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新时代新动能新蓝海--'2018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链调研行”在河南拉开序幕。
锂电“达沃斯”论坛/电池百人会秘书长、电池网创始人/董事长于清教介绍,本次调研由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电池百人会(微号:CBHA100)、锂电“达沃斯”组委会、电池网(微号:mybattery)、我爱电车网(微号:xevcar)、能源财经网联合主办,本次调研活动得到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活动旨在针对2018年河南省锂电池及材料、新能源车、储能、锂电相关设备等产业链企业做系统调研,深入了解企业产业布局与未来发展方向,就企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整合、资本对接等建议;推动调研企业(上市公司)品牌形象的推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品合作推介;通过调研报告与数据分析等。还原行业真相,反馈行业声音,报道典型案例,传播正能量。
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与天力锂能相关领导交流、座谈
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与天力锂能相关领导交流、座谈
27日下午,调研团一行来到新乡天力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力锂能”),参观正极材料生产线等,并与董事长王瑞庆等进行了交流、座谈。
天力锂能成立于2009年3月,注册资本4037万元,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交易,股票代码833757。是一家专业从事锂电三元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业内同时拥有前驱体和成品三元材料少数供应商之一。公司生产的三元材料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移动储能设备以及电动工具等领域,主要客户有苏州星恒、江苏海四达、深圳卓能、浙江天能、广州鹏辉等国内知名锂电池生产企业,遍及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锂电产业地区。目前比亚迪和银隆进入批量供应阶段,正在开发的跨国公司客户有日本松下、韩国三星等。
天力锂能重视科技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近年来秉承“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创新思路,提前布局新产品,目前常规产品有111、523、622、811,同时公司也会针对客户需求制定相应的产品,做出量体裁衣,低价高质的产品。
据王瑞庆介绍,2017年公司三元正极材料综合产能20000吨,其中高镍3000吨,在国内生产厂商中排名第五,实现产值超过7亿元,利税近5000万元,各项经营指标较2016年增长均超过95%。目前已获合同价值超过4亿元,年度合同超过7000吨。2018年公司计划投资2亿元,新增年产1000吨高端动力三元材料的产能,预计年内可实现近5000吨产能。同时公司还在谋划5万吨产能扩张计划。
新三板挂牌为公司打开了融资的大门。王瑞庆表示,截止2017年,已成功融资近3亿元,市值超14亿元。获得了多家国内知名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的重点关注,被评定为“新三板最具投资价值锂电企业”、“2016年中国锂电池最具投资价值企业”、“2017年度新三板企业最佳表现奖”。
随着补贴新政逐渐偏向高能量密度电池,王瑞庆认为,高镍材料与高电压材料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王瑞庆称,在高镍路线上,目前公司推出的TLM810正逐步推向市场,并得到客户的好评;在高电压路线上,目前最受市场瞩目的材料必然是单晶材料。公司先后研发出单晶523、单晶622已经得到客户的认可,单晶811也已经发送客户评估。
在市场方面,高镍三元材料渐成行业发展趋势,但实现量产较少。在王瑞庆看来,高镍三元的制备难点在于设备、环境、工艺稳定性的要求较高。从研发来看,单单制作出高镍材料难度并不大,只是需要时间和客户要求磨合,制作出更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另外,高镍材料的混排效应使得批量生产高镍材料的过程中对环境以及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材料的稳定性,生产环境内的水份、二氧化碳等都会对产品品质造成影响。目前国内的设备制造技术还不能很好的满足材料的生产条件,需要借助国外先进的设备和使用经验从而保证材料生产的稳定性。
王瑞庆透露,公司计划2018年在现有产能基础上,新增10000吨高镍动力型三元材料产能,力争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亿元,利税1.2亿元,主要经营指标同比增长100%以上。不断优化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争取成为比亚迪、珠海银隆、万向集团、苏州松下等行业龙头的主流或核心供应商。同时加快投资谈判进度,实现股权融资3亿元,债权融资1亿元,取得最大的产业协同效应,争取年内申报创业板上市材料。另外还将加大科研投入,将企业打造成专业化的锂电三元材料产业化基地。
另外,公司公布的“十三五”期间在建项目及谋划项目显示,2018年,天力锂能将投资扩建“年产10000吨高端动力型三元材料项目”,年新增收入20亿元,年创利税2亿元,就业员工600人,进入行业前三;计划2019年-2020年,利用上市募集资金,投资扩建“年产20000吨高端动力型三元材料项目”,年新增收入40亿元,年创利税4亿元;将培育和建立“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锂电三元材料“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计划“十三五”末,通过资本运作并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80亿元,年利税超过8亿元,资本市场市值超过100亿元。
未来锂电材料的发展方向必然是以高安全性能、高能量密度和高性价比为方向发展。王瑞庆认为,从市场现状来看,在钴资源稀缺的现在,高镍材料会成为未来主要的市场需求,在这个期间能与其共生的材料应该是单晶材料。目前来看,在不考虑其他材料的情况下未来梯度材料也会是很有竞争力的材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