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边谈理想边割韭菜?依靠单一车型还远未驶入安全区!

2023-02-02      352 次浏览

持续两个月(7-8)交付量超越小鹏、蔚来,理想汽车终于在新能源车月销量排行榜上扬眉吐气一把了。造车新势力的座次注定要改写成"理小蔚"?


然而,资本市场并不领情。截至美东时间九月十五日美股收盘,蔚来市值为622.84亿美元,小鹏市值为326.12亿美元,理想市值为307.17亿美元,排在末位。


即使一个月前登陆港股,理想仅募资115.5亿港元,公开发售阶段仅获5.5倍认购,远低于小鹏登陆港股时的14.74倍。上市之后,大部分时间徘徊在118港元的发行价之下,截至九月十六日收盘,股价为113.9港元/股。


理想汽车内部认为,我国智能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800万台,淘汰赛已经开启,只有至少占据20%的市场份额,也就是160万台,才有机会拿到下一场比赛的入场券。


从暂时的销量上升势头来看,理想有一定的底气,但新造车是个长赛道,保持优势笑到最后还需更多努力。现阶段,理想汽车还急需补课,在单一车型、增程式路线、自动驾驶等方面存在不少隐患。


"一招鲜"的隐忧


从2015年七月创立直至2019年,理想曾几度遭遇危机,当前理想已渡过最艰难的时期。


交付量大涨得益于今年五月二十五日2021款"理想ONE"的推出。理想汽车2021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上升158.8%,达50.4亿元人民币。其中车辆销售收入为49.03亿元,同比上升155.5%,环比上升41.6%。


然而,大涨的营收并不能扼住理想亏损的态势,第二季度理想汽车净亏损约2.4亿元,较上一季度减少34.6%。不过亏损也是新能源造车公司共同的困境,同季度小鹏汽车净亏损11.94亿元,蔚来汽车净亏损为5.87亿元。


从最为外界所关注的交付量来看,继七月超越蔚来、小鹏后,八月份理想依旧保持上升,月交付9433辆,稳居首位,而蔚来和小鹏的交付量却出现环比下降。其中,蔚来因供应链的问题下降最严重,交付量暴跌26%。


理想汽车交付量


不过,若把时间线拉长至今年1至八月份,理想还是落后于蔚来。在此期间,蔚来交付量达到55767辆,仍居造车新势力首位,领先理想汽车7591辆,小鹏、零跑汽车、哪吒汽车则分列三至五位。


但要注意的是,理想只有理想ONE这一款车型。2015年,李想创办理想汽车时,团队把精力和资源都放在了微型纯电小车SEV,但经过两年多的研发后,最终因相关政策迟迟不落地而宣告项目停止。


2018年十月,首款落地量产车理想ONE才步入市场,改写了理想零收入的状态。直至今日,理想ONE仅在今年五月经历了一次改款,面对市场,理想汽车并无其他车型供应选择。


凭借单款车型拿到单月交付量首位的成绩实属难得,但硬币的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其面对的市场风险不小。如同其在港股招股书中列举的"风险因素",单一车型、增程式技术优势不再,零部件供应中断等问题,都让理想汽车的前景显得模糊。


按照港股招股书中的规划,理想将在2022年推出一款增程式豪华SUV,并在2023年推出另外两款增程式SUV,从2023年起,每年至少推出两款高压纯电车型。


新车型要等到明年,主流发展方向纯电车型则要等到2023年。新能源造车市场各路对手纷纷入局,竞争态势风云变幻,仅靠单一车型,能否将目前的交付量优势保持下去,难度颇大。


该补补课了


"TMD!一帮臭搞技术的,天天冲我们BB,什么增程电动是个落后的技术,他们TMD搞出来什么屁技术了?"在去年八月自家的活动上,面对理想增程式路线的质疑声,李想大为光火,甚至爆了粗口。


增程式可以说是理想汽车的一个重要标签,在当初毫无造车积累、融资再三受阻的情况下,增程式技术凭借成本较低,享受政策补贴,还可延长续航的优势,让理想在新造车潮中得以立足,顺利渡过危险期。


该技术是在电动汽车上搭载一套包含燃油发电机的增程系统,当电池容量不足时,利用增程器给电池充电。增程系统像是给电动汽车装上了一个大号"充电宝",解决了续航焦虑,另外还节约了成本。


动力锂电池技术的发展初期,以此切入市场,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增程式电动汽车依靠燃油供应能量,本质上是个过渡性的中间路线,随着电池技术不断进步以及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下降,增程式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已不再明显。


目前来说,理想ONE虽然使用成本低于燃油车,但大型零件较多提高了整车重量,能耗要高于其他纯电车。


今年二月,上海出台相关政策,自2023年一月一日起,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车辆将不再发放专用牌照;而在去年,北京也公布相关政策规定,增程式电动汽车不再享受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估计其他省市大概率将跟进,陆续公布相关政策。


