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应该谁来负责

2019-06-28      723 次浏览

新能源汽车向市场推广、普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以多数新能源汽车的质保期5年或8万公里为基准,国内第一批进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经进入衰减期。而这些电池在几乎已经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处理得当则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处理不当则会成为一种新的污染源。另外电池回收政策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和消费者购买新能源的热情,那么如今电池回收市场发展的怎么样了?


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


按照新能源汽车5年或8万公里的质保期,相关机构经过计算,预计2020年动力电池将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届时累计将超过20万吨(24.6GWh),如果按70%可用于梯次利用计算,大约有累计6万吨电池需要报废处理。


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市场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有专家预估相关电池回收的金额在2020年大概会达到65亿左右,到2023年,这一市场的总金额更是有可能突破百亿。


动力电池回收方式


目前主流的回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回收再利用,比如在日本的711便利店就利用回收电池来冰镇啤酒,在欧洲责备用来为家庭和电网存储能源。


另一种方式比较粗暴,但却并不简单,那就是拆解。报废的锂电池需要对其进行拆解、粉碎、分选,拆解之后的塑料以及铁外壳回收,然后再对电极材料进行碱浸出、酸浸出等多种程序之后再进行萃取。


市场现行回收政策


目前我国针对动力电池回收的指导方向是先梯次利用、再拆解回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铁塔,作为通讯设施基础建设的企业,中国铁塔有着大量的电池需求,据悉截至今年3月中国铁塔在全国建设有近20万个基站,共计使用梯次利用电池2.5GWh,这相当于6万辆电动车的装载量,占目前市场退役电池的50%。


在2018年8月1日,工信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质检总局、能源局联合制定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中明确规定电池生产厂商必须按规定给动力电池制定编码信息,并在网上填报,实现网上管理。同时明确车企是动力电池回收的主体,要通过4S等网点落实淘汰动力电池的回收责任。4S回收后,运回车企,对电池性能进行检测后,根据电池状况确定到底是进行梯次利用还是再生利用,并移交给相关电池回收利用企业。但面对日渐庞大的新能源市场,这样的体量还远远不够。


电池衰减界定困难


动力电池出现衰减本属于正常现象,但问题在于,动力电池出现衰减后,如何进行维修和置换尚没有明确政策条款规定。一般来说衰减超过20%的动力电池就已经不再适合新能源车使用。


但是,大部分企业对于动力电池衰减程度的评判并没有明确说明,仅有北汽新能源、比亚迪、上汽等车企给予20%动力电池衰减度置换的承诺。目前电池检测主要依赖于厂家,检测方法方式都有所不同,对消费者来说比较被动。鉴于动力电池质保乱象,衰减标准如何界定、是否需要统一标准是继续解决的问题。


小编总结:目前困扰电池回收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在于整个动力电池回收的价值链构建还不清晰,究竟是车企还是电池生产商来主导电池回收?各家车企电池相关标准能否统一?电池成本还有多少下降空间?这些问题都急需解决,否则本应基于环保理念而诞生的新能源,将产生更多的“有害品”。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