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首届高端论坛上,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孙逢春指出,电池应用的核心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包括如何控制动力电池的阈值、解决低温充电、电池箱安全等问题。
在电动车的开发和运用方面,孙逢春有20余年的经验积累,他表示,从技术层面上讲,电动汽车分为三大系统:一是车;二是充电基础设施;三是电网。而电动汽车需要突破的四大瓶颈即:电控、电机、电池和充电。研究电动汽车的电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电池材料和单体电池产品开发,即研究电池本身的问题;二是对电池组的管理,即电池成组应用问题。
在电池的使用方面,电池供应商希望充电充到93%,用电用到剩下30%就停用,而用户希望充电能充到100%,用电用到仅剩5%再停用。孙逢春表示,通过实验证明,电池的充电存在“马尾效应”,即充放电有个末端阀值,如果能够很好地控制末端的阈值,使之不发散,则能保证电池的一致性和寿命。他认为,目前用电剩下30%就停用利用值较低,达到剩下10%停用较为合理。
孙逢春指出,高寒环境问题也是对电池技术的一个挑战。实验证明,220V的电池在零下25度的环境下,充电只能充40%左右,充满后放电也仅放40%左右。所以说,低温环境下电池的充放电是个大问题。因此,在电池系统中,如何控制好充电的温度非常重要。
最后,孙逢春指出,电池箱的安全问题也是重中之重。电池箱的安全包括结构安全、漏电或者着火后的安全以及受碰撞后的安全等问题,这些关键的技术问题都亟待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