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安全性

2018-12-13      978 次浏览

目前国内很多电池成组企业对于BMS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为只要各个单体电池芯能链接上,就能保证车辆运行,对其安全性心存侥幸,在BMS采购中一味地追求低价格。为求合同的签订,BMS供应商只有降低某些指标和功能,这也为电池出现故障留下了隐患。

的安全性分析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关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走访了北京东五环区最大的汽车交易市场——姚家园东方基业汽车市场,做了一个“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导向因素”的问卷调查,随机采访了50位对新能源汽车了解或关注的潜在客户。调查结果令人吃惊:约90%人群将首要关注因素确定为安全性,而非此前设想的价格因素;80%的人对于上述所发生的自燃事件知晓或大概知晓。

强调“对投入示范运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要全部安装车辆运行技术状态实时监控系统(简称BMS),特别是要加强对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工作状态的监控”。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一通知将会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走上正轨,重新树立起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信心。但上海博强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韩競科则认为,BMS与动力电池组质量同等重要,对于规避电池燃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燃根本原因是电池?

公众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性产生质疑,这直接影响到公众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信心。

杭州市政府通报了“电池成组后未能满足车辆使用环境的需求,出现电池漏液、绝缘受损以及局部短路的情况”的鉴定结果。

该结果公布后,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即对记者分析道,动力电池发生自燃无非有几种可能:首先是电池本身问题,材料及生产工艺出现问题;其次电池成组后监控系统出现问题,未发挥应有功能;再次是接插系统问题,接口处电阻过大,引起短路。当然也有可能是电路电器问题。就该车使用长达数月来看,后两者出问题的可能性很低。

“目前国内单体电池的生产水平和国际差距不大,但电池成组后一致性差异很大,很多厂家还停留在手工生产阶段,这样就很难保证电池成组一致性。”北京中瑞蓝科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马逍霄对记者表示。

奇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令鹏在谈到国内电池成组相关标准现状时表示,尽管国家统一的动力电池成组检测标准尚未出台,但部分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包括技术路径、技术研发水平的不同,也各自形成了不同版本的企业标准,这些企业标准会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进一步完善。

监控系统并非“救命草”

有业内人士表示,安装BMS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并且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组及各电池单芯的运行状态,提前对司机作出突发事件预警,为保障安全赢得时间。

韩競科分析指出,BMS与动力电池组质量同等重要,对于规避电池燃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子冬为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来强调两者互为重要性:“目前,单体、小模块电池测试结果和成组后的结果差异很大,单体电池符合安全和性能标准,并不意味着成组后的性能和安全性就有保证。在安全、寿命、放电能力等方面,单体电池可以充放电2000次,成组后可能只有1000次,若没有成熟的BMS,就会造成电池芯局部功耗过大,产生局部热量,且信息无法传递至驾驶员,极易导致电池自燃发生。这一方面说明电池成组技术需要提升,另一方面说明BMS对于成组运行的重要性。”

“动力电池是以成组的形式装配到整车上的,电池的质量如何、安全能否保证、性能是否稳定等,都需要通过BMS来反馈。”他说。但是,BMS系统只能作为电池组运行的故障监控。台湾立凯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杨智伟对记者表示,BMS实时监控系统具备将电池组故障信号传送给司机及仪表盘的功能,但在高速行驶中,就算及时发现,如没有专业知识,后果还是难以设想。只有电池质量过硬,BMS方可实现动力电池的安全。

监控系统自身存缺陷

“由于国内对BMS基本技术参数及标准的缺失,也没有权威机构对厂家生产的BMS进行检测,因此很难保证质量及大面积推广。”韩競科如是说。

他同时指出,目前国内很多电池成组企业对于BMS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为只要各个单体电池芯能链接上,就能保证车辆运行,对其安全性心存侥幸,在BMS采购中一味地追求低价格。为求合同的签订,BMS供应商只有降低某些指标和功能。

在讨论我国电池技术是否与国外同步的问题时,有业内专家认为,电池成组检测与国外差距最大。

杨智伟对此表示认同:“目前国内BMS大多还处于各自为战的市场格局,做BMS的企业有数十家,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却只有数家,专业化程度较高。”杨智伟告诉记者,目前在BMS系统领域,真正具备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集中在德州仪器(TI)、凹凸科技(O2Micro)、凌特公司(LinearTechnology)等美国上市公司,国内电池供应商基本采用自身研发的BMS系统,相较前者,价格较低,但是稳定性、安全性较差,主要供应国内电池成组企业。

“电池成组绝不是单体电池的简单叠加,涉及很多复杂技术。电池成组设计的试验和检测环节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需要一套标准去评价电池成组的基本性能和安全性。”王子冬说。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