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气化大方向已定,“政策胡萝卜加大棒”驱动之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反传统汽车的“寒冬”状态,呈现出一片生机。
既如此,与新能源汽车挂钩的充电设施必不可少,风口正好,投资正浓,可是为何充电桩企业叫苦连连,没有见到实际收益呢?
把握风口里的机会,并非一件易事。怎样与车企、运营商等合作,提供合适、且颇具创新型的产品,等等战略布局是桩企摆脱亏损困境的关键。如此,它们才能看到逐渐明朗的充电桩市场。
缺口背后的风口
充电桩风口源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增速以及落后于汽车增长的充电桩建设速度。
国内汽车电动化在政策推动、车企接连加入的情况下不断深入,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着80%到1倍的增幅。它从一颗种子高速向树苗成长中。中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最大的销售市场,去年销量突破100万辆,是全球唯一破百万的市场。
然而,充电桩建设仍显滞后,即便政府已出台引导政策。
2018年12月8日,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并提出要千方百计满足“一车一桩”充电需求。然而,纵观我国目前充电桩的保有量较“一车一桩”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根据国家四部委联合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但是,截至2018年11月,全国共有充电桩72.8万台,完成率仅为15%,缺口达407.2万台。
为了尽快补上缺口,国家政策的帮持,从购买端到运营端同时实施,并在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四部委最新下发的《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引导地方财政补贴从补购置转向补运营,逐渐将地方财政购置补贴转向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新能源汽车使用和运营等环节”。
如此大的充电桩建设缺口,也势必引来多方投资。市场庞大、利润可期,吸引国企、民企蜂拥而来。麦肯锡报告预测,中国对充电桩的投资额几乎相当于欧美的总和,大概为230亿美元。
但是,当资本对充电桩市场的追逐热潮逐渐退去,盈利难的问题浮现了出来。
盈利难在何处?
充电桩是不是好生意?如果从潜在市场和进入企业数量质量来看,是的。但为何盈利总陷入困境,甚至催生出“全世界没有一根充电桩可盈利”的悲观情绪?
这个运营怪圈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认为症结主要在于:
一、充电需求虽然明朗,但是规划却不够明确,因此充电桩建设速度慢。这导致消费者直面充电难题,一定程度上导致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放慢。
二、由于公共充电站基本分布在城市郊区,且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充电桩使用效率低。
三、运营盈利模式不清,存在盲目跟风、定位不明的情况。
我们也倾听了充电桩市场内的各种声音,它们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充电桩企业在与物业、消费者、运营商接触中遇到的问题及自身困境所在:
充电桩卖给谁、谁来买单?
各地方充电基础设施配建相关规定和标准不完善,有些新建小区配电网络只是预留配电负荷,并没有安装充电桩的规划,没有相关政府机关引导充电桩建设。
充电产生安全问题的责任划分不清,建设单位地下车库卖的是使用权,产权是开发商的,安装充电桩一旦发生事故开发商有连带责任,因此阻拦业主安装充电桩。
老旧小区建设充电桩面临电力增容、防火隔离墙建设等资金和扩大场地问题。
居民小区停车位紧张且不对外开放,公共充电站受租地费用等因素,基本设置在城市郊区,致使充电桩利用率低,运营商盈利能力非常低。有些充电桩铺设后无人管理以及恶意的低价竞争,质量无法保障,导致大范围“僵尸桩”出现,如此低的利用率带来的问题就是,充电桩的前期投入高、投资回报周期特别长。
各厂家充电桩运营平台和充电APP各自为政,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出现一个车主安装十几个APP的现象,燃油车占电动车位现象屡见不减,导致车主即使找到桩也无法充电。
小企业没有稳定的盈利模式,以及在市场和政策双重压力下,运营不善导致资金断裂。近年在诸多大型资本的涌入下,注定要形成大鱼吃小鱼的市场规律。
桩企和运营商盲目跟风,交流慢充充电桩形式同质化程度严重,直流快充充电桩又盲目追求大功率充电,不去考虑如何去规划,如何去建立场站,要去服务什么车型、服务什么类型的客户,以更好地选择使用合适功率的充电桩和盈利模式。
充电桩行业野蛮生长,桩企都把精力放在价格竞争上,却忽略了质量管控、服务与客户体验以及技术创新,不去思考如何解决老旧小区电力增容、如何解决立体停车库安装充电桩、如何解决地下停车库因网络不稳定导致充电终止问题、如何解决运营平台或充电APP互联互通、如何利用大数据做战略定位与大数据的潜在价值。
