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第15届中国汽车营销首脑风暴在乌鲁木齐举办。本届乌鲁木齐峰会以“执两用中宁静致远”为主题,汇集了汽车行业数十位营销首脑,就当前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以下为搜狐汽车首席评论员贾新光在主题为“新方向新势力”互动研讨上的精彩发言。
吴刚:变革时代是最近汽车行业提的比较多的概念,新事物的崛起令人兴奋,有各种关于新四化对于汽车产业变革的描述。新企业不断出现,就新造车势力来讲,今年年初还是有314家,到了今年下半年就有437家。如此庞大的队伍,在传统车企还没有充分竞争的情况之下,有这么多新势力冒出。
我们看到过一个成熟的消费市场的品牌变迁,美国曾经有一千多家品牌和主机厂倒掉,最后变成6+3、6+4以及现在所谓的11大。中国有一千多家具有注册资质的主机厂,再加上新加入的400多家,这是一个宏大的造车市场。
新能源一直是高速增长的区间,奔驰、沃尔沃、北汽、长安很多车企宣布自己的全面电动化计划。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合资品牌也有大范围导入新能源产品的计划。2017年北汽新能源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个纯电销售突破10万台的厂商,在这种背景下请嘉宾谈一谈。是不是真的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的时代到来了?按照双积分政策,2019年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150万辆,到2025年,新能源车在乘用车的比重能有多少?
贾新光:现在新能源汽车的预测,实际上不是一个市场预测,是一个政策预测。原来政府要求2025年达到五百万辆,双积分要求有比例的,比例还要逐年提高。五百万是比较靠谱的,企业的规划,几百万家厂都是10万、20万、30万,这个比较虚。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现在比较模糊,有一个新能源汽车百人会,每年讲的都不太一样,今年突然冒出一个增程式,原来增程式不在这里面。发改委有的文件认为插混不是新能源车,这个政策变化以后还会发生。
再有一个变化,补贴主要针对电池,要求续航里程。实际上电动车规定每天跑几百公里,所以将来可能不需要那么多电池,这个有什么好处?把价格降下来,卖的就会多了。从技术路线来讲,现在有另外一种看法,不是原来讲的从混动最后到然来电池,而是说四种同时都在。纯电的适合小型短程,插混、混动适合于中程种型燃料电池适合于大型重卡、重客、大客。现在不能下结论,这个技术路线就是什么。
大家还要注意,电池在发生变化,特斯拉到中国来,它原来用的是18650的电池,它到中国来生产改成21700,加粗加高,它的容量增加30%,它给的配置当中已经又可以提供900公里续航里程的,已经没有什么充电焦虑问题。再有一个,欧洲讲的固态电池,跟三元锂又不一样,一起步就到600公里。市场发展快一定是技术尽快进步创新。
吴刚:首先从政策上来讲包括双积分,2020年应该12%实现新能源,这是有数据的。按您说的推导,2025年有四百万到五百万实现新能源的能力。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新能源车企,目前的能力还是有务虚的成分,未来实现成长性还是有很大的困难。技术驱动将决定销量规模和所谓承载整个乘用车占位的比例,核心还是要技术驱动。时间关系进入到第二个问题,和嘉宾们进行交流。
刚才黄总讲了数据没错,2017年新能源占到总销量的3%,2018年纯电乘用车占到新能源的63%,插电占到23%,包括未来在燃料电池、增程式一系列的技术表现都一步步有所露出。在座的各位基本从事了新能源技术里面的纯电技术方向,如何看待其它的新能源方向,纯电占据什么位置?
不讲燃料电池,我们只讲纯电、插混、强混,在大家的认识里面或者企业的规划里面,是什么样的方向?未来它们的空间是什么样的?目前在纯电来讲有三大焦虑,里程焦虑、充电焦虑、残值焦虑。是不是这些所谓的客户消费痛点解决了,整个新能源或者纯电发展的屏障就解决了?基于新能源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关系,我们到底应该抓住什么样的机会和突破?
贾新光:现在新能源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池回收的问题。有一个企业云度提出来三年回购,为什么?三年以后的电池开始衰减,北汽新能源提出一个租赁方案,这个电池可以不断更新,这个问题必须得考虑,特别是新造车势力,电池的回收利用要企业来负责。还有梯次利用,现在说储能,储能还是贵,三年以后的锂电池还嫌贵,这个怎么解决?这是很大的问题。
现在不同的用户使用方式不同,如果每天只是上下班,应该说给他100公里左右差不多,回来充电。有的行驶里程比较长,这时候就要混动。大多数里程应该是不长的,这种纯电驱动仍然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