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车企提出禁售燃油车计划已不是稀罕事。但在这些“禁燃”计划中,有多少企业是基于产业发展需要,又有多少是企业无奈之举同样值得思考。
在长安、吉利、北汽提出“禁燃”计划后,近日,海马也提出了“禁燃”时间表。对海马来说,“禁燃”进而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除了跟随产业发展潮流外,可能还有自我救赎的意味。与海马的选择一样,力帆也在逐步淡出燃油车行列,向新能源汽车全面发力。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或者说边缘企业都在试图抓住新能源汽车这一救命稻草。不过,在传统燃油车市场掀不起波澜的边缘车企能借新能源汽车实现自我救赎吗?
放弃燃油车
日前,海马汽车公开表示2025年全面“禁燃”。具体计划为:首先,两年内推出3个平台4个系列车型,所有车型都会推出油电混合动力版本;其次,2020年后,推出新能源模块化平台,包含SUV以及轿车产品;之后,2019年,海马旗下产品将全面应用混动技术;2020年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将达到30%;2025年将全面淘汰燃油车。
尽管海马方面并没有回应其“禁燃”是否与其在燃油车方面的“败走”有关,但各种猜测却不绝于耳。不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却对海马的选择表示理解,他说,是否“禁燃”是企业的战略选择,企业会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和未来发展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外界不应贸然判断。
此前,力帆也宣布将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全面发力,逐步放弃燃油车。不过,与长安、吉利、北汽的“禁燃”计划不同,海马、力帆的“禁燃”让人感觉到了几丝无奈的味道。近些年来,海马显然已逐步沦为边缘企业,不但销量不高,还连年亏损。数据显示,2017年,海马亏损9.94亿元。近10亿元的巨额亏损,相当于亏掉了其过去5年的全部净利润(2010~2016年海马汽车的净利润分别为3.76亿元、3.35亿元、1.64亿元、2.98亿元、2.13亿元、1.62亿元和2.3亿元)。
“海马与马自达分手后也曾经有过不错的发展,还曾出现过年销10万辆的成绩,但是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其产品、研发、服务等能力表现得不是很好,未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影响力自然也就下来了。”汽车行业分析师颜景辉说。
同样的,力帆也在传统燃油车领域遭遇了“滑铁卢”,逐渐沦为边缘车企。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力帆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2.61%、76.74%和75.72%,而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约为56%。资产负债率高企背后是力帆汽车销量的连年下滑。力帆汽车的乘用车销量已经从2015年的148197辆下滑至2017年的132794辆,年均复合下降率达5.3%,而行业的年增长率为8%。今年上半年,力帆传统燃油车销量仅为55435辆,虽然较去年同期实现了1.07%的增长,但这个数字距离主力阵营显然相差太远。
“禁燃”是无奈之举?
业内之所以对边缘车企“禁燃”多有猜测,根本原因还在于其燃油车体量太小,技术落后。海马和力帆在传统车领域的表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燃油车方面,多年来,海马都未能成功开发出新的平台,而是一直沿用老平台,缺乏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新车型的开发,自2016年海马S5销量攀升至10万辆之后,海马就没有推出新车型,而且在宣传上仍沿袭其性价比的一贯主张,几乎没有亮点。在这个“看脸”的新消费时代,海马的车型设计也少有变化,难以引起消费者关注。更为关键的是,近年来,海马的投诉从未停止,从制动系统、底盘、发动机这样的核心零部件到车身锈蚀、漏水等,几乎遍布汽车全身,而且其售后服务也在走下坡路。如此种种造成海马燃油车销量连连下滑。
再看力帆,其集团本身也是各种业务加身,并未专心做汽车。房地产、摩托车、赛车、足球、金融证券等遍布各行业,而且相比汽车行业,力帆集团从房地产、摩托车和金融市场得到了更高的收益。利益面前,企业不重视盈利能力较弱的业务板块也并不难理解。
汽车没有作为主业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力帆传统汽车日益萎靡,自A0级车型销量开始缩水后,其缺乏爆款产品支撑,尽管也推出两款SUV车型,但其产品在设计、装配工艺、消费体验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
在自主车企集体向上的当下,力帆和海马渐行渐远。颜景辉表示,企业发展需要注重产品力、服务力、品牌力、影响力等几个方面的能力,而销量是衡量这些的根本。没有销量保障企业自然会被边缘化,于是,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便顺理成章,尽管有些无奈。
靠新能源车自救?
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力帆和海马新的发展路径。不过,在燃油车领域难见起色的边缘车企,是否能借新能源汽车实现自我救赎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从目前来看,力帆和海马的新能源汽车并没有表现出太强的竞争力。从进程上看,力帆和海马介入新能源汽车领域都不算晚,力帆甚至和荣威一起拿到了上海的第一批新能源汽车专属牌照,然而随后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力帆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801辆,同比增长270.83%;今年上半年销量达到3195辆,同比增长96.74%。增速虽然不低,但这样的销量数据,相较同期起步的比亚迪、北汽等主力阵营车企而言还相距甚远。而且,力帆新能源汽车在车型上并没有太多亮点,产品缺乏竞争力仍然是困扰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阻力。此外,其一直力推的换电模式未来发展前景也不明朗。
除了产品竞争力不强、换电模式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外,力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有资金压力。7月24日,力帆实业(集团股份)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已于7月23日将占公司总股本4.74%的股份质押给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过去的两年间,力帆控股已经先后20多次质押股权,份额一度飙升至90%。而其今年5月6日发布的定增预案拟募集24.8亿元资金不仅用于新能源汽车项目,也将用于偿还债务。大张旗鼓的新能源汽车战略背后,力帆的资金似乎并不充足,能否支撑其实现新能源汽车梦想尚未可知。
海马在发展新能源汽车道路上也不顺利。虽然在海南、郑州等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海马新能源汽车早就开始了示范运营,尤其是在海南,早在2013、2014年,其新能源出租车就已经上路运营,堪称最早开始示范运营的新能源汽车。但“早上路”的海马并没有因此积累太多的优势。备受关注的是,海马新能源汽车在郑州还被指为拼装车无法上牌。按照海马的规划,其将在2020年后,推出热效率高达40%的1.6T发动机。以其现在展现出的技术实力看,这似乎还仅仅是规划,究竟能否在2025年全面“禁燃”尚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不过,许海东表示,对于海马而言,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极大的地缘优势。“海南已经明确了‘禁燃’计划,海马作为当地企业完全有可能借此更进一步。”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地方市场非常重要,虽然取得区域性优势的企业不一定能突围而出,但是占领了地方市场,生存或许不是太大问题。
对于边缘车企集中精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做法,许海东表示,车企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当前形势下未尝不是一种明智之举,毕竟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领域更容易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