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动力蓄电池将进入规模化退役期 要给其一个好归宿

2019-03-03      602 次浏览

在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双重因素影响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保有量都已超全球总量的一半。据行业专家从企业质保期限、电池循环寿命、车辆使用工况等方面综合测算,2018年后,我国新能源动力蓄电池将进入规模化退役期,预计2020年累计退役量将超过20万吨。

看着满街跑的新能源汽车,很少人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某一天,这些车的动力蓄电池充不了电了,大量退役的蓄电池将如何完美告别?作为环保部门,面对形势发展必须未雨绸缪,方不至于到时候手忙脚乱。

所幸的是,退役的动力蓄电池并非一无是处的垃圾,如果是锂电池,从中可以回收钴、镍、锰、锂、铁和铝等金属,从而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因为有利可图,各路资本纷纷看好动力蓄电池回收市场。

有社会资本进入是一件好事,既为政府分担环保责任,亦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解决后顾之忧。但是,由于资本有逐利的天性,完全放手社会资本去解决退役动力蓄电池问题,也容易出现市场失灵。风险在两方面,一是“挑肥拣瘦”,对那些利润微薄的蓄电池兴趣不高,如磷酸铁锂电池;二是“瞒天过海”,将污染治理成本转嫁给社会,如污水不达标排放。

给退役动力蓄电池一个好归宿,既要向社会借力,引进社会资本,也要建章立制,设立国家强制性标准,给业界明确指引,并监督实施,使回收企业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工信部等七部委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于去年8月开始实施,算是立了一个规矩。不过,面对行业新发展、新形势,不但需要出台更多更细致的法规,还要经常给法规安装“升级包”,使之尽量与行业发展保持并肩的距离。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