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锂电池厂商隐忧

2018-08-25      1267 次浏览

工信部拟取消地方制定的新能源汽车目录,打破地方保护。国家电网开放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各地推广新能源汽车政策纷纷落地……近期,伴随着多项利好政策出台,我国以纯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逐渐打开之势,随之而来的是各方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关注、投资。

综合安全性、寿命、电池自身性能等方面因素,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这个市场也成为了“香饽饽”。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投资热

6月17日,在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年度股东大会上,总经理罗韬表示,受油耗新规划影响,国内HEV(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将从2015年开始迎来爆发式增长,科力远有信心在5年内成为“全球第二大镍氢动力电池生产商”。

6月4日,江森自控宣布,其在重庆的汽车电池厂于当天投入运营,工厂每年将生产600万块汽车电池,是江森自控在华设立的第二座电池厂,也是该公司在中国西部的首座电池厂。

5月28日,嘉欣丝绸与张永学、北京新亚太世捷新能源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签署了“关于宁波世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暨增资协议”,投资持有宁波世捷22.73%的股权,进入动力锂电池领域。

陕西有色集团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锂离子动力电池合作项目在西安签约,陕西有色集团与吉利集团正式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有色集团将通过加码锂电池生产,正式进入新能源产业。

西部资源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修订稿)》,详解了其各大项目重组细节,预计一到两年完成能源动力电池研制,三到五年进行规模化生产。

超威集团与德国铅酸蓄电池领先供应商Moll集团订立框架投资协议,双方将合作制造用于启停系统的汽车电池……

国际方面,6月9日,三星集团旗下的三星SDI公司正式宣布,将与福特公司合作开发高效轻便的电池技术,以保证轿车、卡车等在内的交通工具,可以使用更轻便且效能更高的电池。该电池仅重约10磅,相较普通混合型电池轻40%。三星(中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星此举还是意在发展电池业务。”

美国媒体leftlanenews5月29日消息,雷诺汽车集团将携手LG化学公司为电动汽车开发新一代电池,致力于雷诺旗下现款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翻倍。《华尔街日报》报道,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锂电池制造商波士顿电池(Boston-Power)正接近完成一笔额度约为2.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以更好地与Tesla和松下合作推出的电池工厂项目竞争。

受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市场销量不断提升影响,动力电池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一股投资热,我国的动力电池市场更是吸引了各方高度关注。

市场有多大?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3770辆,同比增长98.32%。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市场销量的增长,动力电池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甚至出现了某些车辆因电池产能不足影响销售的现象。国内方面,比亚迪今年力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秦”一季度爆出受制于电池产能不足影响,每月产量仅500辆的消息,让许多预定车辆的消费者迟迟拿不到车。国际方面,三菱旗下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欧兰德Outlander,也受限于锂电池产能影响,自2012年上市以来仅在欧洲、日本销售。三菱汽车公司近日更是宣布,延后欧蓝德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美国上市的日期,预计将推迟到2015年上市。引领全球电动汽车风尚的特斯拉,也爆出因电池产能不足掣肘销售的问题,使得特斯拉不得不推出电池工厂建设计划。

数据显示,2013年,车用锂离子电池全球产能为4400MW时,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拓展,动力电池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研究机构NavigantResearch预计,到2020年,锂离子电池产能将增长10倍,攀升至逾49000MW时。2023年,全球乘用车用锂离子电池市场将达到241亿美元,而这一数据2013年仅为32亿美元。Navigant资深研究分析师DavidAlexander认为:“锂离子电池技术正不断提高,能量密度的大幅提升将转化为容量更大、体积更小、更轻的电池组。”

我国动力电池缺乏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材料、配方、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等四个决定性能的关键方面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甚至出现厂家因为不同的商务条款要求,生产不同性能的产品的现象。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只一家锂电池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厂家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采用不同的材料甚至工艺生产不同性能的产品,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生产厂家在上述四方面存在差异。

即使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基本满足了安全和使用寿命的需求,但电池包(组)的稳定性仍待进一步提升。此前,记者曾采访过北京一位消费者,她遭遇到因单体电池缺陷使电池包工作不稳定的问题。“锂离子电池的一致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同一家锂电池厂商采用相同的材料、配方、工艺生产的同一批次的单体电池,也会存在性能方面的差异,有时候不同批次的产品差异会更明显一些。这些原本在性能方面就有差别的电池成组后,电池包的性能和寿命就会受到影响。”一位业内专家表示,“一致性问题是目前国内锂电池行业亟需攻克的技术。这也是目前制约国内新能源车发展的核心技术。”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已有多达171家正极材料生产企业,但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大多企业都陷入了价格混战,缺乏市场竞争力。“面对国外实力企业的竞争,一些国内企业显得束手无策。客户拖欠款时间长,经营压力大,三角债极为常见。”广东东莞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丁祥欢表示。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有些企业采用低价铺货和延长回款周期的营销策略,有些企业应收账款占比甚至高达60%以上。从各企业公布的2013年年报看,多家上市锂电池企业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而应收账款占比过高,不仅加大了企业营运资金的占用,不利于经营效率提高,而且也给企业埋下了资金链断裂的隐忧。

技术不成熟,缺乏核心竞争技术,不可避免地造成国内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竞争力低下。“虽然国内锂电正极材料的产销量占据全球市场40%以上,但大多主打中低端市场,技术门槛较低,大量投资来源于技术积累较少或无技术积累的其他领域。”天津巴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孟涛表示。在工艺相对成熟的负极材料方面,随着中外厂商纷纷扩产,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价格下跌境地。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石桥表示:“负极成膜添加剂的应用已相当成熟,正极保护添加剂的应用越来越少,防过充添加剂有少量应用,最主要是成本高。核心添加剂的专利主要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中国企业的专利相对比较少。”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的统计显示,我国负极材料均价已从2010年的7.95万元/吨,降至2013年的6.5万元/吨,年均跌幅达6.5%。价格战使得大部分企业毛利率被压缩至25%~30%,净利润基本在5%~10%,利润空间所剩无几。

投资收益待考

“中国锂电池行业面临的核心技术缺乏、整体自动化水平低、同质化竞争等老问题没有解决,当前又增加资金紧张、负债率上升、库存增加、毛利率下降等新问题。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导致政策执行不到位,制约着优秀企业的健康成长。目前,锂电池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尤其是动力电池的产能利用率在30%以下。”高工锂电总裁张小飞表示,“从锂电池的关键构成部分来看,不管是正极材料还是负极材料、电解液以及隔膜领域的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竞争、产能过剩和价格战等问题。”

技术局限和残酷的市场竞争格局下,尽管锂电池市场吸引了众多投资,却不得不面对短期内难盈利的局面。波士顿电池董事长兼代理CEO伍伸俊表示:“波士顿电池将在中国兴建第二个乃至更多工厂。但是,预计公司在几年后才能够实现盈利。”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电动汽车技术和市场不成熟,核心技术还未突破,电动汽车锂电池将是一项长期投资、短期内很难见到效益,而且投资较大、风险高。”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