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国内二三梯队动力锂电池公司深陷资金、账期等多重压力之下彳亍前行之际,全球第一梯队的公司已经开始谋划新一轮的产量扩张。
本周,多家锂电设备上市公司先后公布通告,称收到来自CATL的设备采购订单,这意味着,CATL的新一轮产量扩张正在加速推进。(戳此查看《动力锂电池巨头新一轮扩产开启国产设备龙头显著受益》)
高工锂电获悉,CATL此次招标,重要是为了IPO募投项目中"湖西锂离子动力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的落地。招股书披露,该项目达产后,CATL将新增产量24GWh。
七月,CATL先后和华晨宝马、广汽集团、江铃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或合资成立公司,并宣布在德国设厂;五月,CATL拿下雷诺-日产轩逸EV订单,并携手本田(Honda)共同开发用于纯电动汽车主力车型的新型电池;四月,CATL分别和捷豹路虎、拜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和戴姆勒集团签订合同,拟为其EQ国产品牌配套。
高密度的客户推进背后,产量已经成为CATL发展的瓶颈,其在招股说明书中就表示,随着客户新能源汽车产量不断扩大以及不断开拓新的客户,目前的生产量力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产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同样在加快产量扩张的还有比亚迪。八月二十三日,在重庆智博会期间,比亚迪和重庆璧山区政府就动力锂电池年产20GWh产业项目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据悉,项目总投资人民币100亿元,重要包括动力锂电池电芯、模组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等核心产品制造。(戳此查看)
比亚迪副总裁、电池事业群CEO何龙向高工锂电证实,此次签约项目并非和长安合资项目,是比亚迪自身独立的项目规划,将成为比亚迪核心零部件在西南地区的重要基地。
显而易见的是,重庆璧山项目是比亚迪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在全国多区域布局的重要一步。目前,比亚迪动力锂电池有三个厂,深圳宝龙厂和惠州坑梓厂产量合计16GWh,青海西宁厂今年六月底投产,计划产量24GWh。此外,高工锂电获悉,比亚迪还在规划在西安设厂。预计到2020年,其规划动力锂电池产量将达到60GWh。
产量扩张的背后,是比亚迪动力锂电池业务的大步快跑,在乘用车领域,除了和长安成立合资公司,比亚迪还在同步和国内国外主流车企对接。
参和新一轮产量扩张竞赛的,还有日韩电池公司,包括LG、SK、三星、丰田、村田等公司都于近期宣布其新的产量布局规划。
就在本周,据韩联社报道,韩国SK集团旗下能源公司——SK创新公司将在我国江苏常州金坛开发区建立动力锂电池厂,预计年产量达7.5GWh。(戳此查看)
目前SKI是现代、起亚、戴姆勒车企的主力动力锂电池供应商。除常州厂外,SKI还计划将其位于韩国忠清南道的瑞山市电池厂的产量扩大至4.7GWh,将匈牙利科马隆电池厂的产量扩大至7.5GWh。根据SKI的能源战略计划,至2022年,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建立起一个年产量20GWh的动力锂电池生产体系。
一个月之前,LG化学在华的新一轮产量布局刚刚落地,七月十七日,LG化学电池项目签约落户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该项目总投资20亿美元,计划于今年十月开工建设,2019年十月开始实现量产,2023年实现全面达产。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动力锂电池32GWh。
SK、LG等国际动力锂电池公司布局新一轮产量的大背景是,2018年开始,合资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推进"箭在弦上"。
经过前几年的布局和探索之后,跨国车企开始通过在华合资公司推出本土化的新能源车型。粗略统计,今明两年之间,包括东风日产、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北京现代、广汽本田、东风本田、神龙多家合资车企将推出多款新能源国产车。
六月二十日,东风日产首款纯电动汽车型——轩逸纯电动版开启预售,补贴后预售价为16.6万元。八月,北京现代推出索纳塔插电混动版,三款车型售价为22.28-25.68万元。另据媒体报道,韩系车另一主力东风悦达起亚今年八月也将推出首款插电混合动力车型起亚K5PHEV。
上汽大众将在今年年底推出朗逸纯电车型,上汽通用在今年北京车展期间正式亮相了插电混动式VELITE6以及纯电动SUV车型Enspire。此外,广汽本田旗下首款纯电动SUV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同门兄弟"东风本田将于2019年推出首款纯电动SUV。
合资车企真刀真枪的入局,自然也就让配套的韩国动力锂电池公司开始做好"割韭菜"的打算。这是其新一轮产量扩张的核心逻辑。
相有关此前多轮我国市场的产量扩张,这一轮更多集中在国际一线梯队之中,明显过滤掉了很多虚假和泡沫,大趋势是,在我国市场上,一线动力锂电池公司的竞争将在2019年开始日趋激烈,这其中,产量就是竞争中的核心要素。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这轮扩张给上游配套公司带来的机会也更真实,但有关公司的门槛要求,也会明显更高,和此同时,考虑到我国市场的激烈竞争,韩国公司的供应链本土化应该会加快推进,这给我国锂电产业链公司公司进入国际化舞台供应了更大的机会。
而有关想加入其中的二三线国内电池公司而言,市场的全球化之门开启意味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但同样也有机会,例如,国内电池公司和韩国同行的合作就在变的更为开放,SK以投资和技术支持的形式和位于广东的一家电池上市公司合作就是一种新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