理想显然意识到了政策面的变化,在港股招股书中宣布将加速推出新车型,研发纯电动技术。其IPO所募资款项中,20%将用来研发高压纯电动汽车技术、平台和未来车型,10%用于增程式的研发。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理想在补课。纯电动、充电网络和快充技术,TSLA和蔚来们已经走过几年的道路,理想如今要从头开始走。此外,在被市场追捧的自动驾驶这个点上,理想汽车也是落后的。


一直以来,理想汽车在研发研发投入上低于蔚来和小鹏。


2018年到2021年一季度,理想研发费用合计不到36亿元,还不及蔚来2018年一年的研发费用。今年上半年,这个情况也没有改变,蔚来、小鹏、理想研发费用分别为15.71亿元、13.99亿元和11.68亿元,理想依旧位居末位。


五月底,2021款理想ONE公布时,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被当做营销卖点之一,但却至今还未正式向用户推送。相比之下,蔚来和小鹏分别在去年十月和今年一月份就推出了类似的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功能。


近日,在知乎汽车拆车实验室栏目的一档测试中,理想汽车的自动紧急制动功能(AEB)的表现不尽如人意。2021款理想ONE的AEB功能对测试假人视而不见,无法在行人面前有效刹停,远不如其官方宣传。


对此,理想汽车回应称,全栈自研的NOA预计在十月底内测(此前官宣九月底推送),目前该车还无法识别桩桶。


对理想来说,仅凭一款增程式车型理想ONE,在政策补贴、产品销量、供应链管理等方面都有不小的风险,何况增程式技术也有了岚图等品牌的竞争。


曾经的捷径走成了远道。纯电车型和自动驾驶,新能源造车的两大利器,理想均呈现"一步慢,步步慢"的落后态势,还是老老实实的补课吧理想!


边谈理想边割韭菜?


"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理想汽车凭借温馨的愿景和精准定位,俨然成了"奶爸车"的形象代言车,然而和品牌定位相反,理想也被频频质疑是割韭菜。


此前五月二十五日,2021款理想ONE上市,售价为33.8万元,仅比老款贵1万元,不过在底层硬件和软件系统等多方面进行了升级。看起来是实惠之举,却引起了三月至五月份刚购买老款车型的车主不满。


部分车主表示,自己在买车时向理想销售反复确认近期不会进行改款,然后才购买了车辆,因此认为自己充当了清理库存车的冤大头。随后,理想承诺的补偿方法因无相关细又被质疑拖时间。


一时间,理想汽车被顶上风口浪尖。一些车主在理想ONE车身上贴着横幅:"车友跟理想谈情怀,理想把车友当傻子"。


但更大的风波,还要当属理想ONE的"断轴门"。


去年十月,经统计理想ONE累计发生前悬架碰撞事故97起,其中10起发生了前悬架下摆臂球头从球销脱出的情况,脱出率高于10%。原因是在碰撞中,单侧车轮收到较大撞击,前悬架下摆臂球头脱出。


随后十一月一日,理想汽车宣布将为相关车辆免费"升级"前悬架下摆臂。将理回的举措称为免费升级,理想不出所料再次受到舆论的质疑。


理想汽车召开的秋季沟通会上,李想本人回应称:"升级肯定是因为当时有缺陷,这很正常。但这个缺陷跟其他正常行驶就断掉是不相同的,我们是发生碰撞时断的概率超过正常车的平均值,假如不撞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在重重舆论压力之下,理想汽车转而公布道歉信,并启动主动召回程序。


理想承诺将为车辆更换脱出力50KN的前悬架下摆臂球销,确保将碰撞事故后的球头脱出率降到3%以内,达到同级别车型的水平。然而,在拆车实验室近日的测试中,测得球头拉脱力为33.9KN,和承诺值相去甚远。


近日,一段理想ONE在低速行驶过程中右前轮蹭到护栏导致右前轮脱落的视频在网上流传,似乎断轴事故重出江湖,不过具体情况还未经调查证实。


造车新势力还处在快速成长中,"交学费"在所难免,然而品牌形象一旦毁了想要重建就难如登天。造车潮中,各方势力你追我赶,作为新能源赛道最夺目的星星之一,理想汽车如何在销量和用户信赖之间取得平衡,是一科绕不开的考题。


结语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难。在已有优势愈发疲弱急需补课情势下,销量是否能持续保持良好势头谁也不敢保证。对手蜂拥而至,招式层出不穷,依靠单一车型及非主流路线,理想汽车的容错率已降无可降。


如今,理想汽车还远未驶入安全区。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