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补贴退坡面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会变天吗

2018-09-07      844 次浏览

虽然汽车产销总量呈现双下降局面,但新能源汽车仍然维持高速增长趋势。业界分析指出,在补贴退出之前抢生产抢消费,这些因素会共同对新能源汽车未来的持续火爆提供基础。但在硬币的另一面,在补贴退坡、核心技术欠缺、竞争加剧的多重因素发酵下,新能源汽车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巨变。


令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在当前黯淡的车市里,新能源成为唯一亮点。


在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超过76万辆,同比增长近53%。而这一数字在2018年上半年再次节节攀升,截至2018年7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逼近5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97%。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2018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将产生40%—50%的增速,全年新能源车销量或将超过100万辆。另据财政部预计,今年新能源推广数量将会突破150万辆,将连续三年领跑全球。


据统计,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资就超过了7000亿元,占整个汽车产业投资新增投资额的50%以上。按照工信部日前公布的《关于对拟上报<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企业清单进行公示的通知》,拟将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2个月及以上的30家企业。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工信部此次整治新能源汽车拟取消部分生产企业的生产资质,无疑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散乱有关。面对新能源产量过剩,适时的清理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竞争环境。


在补贴退坡和双积分政策双管齐下的后补贴时代,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会迎来怎样的变革呢?随着新能源补贴新政的落地,过渡期结束后,新能源车企业绩还将进一步分化。整个行业产能扩张的同时,新入局企业不断增多,必将导致竞争走向白热化。随着国内汽车市场更大力度的开放,大量外资新能源汽车品牌将进入中国市场,2020年之后国内电动车的竞争格局将出现全方位变化。公开资料显示,补贴退坡引发的连锁反应已经显现,这些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潮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大量新能源车企面临30%以上的补贴退坡,对于依靠政策红利和补贴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市场而言,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同样是在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终结,新造车企业肯定希望在窗口期之内交付且站稳市场,饱尝政策红利。业内认为,缺乏足够的体系能力和技术实力,弱势自主品牌也不过是“续命”,甚至是最后一搏,翻盘的机会并不大。


等待本土品牌的,将是怎样的命运?“补贴退坡”已成为一个概念体系,其背后还包括国补和地补全面调低、技术门槛提高、产品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无论是现金流、搭团队、建渠道还是营销先行等,都需要尽快搭建体系,占位布局。下一步,政策驱动将逐步转向市场驱动。这也意味着,曾经以补贴换得一时可观盈利的车企,利润危机开始更为清晰地显现。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目前国内的动力电池技术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新能源汽车的一些关键零部件仍受制于人。同时,高端产能不足和低端产能过剩并存,产业出现盲目扩张、投资过热的苗头。而车企要想逐渐摆脱对补贴的依赖,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把补贴作为产品研发的出发点,而是要通过产品的改进,逐渐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


尽管现阶段,补贴政策仍然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相比前几年的低价策略,消费需求已经在升级,并且更加成熟理性。在车市已从增量进入存量、传统燃油车开始向新能源和智能汽车过渡的大背景下,车企欲在更高端的市场上突破,要依靠创新。新能源汽车驶入快车道的同时,原本在燃油车领域“穷途末路”的弱势自主品牌,通过发力新能源,或者为新造车企业代工,又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