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迅猛发展 行业须规范

2019-02-21      759 次浏览

最近两三年,新能源汽车的热度持续高涨,不仅新晋的造车企业基本都是以新能源车为突破口,传统的造车企业也都纷纷加重了在新能源市场的投入。表现在销量数据上,2018年,在国内市场整体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而且还要受到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的影响),新能源汽车累计年销量却同比大涨88.5%,批售量首次突破百万,达到100.8万。

较之车市整体近3000万辆的体量,新能源汽车百万辆的销量看似微不足道,但要知道,国内新能源车市场2015年才真正开始发力,三年时间成长为百万级的细分市场,已经实属不易。即便目前技术、产能、基础配套等方方面面都还谈不上成熟,但车市新能源化的大趋势已经形成,这是任何人都不会质疑的事实。

而回顾2018年国内新能源车市场面临的问题,技术、配套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自不必多说了,另外,有一个挺让人意外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的问题也被反复谈到——产能。是的,在各个新能源项目纷纷上马,动不动就公布个数十万辆规划产能的前提下、在新能源车市场绝对量依然很低的背景下,新能源车产能不足的问题却已经出现了。

这个问题其实要分两方面看,首先一个很简单,新造车企业(无论自主建厂还是代工生产)一开始确实都公布了数以十万计的规划产能,但其中不少项目规划这个产能是做个资本市场看的,规划是有了,实际却并没有花太多的精力落实到真正的生产上。

其二呢,新能源汽车产业确实碰到了产能不足的桎梏,更准确的说是受到了动力电池产能不足的影响。

这个其实不只单单中国市场碰到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的难题,比如说特斯拉,新车Model3此前为何迟迟不能大规模量产,究其原因最关键的还是松下的动力电池配套跟不上。

新能源车市场爆发的速度太快了,上游供应商根本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市场突然的井喷,目前的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上,同样面临着动力电池不够用的窘境。

在传统的底盘结构之外,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还有三大核心部分:电机、电控和电池。目前看来,这三大核心的重要程度是逐渐递升的,电机技术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成熟,对大多数自主品牌而言都不再是什么特别大的问题,电控呢?相关技术和标准也日益完善,现在来看,唯一制约着电动汽车迅速普及的技术难题是——动力电池。

有研究机构公布过一组数据,2012年至2017年期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迅猛发展,装机量在5年间增长了55倍。而经历了几年时间的发展,国内动力电池领域已经有几匹领头羊脱颖而出,宁德时代,当前国内市场上绝对意义上的动力电池老大,几乎拿下了一半的市场份额。比亚迪,早前的领军企业,近两年逐渐被宁德时代反超,不过,所占份额还是稳稳的排在第二位,超过两成的市场份额,也算对得起比亚迪长期以来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坚持。

可以明显看出,国内动力电池领域,两家企业就占到了几乎7成的市场份额,而这个份额,未来还有可能会继续提升。那反衬这两家企业辉煌的是什么呢?是其他数十家企业过的越来越艰难,而较之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少数企业的辉煌,这数十家企业的艰难应该是更能代表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现状。

有人会说,商场之上优胜劣汰是基本规律,这没有什么不好的。是的,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出现头部优势企业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从社会角度看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好像又不那么简单了,在一个新形成的蓝海市场上,一开始的低门槛、低标准注定会吸引一大批企业蜂拥而入,甚至是为了可观的财政补贴,要进入动力电池生产领域的企业都能把本就不高的门槛踩平。

生产一块儿电池有多简单?理论上,找个易拉罐剪开瓶口,用布料包些木炭吊在易拉罐中间,再灌入海水,一块儿电池就做好了。生产一块电池又有多难呢?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一个环节处理不好,轻则生产失败,重则可就是引爆了炸弹。

所以,在动力电池行业,我们不希望看到优币胜劣币的商战,而是从一开始就应该树立标准,不要放劣币进来。

接下来,我们再进一步,新能源汽车的上游我们谈到了动力电池的乱象,那再向上呢,动力电池的供应商们目前又是怎么样的光景呢?上文已经提到过动力电池的四个核心环节,正级、负极、电解液、隔膜,前面三个相对简单,电解液我们上面说过了,海水就算是低配版的电解液了,正负极材料相对也容易解决,动力电池真正的重中之重是隔膜。

先说说隔膜是个啥?简单而言,隔膜就是将动力电池正极和负极隔开并保障锂离子正常流动的材料,根据材质不同,隔膜分为中低端的干法隔膜和高端的湿法隔膜,目前,只有少数几家国内企业在近两年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湿法隔膜技术。

在来看市场,最近几年,国内隔膜行业同样出现了大跃进式的发展,短短2、3年,产能已是翻了近十倍,面对市场赚钱机会,资本家们就如同鲨鱼嗅到血腥味一样敏感,项目接连落地,产能确实是得到了快速释放,但不可避免的,中低端隔膜市场迅速就陷入了价格战的苦海。高端隔膜市场上,核心技术有没有不清楚,但目前市面上涉及该领域的企业可不少,质量难免就会良莠不济,混乱,已经成为该产业的一大特质。

而这些,就是当前国内动力电池的江湖,“快意恩仇”什么的太过文绉绉,乱象一片用起来就恰如其分了,何时才能有序,且等着吧。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