投资经营成本高、盈利困难、资金渠道收紧、竞争激烈等因素导致行业持续洗牌,很多以制造业、众筹、自运营为主涉足充电桩企业纷纷倒闭,但是又有能源巨头、大型车企和资金雄厚的上市公司纷纷介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桩安装、充电设施的设计及运营服务、以及充电站设计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业务,打造一条龙服务模式,但也不免会出现行业垄断局面。
用户最想知道什么:定位查询功能,精确定位当前位置,并找出最近的可用充电桩,也可进行导航和预约;列出电站列表,就可以根据距离、充电标准、电站类型来找到你想要的电站。智能充电的功能不仅仅是支持扫码充电,而是通过技术手段,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到充电的整个过程,比如说充电功率、充电时间、充电异常等情况,真正的让用户来掌握自己的充电活动。让用户共享安全充电、便捷充电等相关服务。
运营商最关注什么:配电系统、充电站、充电桩运行状态,运营商能够通过平台来预警或提示充电桩异常,主动安排技服人员或技服团队主动根据工作安排服务,自动检查燃油车是否占位;充电桩是否可以联网?是否可以OTA远程升级,如果都是傻瓜桩,量再大,以后慢慢都会变成鸡肋桩。
上文中的问题显示出,充电桩企业需要契合OEM、私人消费者、运营商、物业的用桩和建桩需求,明确产品定位、选择合适技术路线和持续技术创新,如此才有可能走向盈利。
明确客户和产品定位,解决客户痛点
首先,从“谁来买单?”这个问题入手,充电桩企业的大客户包括车企、国网/南网/运营商、租赁公司、物业公司/地产商/运营公司。那么我们就需要明确它们分别想要什么产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车企合作
大多汽车厂商自建的充电桩数量相对较少,短期内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把完善和优化汽车销售、售后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放首位。另外车企多数是卖车随车配送充电桩,直接向桩企买桩合作,但是价格相对较低,竞争相对大,桩企利润空间相对小。
与车企合作的充电桩特点为体积小、对外观要求高(外观趋于消费品、趋于科技感)、不需要过多的人机交互功能、基本是塑料外壳。
国网/南网/运营商合作
国网、南网每年都会组织几次大型集采充电基础设施,虽然需求量非常大、价格相对较高,但是国网、南网招标要求和难度相对较大,如合格供应商、销售业绩、企业资质、大量的认证费用等条件,从历年国网、南网招标结果看,民企中标机会很小。
运营商合作对桩企相对较为乐观,如普天、云杉、水木华城等自运营商,他们会根据市场需求及地方需求定期投放充电站建设,基本以交流7KW、40KW、80KW双枪同充交流充电桩,以及120KW、150KW、180KW、240KW、300KW双枪直流桩为主,充电站运营利用率相对较高,回报周期短。
在这里我着重说一下40KW、80KW双枪同充交流充电桩在运营上的优势:40KW、80KW双枪同充三相交流充电桩相比同等能量直流充电桩成本低很多,充电流和充电时间基本相同,前期投入少,资金回报率高,短期盈利显著。劣势:三相交流充电桩基本是比亚迪e6出租车、K6~K10系列(具体型号以官方为主)的城市公交车需求,其他类似采用插电式混动车型得车企也有具备三相交流充电条件的车型,但是行业专家对比亚迪的这项技术分歧较大,有专家预测近几年这种方式会被取消,但从比亚迪投放的出租车和城市公交车数量分析,短期内还是盈利的重点。
租赁公司
滴滴出行(小桔充电)作为全国最大的网约车平台,其入局充电桩市场已然形成一股强大势能,旨在通过开放合作整合全国范围充电桩,服务滴滴出行平台车辆以及其他社会车辆。小桔充电已经与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多家运营商联手布局充电桩业务,整合现有充电运营商平台,通过桩联网,能够增加桩用户的黏性,提高电桩的利用率。但是充电桩市场面对的问题不仅是资本和商业模式的问题,更多是资源、管理、技术创新、品质服务的问题。
物业公司/地产商/运营公司
物业公司、地产商、运营公司、地方政府可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政策引导、标准强化、责任归属,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上、中、下游产业链资源整合,加强充电桩技术创新、充电桩安装服务、充电桩管理及运营服务等业务,将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物联网、充电桩增值服务有机结合。聚焦于光、储,充的有利结合,解决当前或未来电力不足及低谷期充电有效方式,借助智能的微电网系统,将太阳能储存,能量转换后为电动车充电(重点是储能用的电池可以从车端回收再利用,市场前景可观),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差,晚上储电,白天利用,抑制峰谷差、大大减少网损;智能配电与能源管理(交流群充—功率动态调节分配),解决老旧小区铺设充电桩、立体停车库铺设充电桩增容、布线难、计费难问题,在资源受限的条件下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投入环节;智慧停车与充电一体化服务,解决电动汽车车主充电难的问题,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率,助力智慧城市发展;智能运营管理与散桩共享,实现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实现远程智能运维,精准提供充电检测和充电服务,实现散桩和私人桩共享。
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慢充、快充还是超快充?
