高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正在不断加强自身的硬实力,同时也在积极拓展新客户。南都电源方面回应称,补贴退坡等是全行业面临的问题,公司将努力消化这些问题,而最主要的是把产品和技术做好。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