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换电模式看电动汽车的未来

2022-07-28      653 次浏览

我国储能讯:换电模式在当下是"鸡肋",但在未来或成趋势。那么,电动汽车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


日前外网的一则消息,让人对电动汽车的竞争力再生忧虑。因丹麦正在实行的逐步淘汰电动汽车税收减免政策,今年第一季度,丹麦的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销量同比下降60.5%。


和我国相比,丹麦应该是最利于推广电动汽车的市场。首先,丹麦是世界上风力发电最发达的国家,是能源出口大国,我国的电力重要是火力发电,无论是从能源还是环境的角度,丹麦推广电动汽车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次,丹麦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贫富差距极小,国民拥有极高的素质和生活水平,人均GDP高达59191美元,他们有关电动汽车的价格承受能力理应更强。


现实却并非如想象中美好,受丹麦逐步取消电动汽车税收减免政策影响,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销量跌幅高达60.5%。在欧盟成员国中,仅有丹麦一国电动汽车销量下降。


事实告诉我们,即便是丹麦这样发达富裕、不缺电力的国家,没有了补贴,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意愿非常低。


丹麦尚且如此,我国电动汽车的未来会怎么样呢?如今补贴已经大幅退坡,等到补贴结束后,电动汽车如何形成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换电模式或许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


换电模式并不是一个新鲜玩意儿,早在2010年,对电动汽车应该选择充电还是换电模式一直存在争议。中间历经各种尝试,发现换电模式的弊病比充电模式更多,比如换电站的成本远胜充电桩,早期的动力标准不一,安全性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更换起来非常麻烦等问题,在2012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明确表示不支持"换电为主"的电动汽车发展模式。


即便如此,换电概念依然被车企惦记。北汽新能源的换电站去年已经开始尝试运营,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包括蔚来、奇点汽车在内的造车新入者,都表示会在旗下量产产品中搭载换电技术,蔚来位于武汉的换电相关研发项目已开始启动。换电模式的概念又开始卷土重来了。


为何换电模式一直让车企放不下呢?目前的观点都集中在换电模式用时短,夜间峰谷时段进行集中充电,成本低等痛点上。但换电模式的优势不在当下,更趋向于未来,换电模式在未来会更加容易实现,也更符合未来趋势。


换电模式更符合换车周期。目前我国人平均换车周期是四年半,但主流电动汽车品牌的动力锂电池,一般质保期为8年15万公里。2015的北京市经信委公布《示范应用新能源客车生产公司及产品备案管理细则》中,明确要求对动力锂电池要求这类核心零部件的质保期为8年12万公里。


两年前对动力锂电池的质保期要求就达到了8年,随着资本的大量涌入,动力锂电池行业的技术更新也越快,动力锂电池的寿命只会越来越长。


电动汽车随着技术的发展,也会越来越智能化,车企也在从制造型公司向科技型、服务型公司转型。未来的电动汽车比拼的是科技,想象一下,10年以后,你还会为TSLA上面的中控屏而激动吗,短短几年时间,中控大屏就慢慢普及到价格亲民的买菜车上面。在未来,拥有一辆超过10年的电动汽车毫无意义。


当你准备处理电动汽车的时候,又会面对电动汽车大幅贬值的问题,因为电动汽车的最昂贵的部件就是电池了,电池的折旧和回收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电动汽车的一个显著优点是使用成本低。算上一笔账,你买了一辆电动汽车,即便在使用的过程中,每年可以节省几千元油费,但每年的电池折旧费远胜油费。


去二手车市场走访或者网站查询,很轻松地可以发现,电动汽车的贬值率太高了。而换电模式更像是租赁电池使用,消费者不用为动力锂电池买单,无疑可以规避这些问题。成本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假如电池不用消费者买单了,电动汽车的成本可以骤降。


换电模式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灵活。消费者在选择电动汽车的时候,会综合比较分析电池的安全性、车辆的续航里程等问题,厂商也会考虑这些问题,然后去选择动力锂电池供应商,或者选择电池的技术路线。


假如大面积推广换电模式,在动力锂电池的外部物理尺寸,连接标准,电流电压输出和安装标准等方面获得统一,对消费者来说,不用再纠结续航里程,只要花不同的价格租赁不同容量的电池即可;电池的安全性检测问题也留给换电站去操心。


对汽车厂商而言,不必再为电池技术路线烦恼。在外部尺寸不变的前提,在电池内部,可采用各种技术路线的电池,内胆可以是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燃料动力锂电池……只要电压电流输出符合标准,内部甚至可以是微核反应堆。


这样看来,换电模式也符合《看看昨天的计算机,想想明天的电动汽车》一文中所说,未来我们梦想中的电动汽车,就像一台电脑,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组装。这或许就是为何车企一直对换电模式心心念念的原因所在了,换电模式在当下是"鸡肋",但在未来或成趋势。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