无论与谁合作,最终都需要考虑到它们对充电桩功率、时间、价格的需求,直接关系到交直流充电桩的选择。
纵观国内充电桩市场,未来交流充电桩将占据半壁江山。公共充电场站、城市快充站还会以大功率直流桩为主,但是超级大功率充电桩(单枪250A以上)是否能成为主流趋势?接下来我们一起多维度探讨。
根据未来家用汽车需求来预测,市场会更倾向于PHEV,占比会非常大。在传统的车辆需求模式中,在仅拥有一辆汽车的家庭中,消费者会更倾向于购买PHEV而不是BEV。这类人群基本是上班或购物,行驶里程在20公里左右,3~4天充一次电即可。PHEV在使用方面有更多的选择,会带来更多的出行灵活性;加之BEV车主在长途出行时面临着更多的障碍,这也将有利于PHEV销量的增长。
根据未来城市运营汽车需求来预测,市场会更倾向于BEV,但是占比相对PHEV会小很多。随着锂电池重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不断提高,采用容量更大的电池更有利于降低成本,因此BEV可能会在高附加值汽车市场中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如出租车、网约车、物流车、城市公交车,续航里程在150~300公里。
快充与慢充均各有利弊,快充时间少,可很大程度节约时间成本,但相比慢充价格微高。慢充虽然时间长,但在价格方面非常低廉,慢充在电池健康充电区间内稳定充电,以较小的电流和功率进行充电,对电池不会造成较大的伤害,而且如果是晚上充电也并不耽误第二天的使用,适合家用需求低续航里程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
快充要求的电流和功率比较大,有可能会造成电池组温度升高过快,模块电池无法均衡充电会减少电池的使用寿命。快充通过提高充电压和充电电流实现短时间快速对电池充电,快速激活电池内部离子高速运动,就像人打了“兴奋剂”一样,扰乱健康充电区间,电池会受到比较大的伤害,寿命就会大大缩短。
超大功率充电桩虽然能够达到急短时间充电、满足客户的体验,但是大功率充电标准缺失,没法保证安全性、没有成熟的充电枪、高压接触器、高压逆变电源等配套的上游供应链,相对会带来产业链的不平衡及安全问题。大电流的充电枪及充电线体积和重量都非常大,需要专业的智能设备和计算机视觉识别等技术参与,无疑是增加了设备的成本,市场前景有待讨论(只能针对特定细分市场应用,如运输车类、载重车类)。
技术创新
为了最大化地让用户满意,提升充电桩的使用效率,桩企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
我们的产品有哪些竞争优势?我们能否根据市场需求快速推出有技术优势的创新解决方案?确定竞争对手并深度分析竞争对手,其实是非常好的了解用户的途径。洞察用户在使用产品背后的需求,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融入到自己的产品里。
短期内充电桩市场还会是新建小区和公共场站,但是毕竟是狼多肉少的市场局面,近年充电桩市场将会转向一线城市的老旧小区和立体停车库,如何快速推出创新的充电解决方案将会是未来充电桩战场上最有利的优势。
蓝牙链接充电:本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充电桩必须联网才能使用,对联网质量要求较高,居民小区停车场基本设置在地下,网络质量非常不稳定,导致充电桩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即使网络质量相对较好的地方,充电桩实时通信也会造成服务器通信带宽压力非常大、通信费用非常高昂、铺设网络及网络设备工作难度大、铺设的网络及网络设备无人看守等状况,而且相关设备很容易被人为破坏。
传统组网方案
蓝牙方案
优势分析:蓝牙链接充电借助手机蓝牙(微信APP扫码后自动识别充电桩,手机无需任何操作)与充电桩蓝牙模块建立通信后,进行握手、充电数据、位置信息、充电指令等信息交互,充电开始后,微信APP无需继续与充电桩保持连接,自动充满后(或者直接扫码结束充电)只需要扫码结算即可。充电桩无需连网、无需组网设备、只需要提供充电电源等即可实现充电桩的位置信息、充电操控信息等上传智能云服务器进行大数据分析,有效解决新/老旧居民小区或路边分散式铺设充电桩的施工成本高、布线难度大、管理成本高等问题,有效解决老旧小区的充电便利性,还可有效解决脱机工作的充电桩的运行可靠性问题。
动态交流群充:本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老旧小区配电系统和充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满足电容量受限、安装充电桩场地受限、安装充电桩数量受限、配电设施改造难、布线安全隐患大、施工费用高、计费难度大、充电桩利用率低等老旧小区、立体停车库、分散的路边停车位等应用场所对充电设施的需求,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不同的资源配置,最大化的利用系统资源,减少前期投入和维护成本,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
优势分析:动态交流群充系统由计费单元和充电桩组成,计费单元完成配电能量监控及与充电桩运营/监控平台通信和充电桩动态无线组网,根据配电柜限容参数和监控能量使用情况,动态调节充电桩输出功率,也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调整充电桩的使用和禁用(能量超出小区变压器负荷,通知奇数位置的充电桩可用,偶数位置的充电桩暂时禁用等规则),有效解决老旧小区的充电便利性以及运营商的智能化管理。
总结:充电桩产业链需要大幅提升充电技术水平,提高充电设施产品质量,加快完善充电标准体系,全面优化充电设施布局,显著增强充电网络互联互通能力,快速升级充电运营服务品质,加强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基于数据,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让数据创造新的价值,以“互联网+”思维为核心、以“分享经济”理念为指导,以“配电网”技术为基础,进一步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环境和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