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LCO

2019-02-06      4733 次浏览

1钴酸锂开创锂电池商品化应用

当Moli公司的金属锂二次电池接连发生爆炸的时候,业界对可充锂电池的未来充满绝望和恐惧。所谓富贵险中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日本人这个时候悄悄地把很多人不敢碰的钴酸锂与碳负极搭配,于是第一代商品化锂离子电池横空出世,这个时间是1991年。所以将钴酸锂称为现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山鼻祖,一点儿也不为过。

2钴酸锂的生产方法

钴酸锂的化学式为LiCoO2,可简称为LCO,用化学术语来说,其实就是锂和钴的复合氧化物,工业上一般是将钴的氧化物(主要是Co3O4)和碳酸锂高速分散后,采用两段式高温固相烧结得到:

四氧化三钴的熔点为895℃,碳酸锂熔点为723℃,所以工业上LCO的正式烧成温度一般在900℃以上(实际烧成工艺温度可高达1050℃),原料以熔融态进行反应,生长成5~20微米的单晶材料,涉及的化学反应如下:

原料三氧化四钴中1/3的钴是二价的Co2+,2/3的钴是三价的Co3+,而在最终产物LCO中的钴全部是+3价的Co3+,所以整个LCO合成反应是耗氧的(将Co2+氧化为Co3+),通过简单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可以得知,每生产一吨的LCO,大约需要27公斤的氧气,同时排出225公斤的二氧化碳,反应前后固体物料的失重约为16.5%。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一般使用空气即可。

3钴酸锂作为锂电正极材料的作用机理

LCO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的机理在于其是一种锂离子导体,即内部的锂离子可以在一定电化学条件下从材料内部出来(脱嵌),然后在另一电化学条件下嵌入回去,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涉及的电化学反应式如下:

实质上,这就是一个固相电化学氧化和还原机理。原本LCO中的钴化合价是+3。充电时,随着锂离子和电子的离去,LCO中的钴不断地从+3价变成+4价,而放电时,随着锂离子和电子的回来,LCO的钴则是从+4价不断地变回+3价。整个锂离子电池循环的过程,其实也是钴在+3价到+4价之间来回转变的一个过程。

在通常情况下,一般锂只能出去大约50%左右(即形成Li0.5CoO2),所以一般在充电终点时钴的化合价大约是+3.5,相当于Co3+和Co4+各占50%,根据相关的理论计算,这是一个很能把握尺寸的选择——半数的Co3+价带在氧2p电子能级以上,半数的Co4+价带在氧2p电子能级以下,钴的3d轨道与氧2p电子可以很好地达成“和谐”状态(化学术语叫杂化轨道或分子轨道)。

而与LCO类似的LiNiO2和LiMnO2,不是步子迈不开,就是步子迈得太大,所以都无法与LCO相媲美,后面再分章节详细介绍。总之,LCO能作为第一代商品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并使用至今仍生命力旺盛,是有其内在优秀基因的。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现有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无论是碳负极硅负极还是钛酸锂负极,均是以正极材料中的锂作为初始的锂源——即首先是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中出来进入到负极,然后放电时再回到正极。

所以在一个锂离子电池内部,包括LCO在内的所有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是“极其珍贵”的有限资源,用一个少一个,出去回不来就意味着锂离子越来越少,电池的容量也越来越少……从这个逻辑上说,锂电池一旦出生,便慢慢走向衰亡的不归路。

所以,确保负极材料有高的首次效率、降低正极材料在满电态下的自放电率,是尽量减缓锂电衰减的关键因素之一。

4LCO材料的优势和劣势

所有锂电正极材料中,LCO具有最大真密度(5.1g/cm3)和压实密度(~4.3g/cm3),这使其在对电池体积有苛刻要求的电池领域应用优势得天独厚。另外,LCO比现有的三元材料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低温性能、倍率性能等,至今在一些3C电池、低温高倍率电池用正极材料方面仍然是非钴莫属。

LCO当然也有自身的缺点,首当其冲的就是资源问题,全球的钴资源总量不超过710万吨(USGS/2016),年产量不超过12万吨,储产比57年。在原先的3C锂电一统天下的时代可能还有光明的未来,但动力和储能的兴起使得钴马上就面临着捉襟见肘的窘境。

以一辆特斯拉用的电池来说,如果全部用LCO来制造,大约只能满足8000万辆车用电池的需求,显然无论从年产量还是从未来电动汽车的容量来说,钴是难以支撑新能源产业的未来。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只有不到60%的钴会用于电池。

