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35(8/23-8/29)行业观察和思考。
2020年四月,几大部委公布的补贴新政,使得磷酸铁锂在乘用车上的应用重获经济优势。尤其是过去1-2年亲民爆款车型MiniEV,以及以比亚迪汉和TSLAModel3为代表的中高端明星车的"代言"下,磷酸铁锂保持着强劲的渗透趋势。
2021年,1-七月的磷酸铁锂装机量累计28GWh,同比累计上升333%。另外在电力储能,5G基站建设,铅酸被锂电替代等方面给磷酸铁锂的需求带来了进一步的确定性。
根据华安证券预测的数据:中性假设下,预计2025年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343GWh,其中动力约188GWh,基站约10GWh,储能约28GWh,电动化船舶约35GWh,铅酸替代领域约82GWh。
而根据GGII的预测,2021年国内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在90GWh。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当前的出货量,和四年之后的需求,存在极大的上升空间。产业链上的公司早早开始布局产量,尤其针对占据成本最高的正极产业链中的碳酸锂和磷酸铁。
碳酸锂的投资热度集中在盐湖提锂。上篇文章已提及。(WK33(8/16-8/22)行业观察和思考》,
在盐湖提锂维持高热度的情况下,资本又伸向了磷酸铁,以及更上游的磷化工。
即使按照不完全统计,当前磷酸铁产量大约在22万吨,而根据已经披露的项目投资通告或新闻,未来扩建产量已经高达204.5万吨,不排除后续仍有新增的投资项目落地。
尤其是近期八月份的化工公司龙佰集团和新洋丰在磷酸铁产业上的布局,较为引人注目。
磷酸铁新增产量(不完全统计)
磷酸铁锂新增产量(不完全统计)
随着上游这些原材料扩产产量的投产,下游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制造真的能容纳这些产量么?未来几年的实际装机需求一定是如前文所述,以及一些机构所乐观预测的那样,是星辰和大海么?
看了好几个券商写的磷酸铁锂的研报,关于描写磷酸铁锂电池相比三元锂电池的优势都是大同小异,尤其是成本方面,磷酸铁锂的材料成本(不含镍和钴)和加工成本(高镍要两次烧结和通氧气)都要显著低于高镍三元电池,关于磷酸铁锂电池在未来几年内市场占有率都是看多的。
但是他们都回避了一个问题:磷酸铁锂的回收问题。即没有考虑磷酸铁锂电池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使用成本,仅仅提及了磷酸铁锂的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
根据光大证券的分析数据,回收1吨三元电池,成本约21900元,回收1吨磷酸铁锂的成本约21400元。两者相差不大。但是三元电池回收的经济价值远高于磷酸铁锂,因为可以提取镍,钴等高价值金属。
而磷酸铁锂的回收产物磷酸铁,碳酸锂,并没有太多经济价值。原来都在讲故事说,可以梯次利用,用于储能,但是今年四月北京发生的储能爆炸事故,基本上将动力锂电池退役用在储能上的想法"灭"掉了。
且目前公开招标的5G通信基站,其招标信息显示都是采用新品电池,没有提到退役的动力锂电池。
国家相关规定已有约束,谁负责制造,谁就负责回收(欧洲和我国相同)。回收过程中的成本从而毫无疑问会分摊到电池的生产成本上。这是这笔回收的账,会给原来的生产成本新增多少,可能还没有人去具体核算过。
目前磷酸铁锂的回收,重要分湿法和火法。欧美均采用的火法,而国内采用的湿法。湿法还会带来一定的环保问题。
因此,个人认为:基于回收成本和环保问题(不仅是回收的环保,在磷酸铁锂上游的磷化工产业上也存在一定的环保问题),磷酸铁锂的应用可能不会向那些券商预测的那样高歌猛进。至少对环保要求较高的欧美,磷酸铁锂的大面积回潮,没那么乐观。
PS:写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否定磷酸铁锂的技术路线,而是想表达,在大部分都觉得是一片繁荣的景象背后,我们要看到那么一些潜在的风险,感到一丝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