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告别"以量制胜" 增值服务成竞逐焦点

2022-08-04      780 次浏览

充电桩告别“以量制胜”


“截至4月底,北京累计建成约12.7万个充电桩。其中社会公用领域建成约2000处、2万个。”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加油汽电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北京已经形成了三环范围内服务半径2公里、四环范围内服务半径2公里、五环范围内服务半径3公里和六环范围内平均服务半径5公里的公用充电网络,社会公用充电桩与个人电动汽车的比约为1:6。


而具体到市场格局的划分,上述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北京至少70%的公共充电桩都掌握在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普天新能源、北汽特来电、星星充电4家企业手中。“截至去年底,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在北京共拥有7200个公共充电桩,占据了全市35%的市场份额。”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


而目前,普天新能源在北京约有2000个公共充电桩,年充电量在1000万度左右;星星充电则已经在北京累计投运了3300个公共充电桩,分布在180个场地中,覆盖北京所有区。此外,北汽特来电(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运营部副总监杨明华介绍,现阶段,北汽特来电在北京共建设了5000多个充电桩。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上述4家企业介绍,目前它们在京投建的公共充电桩,分布颇为“相似”,有企业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由于朝阳、海淀、丰台、东城和西城区等几个城区有大部分面积都在五环内,而且这些区域人流、车流量集中,写字楼、商业综合体等公共设施密布,对于公共充电桩需求旺盛,所以也成为了各家企业的布局重点。不过,这4家企业中也有不止一家将现阶段及未来的投建重心放到了通州、顺义等潜在需求“可观”的区域。还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北京的公共充电桩确实存在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分布密度相差较大的情况,而平均服务半径相对较小的也基本都是各家企业侧重投放的区,“北京核心区比如王府井东方广场附近甚至出现了一处公共充电站点同时存在4-5家企业投放充电桩的情况”。


然而,在多家企业负责人看来,目前,北京公共充电桩建设速度已与前几年出现了较大变化,各家企业都不再盲目地追求数量、占场地,而是开始有意识地收缩新增规模,强化新建桩的市场针对性。市城管委加油汽电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北京市场上主要的充电桩运营企业大多是2014-2015年入局的,因此,在2014-2016年上半年,这些企业普遍在京大量建设充电桩,每年全市新增桩数能达到7000-8000个,而去年,这一数字几近减半,北京全年新建公共充电桩为3037个。


“初期,确实有部分充电桩在建设时缺少规划,造成了建后使用率相对较低的情况。”星星充电运营总监唐晓猛介绍,“星星在进入北京市场初期,将私家新能源车定为主要服务对象,然而,在后期调研中我们发现,人们在驾驶私家新能源车出行时,一般不会选择单程超过100公里的路线,然而,我们最初却在一些距离市中心100公里以上的位置建设了公共充电桩,造成这些区域的桩闲置率相对较高”。


低使用率背后的盈利困局


在采访中,各家充电桩企业都明确表示,目前在北京,公共充电桩使用率不高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也正因如此,不少企业都必须面临近期难以盈利的局面。


有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现在企业购买一个交流充电桩需要数千元,安装工程费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元,如果是直流充电桩,成本则在6万元/个以上。有知情人士直言,目前北京有部分已经实现盈利的充电桩企业,基本都不是单纯提供充电桩运营服务,其中有的是在企业内部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依靠其他环节弥补这部分的亏损,“比如,有些充电桩企业还覆盖了充电桩生产环节,还有的会为4S店提供增值服务等”。


有专家介绍,2016年,国内部分主流运营商的充电量大约在2亿度,充电服务费算0.8元/度,一年的充电服务费收入也仅有1亿多元,但这些运营商的投入却超过了数十亿元。“例如国家电网在2016年的总投入高达60多亿元,显而易见它们是不可能盈利的。”而据普天新能源总经理助理谢磊介绍,目前,普天在北京的充电桩使用率比较高的能达到30%-40%,比较低的仅有个位数,平均在16%左右。有业内人士透露,据测算,每个充电桩每天至少充满8小时,才能基本实现盈亏平衡。换言之,如果每个充电桩平均使用率都能达到30%-40%,企业3-4年左右能收回投入成本。


“就普天而言,每个桩的建设成本根据功率不同差异较大,基本在2万-10万元/桩,使用寿命根据室内外、是否有遮挡有所区别,平均在5-8年左右。而维护成本包括定期巡检团队的人力成本、故障维修等,每年约为数千元/桩。”谢磊介绍。


北京商报记者由此计算发现,以一个45千瓦充电桩为例,一辆车每小时充电量在24-25度,充电桩企业能获得的服务费为0.8元/度,因此,按照企业所述,每个桩每天只有为运营商“赚”到160元左右的服务费,企业才能顺利回本。“目前北京单纯做充电桩运营服务的企业几乎无一‘幸免’都是亏损的,基本都需要依靠补贴‘维生’,即使每个充电桩企业能获得0.8元/度的服务费收入,但其中充电桩企业还需要承担电损,包括有时进行一些促销活动,折合后,企业真正能获得只有0.5-0.6元/度”,有企业负责人表示。


唐晓猛则表示,目前,充电桩企业的收入主要为收取服务费、获得政府补贴,以及通过参与政府课题获得一定补助。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北京已累计向充电桩企业发放相关奖补资金近亿元。有充电桩运营商直言,如今北京的充电桩市场竞争相对激烈,营运车辆如出租车等固定客户相对有限,大多数企业仍然要以私家车为主要服务对象,因此目前充电桩运营企业普遍都没有实现盈利。在这种情况下,补贴就占据了企业收入中较大的一部分,有时能达到年收入的一半左右。


增值服务成竞逐焦点


为应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污染,去年3月,环保部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并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北京市新增出租车应全部更换为电动车,其他城市积极推进出租车更换为电动车或新能源车”。这对于尚处在亏损状态的充电桩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则喜讯。而唐晓猛也表示,随着北京电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营运车辆转为电动车,预计未来公共充电桩的利用率有望突破30%。


而随着营运车辆加入电动车大军,公共充电桩的“补电”属性将被进一步强化,快充桩的需求将大大提升。有专家直言,这对于尚未回本的充电桩企业来说,无疑又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成本投入。“大功率直流快充肯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企业也会根据场景需要,保留一定数量的慢充桩。商场、高速路适合快充,而小区无疑更适合慢充。”唐晓猛分析,未来将重点针对改造条件较好的慢充桩开展改造,而对于需要重新铺设电缆、改造难度较大的慢充桩,将谨慎决定是否需要改造,因为以目前情况来看,改造成本对充电桩企业来讲依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补贴依赖症”都是难以持续的生存方式。对此,唐晓猛表示,未来充电桩企业将展开更为激烈的市场化竞争,通过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更多客户。“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充电桩企业首要做的就是满足用户能够顺利充电的基本需求,因为燃油车占位、充电桩被人为损坏等因素,现在这一基本需求尚未完全做好。而放眼未来,各式增值服务或成充电桩企业吸引用户的一大法宝。比如,充电桩干净卫生,周边建有休息室并提供饮品等,必然会吸引更多用户前去充电。”此外,星星充电还可能会依靠充电大数据去开发拓展一些增值业务。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业内都比较关注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大家都倾向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实现更多的产品功能,引入多元化服务方式,例如充电站可提供免费停车的优惠活动,用户所使用的充电App可以提供购物、医疗等更多的服务功能。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