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吴晓波频道推送了一篇题为《你看,我真的不明白新能源汽车是门什么生意》的文章,作者巴九灵用详实的数据和不容置疑的现实,通过完全看不懂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奇迹与奇怪”、令人费解的补贴政策的“潮水与闸门”、不想埋怨但不得不埋怨的新能源车企的“利润和积分”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电力来源等内容,表示了自己对新能源汽车的不明白。
其实,对于以上内容,我个人也是有些看不懂的,虽然也曾与个别新能源车企打过不大不小的交道,然而看到的却是,不知所谓的自我感觉良好,以及看不懂他们究竟要准备干点什么?
事实上,随着发展新能源汽车被列入到国家战略,以及多个汽车大国提出了停售燃油车的最后时限。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从中分一杯羹,以至于,现在的很多宣称要造新能源车的企业,听都没听过,可能在很多企业看来,只要资金充足,就可以造新能源车,就可以藉此赶上政策红利。
然而,事实究竟如何,想必当前很多新造车势力的遭遇,已经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说白了,造车不比开理发店,人家开理发店还得选址、请师傅、进原料,你一个准备造车的企业,仅凭PPT就想圈钱?
当然,面对着不可多得的政策红利,很多人都会丧失基本的理智,又或者他们其实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不然,那么多新造车势力如雨后春笋,但真正实现量产的却屈指可数,有的甚至于,整天对外宣传的无非就是挖了某个行业资深人士,又或者完成了一笔挺大额度的融资,至于造车进展,却从来都是只字不提,当然,也有可能不是不愿意提,而是没得提。
抛开这些以造车为幌子却有着不可说的意图的企业,对于真正愿意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企业而言,基础充电设施建设,则是横亘面前的一大难题。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电动车电量耗尽,最近的充电桩在1公里之外。”这不是段子,而是很多电动车车主的真实写照。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为172.9万辆,而全国累计公共充电桩仅为21.4万个,就不得而知的维护情况,这其中有多少可以使用,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虽然近年来,多家新能源车企都对外宣传已经在努力承担基础充电设施建设的任务,但受制于市场竞争等原因,进展并不理想,或许这个问题一时半会并不好解决。
现在看来,如果不对新能源车企进行一轮残酷的淘汰,就目前的发展情况,压根不具备跟传统燃油车抗衡的实力,更别提“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