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英英/吴可仲/武汉报道
十一月中旬,湖北武汉依然暖阳高照,但武汉雄韬氢雄燃料动力锂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氢雄")的门口却是另一番光景。
作为雄韬股份(002733.SZ)布局氢能业务的重要一环,武汉氢雄目前仅几条生产线。《我国经营报》记者调查采访期间,该公司门口看上去略显冷清。
一年多以前,在武汉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建议总体方法专家咨询会上,雄韬股份董事长张华农便表露决心,"氢燃料动力锂电池是电池类的最终产品,锂电池将逐渐被氢电池取代,就像铅酸电池被锂电池取代相同。武汉没能赶上锂电池汽车这一波潮流,已没有必要再做追随者,而应该提前布局氢能源,做领先者。"
作为曾经的老牌铅酸蓄电池公司,雄韬股份错失动力锂电池爆发良机,近两年正加速布局氢能。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可能有点"不务正业",但同样是一次赶超机会。
"失锂客"转型
雄韬股份是国内最早从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研发和生产的公司之一。随着锂电池取代铅酸电池的时代洪流涌来,雄韬股份的市场空间也遭到挑战。
有关锂电池,实际上张华农的布局并不算晚。天眼查显示,雄韬股份子公司——深圳市雄韬锂电有限公司于2003年注册,重要业务为开发、生产、销售锂电池及相关材料和零部件。
不过记者也发现,雄韬股份锂电池业务布局虽早,但是总体发展速度较慢,占据总营收份额较小,对公司业绩上升较为有限。雄韬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显示,2013年雄韬锂电实现营业收入3644.99万元,净利润-501.88万元。而2014~2017年,公司锂电池营业收入比重仅维持在3%~7%之间。
"原本铅酸电池公司都有锂电厂,重要用来配合做通信储能等业务,但是锂电池在这个体系里并不赚钱,对锂电池布局重视度不够。"我国化学和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锂电池应用分会标准化工作组/行业研究部主任周波认为。记者也注意到,公司在2015年财报里提到,锂电池短时间内不具备撼动铅酸蓄电池的主导地位,铅酸蓄电池未来上升空间仍较大。
而实际上,2014~2015年,我国政策和市场环境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37.9万辆,同比上升3.5倍,而受此影响,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快速走强,公司业绩剧增,不少公司还纷纷扩产。
2016年以来,叠加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上游原材料涨价和下游整车厂压价等多重因素,动力锂电池行业越来越向头部公司集中,并形成了以比亚迪和CATL为代表的两超竞争格局。"相比之下,雄韬股份锂电板块技术和规模竞争力并不占优势。"周波坦言。
当然,雄韬股份的日子不好过,并不仅仅因为锂电池市场的冲击。
"除了近两年国内铅酸蓄电池在诸多领域面对锂电池的挤压,2016年国家征收消费税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都压薄了原本偏低的利润。此外,国外也在经历锂电替代的一个过程,这些布局海外市场的公司也受到一定影响。"周波表示。
记者走访湖北雄韬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发现,该公司门口数辆物流车频繁出入。记者了解到,车上极板有发往越南、深圳、武汉等地,还有一些铅酸蓄电池发往易事特和科华恒盛等公司。不过,一位员工介绍,相比前两年,公司效益减弱了,目前员工由原来1000多人减到现在500~600人。"最近有了新订单,忙起来了。"
在周波看来,雄韬股份现在做得还不错,虽然错过了锂电,但布局燃料动力锂电池可以算是一次赶超的机会。
频繁变更募资用途
雄韬股份两次的转型逻辑,从公司三次融资路径上可窥见一二。
不过,记者发现,在前两次融资中,公司多个项目落地并不理想。其中,部分项目不仅亏损上亿元,而且有些多次变更募资用途(含部分变更),有些变更额占募资额约50%,项目进程也不断延期。
2014年十二月,雄韬股份首次公开发行3400万股在深交所上市,实际募集资金4.47亿元。其中,公司投资约3.9亿元新建湖北雄韬275万千伏安密封蓄电池极板组装线项目;投资2亿元用于年产250万KVAh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扩建项目。公司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的项目建设投产后,将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业绩水平的提高出现重大影响。
不过很快,第二年这笔募集资金用途便进行了变更。公司于2015年十二月将湖北雄韬275万千伏安密封蓄电池极板组装线项目的募集资金10868万元,投向越南雄韬年产120万KVAh蓄电池新建项目。而剩余募集资金14132万元继续执行原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2016年十一月三十日。
湖北雄韬275万千伏安密封蓄电池极板组装线项目并未达到计划进度。公司解释,国家2016年开始对行业征收4%的消费税,且湖北雄韬大力发展国内通信电池,目标市场以国外市场为主转为以国内市场为主,导致整体项目有所延后,预计整体项目延至2018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至于变更原因,雄韬股份表示,除了上述消费税原因,同时伴随近年来国内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提高,导致国内铅酸蓄电池制造的优势削弱。而越南公司在人才、成本和供应链上都具备优势,且在产量提升的同时订单仍无法满足,新增投资更为紧迫。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十月二十日,湖北雄韬275万千伏安密封蓄电池极板组装线项目再一次变更,即募资3200万元用于投资越南新建极板二厂投资项目。不过,记者注意到募投的越南新建极板二厂投资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竟延期两次,长达1年半时间。
