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三年多的高速发展期后,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最大的应用市场。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已经超过234万辆,累计装配动力电池超过106GWh。
进入2018年,最早批量使用的动力电池开始进入报废期。预计,2018年全国将有7万吨动力电池退役,到2020年将达到24.3万吨退役,到2022年将超过86GWh。业内人士表示,其中70%可梯次利用,30%需要报废回收利用。
在退役电池即将来临之际,为了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规范行业发展,国家近几年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办法。
2016年2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发布,对企业布局与项目建设条件,规模、装备和工艺、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等方面提出规范要求,第一批符合条件企业名单也已于近期发布。进入的企业分别是华友钴业、豪鹏科技、格林美、邦普循环、光华科技共5家。
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将生产者责任延伸的范围界定为开展生态设计、使用再生原料、规范回收利用和加强信息公开等四个方面,并专门提出了加快建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2018年1月26日,工信部、科技部、环境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于8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该暂行办法规定对行业影响较大,强调落实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了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
为了贯彻落实暂行办法,随后又发布了两项政策。一是,7月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思路及实施程序,建立“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对动力蓄电池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等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对各环节主体履行回收利用责任情况实施监测。避免非正规渠道的报废和回收拆解。
二是,7月25日,工信部、科技部、环境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区域等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以试点地区为中心,向周边区域辐射。构建回收利用体系、探索多样化商业模式,推动创新应用,建立政策完善激励机制。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政策的加码强化,倒逼相关企业对于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利用将愈加重视,随着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制造的逐渐展开,梯次利用与回收拆解在部分领域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
随着动力电池报废期限的到来,回收领域的百亿规模市场也将随之开启。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装载动力电池量达到36.27GWh,2014-2017年累计装机量超80GWh。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规模预计2018年将超过52亿元,预计2020年退役的锂电池约50GWh,综合考虑三元材料、磷酸铁锂及钴酸锂回收价值,2020年相关市场空间可达百亿级别,2022年将超过300亿元。
锂电池环保化、无害化处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政府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要求生产者对电池回收负责,保证电池“源头可控、去向清晰”,以便于减轻回收拆解环节工作量;同时倡导以PACK电池组的形式用于梯次利用,减少回收难度,提高行业效率。锂电回收是经济性的选择:废旧锂电池回收价值高,三元材料所含钴、锰、镍等金属元素多为我国较为稀缺、进口依赖较高、价格持续高位上涨的金属资源,废旧锂电的回收蕴含很大商机。
在政策、利益、责任等多重动力驱动下,CATL、比亚迪等动力电池主流企业均展开针对动力电池回收的布局。我们认为,随着回收需求的爆发,政策的规范以及行业龙头的不断布局,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即将打开。同时,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布局锂电回收的模式有助于回收体系的建立,进而引导行业向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