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一直是阻碍动力锂电池产业链循环健康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亟需终结以往简单粗暴的回收利用状态,建立一套完整规范化的行业标准体系,从而推动整个动力锂电池产业链健康有效的发展。
八月四日,动力锂电池三项新国标的公布,给整个动力锂电池行业带来了一场大地震。
动力锂电池新标的信息内容为:
【标准名称】《GB/T34013-2017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GB/T34014-2017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GB/T34015-2017车用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三项动力锂电池标准。
【起草单位】中汽研、中汽协、比亚迪、北汽、长安、一汽、宁德、天津力神、合肥高轩等
【公布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公布时间】2017年八月四日
【实行时间】2018年二月一日
是的,工信部这次下了死命令,动力锂电池的不同使用阶段,从设计到回收利用的全过程都要有据可依、有准可行。
其中,动力锂电池规格尺寸标准统一有关整个行业有何影响,我们在八月11号公布的《动力锂电池规格尺寸标准统一公司生存竞争加剧》一文中已经做过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动力锂电池三项新标的公布并不是横空出世,而是早已有迹可循。因为新能源领域政策的制定首先要征求意见稿,然后修订公布及实行,最终才贯标强制实行。如此清晰的过程、如此强烈的信号,但是仍有不少公司后知后觉,临近期限才仓促恶补调整。
幸而本次电池新标的正式实行时间还有半年,相信诸多公司已经接收到了明确的信号,谁能在新标准下掌握新一轮发展先机,就能占据更大的市场空间。
公司加码布局电池回收
截至目前,不少公司涉足动力锂电池回收:除深圳格林美、赣锋锂业等成立专业动力锂电池回收公司外,包括比亚迪、沃特玛、国轩高科、CATL、中航锂电、比克等在内的动力锂电池公司,已均在动力锂电池回收领域展开了积极的市场布局。八月份,两家公司通过收购及增资方式加码布局动力锂电池回收业。
一是南都电源拟19.6亿收购华铂科技49%股权。
工信部已经下了死命令,动力锂电池行业大变局
南都电源八月七日公布通告称,拟通过向朱保义以非公开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其持有华铂科技49%的股权,并向不超过5名(含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我们了解到,本次交易完成后,南都电源将直接持有华铂科技100%股权。
资料显示,华铂科技是全球范围内铅回收龙头公司之一,公司主营再生粗铅、精铅、合金铅、电解铅、氧化铅加工等,盈利能力较强。
南都电源本身是通信电源行业的代表公司之一,产业布局涵盖通信、动力、储能、再生铅四大产业,此次加码动力锂电池回收业,有利于公司在锂电池相关回收技术成熟后快速分享市场红利。
二是厦门钨业7800万增资并控股赣州豪鹏。
工信部已经下了死命令,动力锂电池行业大变局
八月十日,厦门钨业公布消息,拟以货币出资的方式向赣州豪鹏增资7884.87万元。增资后,公司持有赣州豪鹏47%股权,为其第一大股东。
厦门钨业在八月十一日公布了17年中报,上半年同比利润大幅上升,实现合并营业收入61.81亿元,同比上升76.62%,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3亿元,同比上升562.12%;二季度单季归属公司净利润为3.2亿元,环比上升约146%。
本次增资,厦门钨业可谓是目光精准,抢占先机,瞄准了未来动力锂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这一巨大的市场,通过增资赣州豪鹏之一专业从事二次电池再生资源回收及加工利用的新型环保高新技术公司,积极推动厦门钨业和赣州豪鹏协同合作,形成"材料—电池—新能源整车制造—动力锂电池回收"闭路循环合作生态链。
国内公司在电池回收领域的加码布局,一方面是锂电池回收巨大的市场诱惑,另一方面则是电池产业链公司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编码规则便于电池回收利用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万辆,领跑全球,然我们必须清楚地预见:未来3-5年,将迎来大量动力锂电池退役的严峻事实。
相关机构统计显示,2020年前后,我国动力锂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17万吨。根据新能源车电池5-8年的报废年限,到2020年将迎来动力锂电池回收的爆发期。
而业内也预计,从废旧动力锂电池中回收钴、镍、锰、锂、铁和铝等金属所创造的回收市场规模在2018年将超过53亿元,2020年将超过100亿元,2023年废旧动力锂电池市场将达250亿元。
可见,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隐藏着巨大的商机,但大量电池报废、环境污染的隐忧同样将大规模爆发,整个新能源行业必须走在爆发的前列。
因而动力锂电池的编码规则行业回收利用、余能检测标准的公布意义重大:
1、编码规则便于建立回收利用的可追溯体系
动力锂电池编码规则规定了动力锂电池编码基本原则、编码对象、代码结构和数据载体。
电池有了编码之后,首先是所有的数据信息就可以一一对应起来,有源可追,为回收利用体系的建立供应数据支持,甚至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形成很多其他的商业价值,或是演化出新的商业模式。
但是,数据的出现、存储和转移等方面的问题还要业内人士共同研究出一套合适的标准或模式出来。
其次,提升资源利用率,并能有效降低污染,利于环境保护。国内当前的电池回收主体不够广泛明确,以动力锂电池生产公司或新能源车企为主体的回收体系还没有出现。而且当前废旧动力锂电池大多流入了缺乏资质的翻新小作坊,这些小作坊技术都非常落后,处理方式也非常简单,相应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很严重。
目前国家动力锂电池标准也已制定,公司也在布局电池回收,标准有了、行动有了,但是以何种实行性强的措施和技术来保障目标能够实现仍是要新能源领域集思广益的问题。
同时要谨防编码制度反为人利用,以此谋取不当利益。
2、余能检测为回收利用供应数据支持
余能检测标准则规范了动力锂电池外观检查、信息采集、电压判别、充放电电流确定、余能测试等检测流程,为车用动力锂电池的余能检测供应评价依据,不仅有助于提高废旧动力锂电池余能检测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同时也为动力锂电池回收再利用供应了数据支持。
首先电池是一个能量系统,从最初的能量密度开始,其剩余电量、剩余寿命和剩余价值等数据是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假如按照以往"散、乱、差"的回收方式,可能会造成部分电池的能量被浪费,而且回收后的电池还有一定能量,假如不合理地拆解,还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动力锂电池余能检测标准统一以后,首先可以通过检测方法检测动力锂电池剩余容量,决定电池是否还有剩余利用价值;其次再根据其剩余价值对电池进行界定和估算,划分回收的电池是进行二次利用,还是拆解回收;最后,也为从事新能源汽车和动力锂电池生产的重要厂商供应了动力锂电池回收的评估认证标准和筛选依据,另外,各级政府进行监管也有了基本的参考准则。
可以预见,2020年将迎来动力锂电池退役潮,在动力锂电池三项新标的的规范引导下,不仅电池生产标准统一,新能源车企和动力锂电池厂商可以做到互换互通,而且以往简单粗暴的回收利用状态有望被终结,更加安全可靠、规范科学的电池回收操作方式将取而代之。基于此情况,动力锂电池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大变局,动力锂电池整个产业链的循环健康发展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