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是《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推广的重点工程之一。《规划》特别提到,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示范、“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再制造产业化、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等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建设,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但是笔者在走访一些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过程中发现,发展循环经济还存在着诸多困难。
“废旧铅酸电池如果通过正规渠道回收不会造成污染,如果随意丢弃,将对土壤和水源带来污染。”一位天能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工作人员介绍,废旧铅酸电池回收项目可以使资源再生利用最大化,项目可年产精铅4.55万吨、铅基合金5.45万吨、塑料(PP)1.25万吨、硫酸钠1.89万吨。并且,项目节能减排效果明显,项目引进了意大利新技术,自主创新了废烟气处理等新技术,拥有封闭式、零排放、环保化的废铅酸电池回收处理核心技术。
但是,这么好的项目自2012年9月投入试生产,两年多的运行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困扰。“项目设计是年回收处理能力15万吨,从这两年来看,实际上能收上来的废旧电池也就是5万吨左右,还有10万吨的缺口,根本吃不饱,生产线难以发挥最大的作用。钱是投进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收回来。”工作人员对笔者道出了企业的困扰。笔者在园区现场看到,偌大的一个废旧电池储藏区域内,库存的废旧电池仅占据了不到一半的空间。
“设备都运转起来,如果没有足够的电池处理,运行成本非常高。”一位长期关注电池产业的投资人士表示,“一些小商贩只要比天能价格高一点,就很容易把电池收上来。把电池敲开,废液倒掉,电极转手一卖,肯定比收购电池的价格高,而根本不需要支付环保成本。企业就不一样了,收购价格太高可能会入不敷出。”
天能集团相关人士介绍,除了回收成本因素之外,还有回收渠道问题。现在项目处理的都是浙江省内的废旧电池,省外的电池根本运不进来。废旧铅酸电池为危险废物,我国危险废物方面的管理制度有申报登记、转移联单制等。转移危险废物必须向移出地、接受地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申报危险废物成分、数量、要采取的处理技术等项目。两地环保部门批准后,才能开始操作,流程复杂且耗时较长。另外,高昂的运输成本成为制约跨区域回收的另外一个因素。
天能集团的废旧铅酸电池回收项目,折射了目前国内的行业现状。铅蓄电池主要用在机动车、电动车、基站用铅蓄电池方面。目前,实际使用的电动车中动力电池绝大多数配备铅蓄电池,约占90%以上。每辆电动车配备12至16公斤的铅蓄电池,电池寿命基本上在两年左右,我国年均产生150万至200万吨废铅蓄电池。回收渠道方面,个体私营者可能会超过60%,正规回收率不足30%。个体回收商无税销售,部分非法经营的小型回收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两者生产成本较低,赢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强,打乱了行业正常的废电池回收链。而正规合法企业因税收等压力无法与之竞争,导致大部分废铅蓄电池流向小再生铅厂,规模企业生产负荷率远未达设计产能。
此外,我国虽然出台了废铅蓄电池回收相关法律法规,但缺乏统一管理、具体实施措施和强制性规定,导致行业内全国性正规的回收体系和网络迟迟未能建立。同时,国家在财政、税收等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大,相关体制机制建设还不够完善,严重影响了我国再生铅行业良性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国内首个铅酸蓄电池环保产业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该联盟致力于打造跨行业、跨区域的铅酸蓄电池配送回收创新体系。业内人士称,如果联盟发展得好,有望成为行业发展示范。不过,该联盟目前主要是以企业自律的方式运行,而产业的发展更需要的则是政策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