其次就是安全性,大容量LCO电池的安全性不容乐观,特别是在满电挤压、过热或过充电条件,LCO电池一般毫不犹豫地会以爆炸的方式体现自己的个性。LCO在爆炸方面的偏好似乎是不容妥协的,即使负极采用了高安全的钛酸锂的“钴钛”电池,其在过充和挤压下同样会发生猛烈爆炸。

LCO的优缺点是与其结构特性分不开的,按照通俗的说法,LCO材料的微观结构像是一个夹心汉堡的结构——钴氧形成了具有共价性质的紧密层(也叫主晶层);而锂则在两个钴氧层之间,利用钴氧层外围的氧以锂氧八面体的形式存在(也叫间晶层),并且具有良好的离子迁移能力。

LCO晶体结构(白球锂原子,红球氧原子,蓝球钴原子)

但这种结构也意味着——处于夹心正中的锂离子一方面要在充放电过程中部分迁移出去(脱嵌),另一方面也承担着上下两个钴氧层的结构支撑——带正电荷的锂离子以静电引力的方式将两个原本带负电、相互排斥的钴氧层“黏”在了一起。

显然,当锂离子从LCO中脱嵌出去越多,能够“黏”住钴氧层的锂离子就越来越少,甚至导致最后钴氧层之间完全没有锂离子,钴氧层也随之分崩离析……这是LCO电池发生安全隐患的“原罪”。

有研究表明,50%锂脱嵌的LCO即Li0.5CoO2在200℃温度条件下,即会发生分解放热并释放氧气,即所谓的热失控。而如果进一步发生锂脱嵌,哪怕只有1%(即Li0.49CoO2)则热失控温度进一步降低到190℃。

上述看似复杂的反应其实可以这样理解——正常状态下合成的LCO结构(LiCoO2)是在高温下经受了“千锤百炼”的热力学稳定结构,而一旦发生锂脱嵌,其原有的稳定结构就受到影响,在足够高的温度下,这种锂脱嵌状态的LCO(LixCoO2,x<1)就会发生“内讧”,自动分化成最初稳定状态的LCO、四氧化三钴、氧气等等。

下图是不同锂脱嵌状态的LCO与电解液接触的差热曲线,可以看出,从6%~51%锂脱嵌的LCO均有这种“内讧”的倾向,只不过激发这种“内讧”的温度不同。

不同锂脱嵌LCO的热失控温度

所以,LCO之所以能作为正极材料使用在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充电截止电压防止过多的锂离子跑出去。一般来讲,商品化的LCO材料可以在55%锂脱嵌状态下保证材料的可逆性,对应的理论比容量为150mAh/g,对应的充电截止电压为4.25V。

常规的手机电池中通常都配备了对电池电压过充的保护,但一旦限压元件失效,电池充电器(一般输出电压为5V)对电池的过充就会引起电池的燃烧爆炸,这种事故已经造成了多次家毁人亡的事故,此处不表。

5高压钴酸锂成为新方向

根据LCO的锂脱嵌特性,如果能对LCO进行适当的结构优化,使其能在更高的锂脱嵌状态下仍然具有一定的结构稳定性,这就可以使LCO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新生,相对其他新材料的引入来说,这种方式最为直接,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也是当前各钴酸锂材料厂家提升LCO竞争力的主要逻辑。例如当升科技公布的其4.35V型的高压钴酸锂的半电池比容量为164mAh/g,而4.4V型的高压钴酸锂的半电池比容量为170mAh/g,巴莫科技则推出了截止电压分别为4.4V、4.45V、4.5V三类高电压钴酸锂(可称为H-LCO)。

单单从比容量来说,现有的NCM都可以做到170mAh/g以上,NCA则可以达到200mAh/g以上,所以H-LCO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如前所述,LCO具有更高的压实密度,可以做到更小的体积;而更高的充电截止电压也意味着LCO更高的平均工作电压,所以现在部分手机配备的电池已经达到了700Wh/L的体积能量密度甚至更高,这是其它正极材料均望尘莫及的。

尽管业界还想继续将H-LCO进一步发展到4.6V、4.7V、4.8V,例如有使用MgO包覆的H-LCO,在4.7V下有210mAh/g的比容量,但作为实用来讲,还需要考虑其循环性能、热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因素,所以LCO的性能提升之路不会按照如此简单的逻辑,一条道走到黑。

从更广的视角来看,如果全固态电池、微型燃料电池、锂空电池等也实现了商用化,或者是电子芯片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电子产品的能耗大幅度降低,则逐步将H-LCO逼到极限的意义也就不大了。关于高压钴酸锂的更多细节在后面的专门论述。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