而至于年产250万KVAh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扩建项目,记者注意到该项目于2015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截至2018年底项目就已全部停产,2016~2018年共计亏损超2亿元。公司解释,由于国家于2016年开始对铅酸电池行业征收4%的消费税,及深圳人工工资较大幅度上涨,公司于2016年开始将部分订单转移至湖北和越南公司。
当首次募集资金建设项目还是"半成品"时,雄韬股份又开启了第二次融资。
2015年十月,雄韬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9.35亿元,重要用于10亿瓦时动力锂电池新能源建设项目8.15亿元、燃料动力锂电池等项目研发中心及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开发项目1.2亿元。资金募集于2016年八月五日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项目又出现同样的问题:募资用途变更、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推迟。
比如,2018年八月十七日,雄韬股份通告称,将10亿瓦时动力锂电池新能源建设项目的建设期由2018年九月三十日延长到2020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和此同时,在这一通告里,燃料动力锂电池等项目研发中心及能源互联网云项目建设期也由2018年九月三十日延长至2020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不仅如此,2019年四月二十四日公司通告显示,同意将10亿瓦时动力锂电池新能源建设项目的募集资金40000万元,用于投资深圳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产业园项目。
公司称,近年来国内动力锂电池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产量结构化过剩加剧,结合自身场地规模、业务产品情况进行调整,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2年五月十四日。
2019年四月,雄韬股份再次迎来新一轮融资。这次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4.15亿元,分别用于武汉雄韬氢燃料动力锂电池发动机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5.23亿元、深圳雄韬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产业园项目3.8亿元、深圳雄韬氢燃料动力锂电池电堆研发项目92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4200万元。十月二十三日,该募资方法中的募资金额调整为不超过9.95亿元。
从融资脉络不难看出,雄韬股份正将布局重点转向氢燃料动力锂电池板块。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并不看好雄韬股份,称该公司有些"不务正业",铅酸、锂电没做好,又去搞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估计不会乐观。
豪赌未来
2016年,雄韬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鹏远自动化投资2500万元,持有氢璞创能21.74%股权,开始布局氢燃料动力锂电池。随后,雄韬股份在深圳、武汉、大同、上海、广州等地纷纷投资设立子公司,推进氢能产业规划和布局,并和东风汽车、中通客车等多家整车制造商及地方政府展开合作。
2018年,雄韬股份的燃料动力锂电池业务首次在公司营业收入中有所贡献。财报显示,当年公司燃料动力锂电池实现营收8362万元,营收占比2.83%。
和雄韬股份相似,亿华通也在布局氢能业务,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氢能业务的市场商业化程度已日渐成熟,有关公司的盈利也起到一个正向拉动用途。
不过,一位熟悉雄韬股份的人士透露,目前一些燃料动力锂电池公司并未实现盈利。"目前阶段,比较赚钱的是设备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等一些公司。"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雄韬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3.60亿元,同比下降14.1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0.84亿元,同比上升197.57%,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0.19%。从营业收入构成看,公司在UPS电源、通信、储能的蓄电池及锂电池业务均下降,同比降低15.4%、0.63%、16.62%和23.46%。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锂电是燃料动力锂电池的重要竞争对手,目前燃料动力锂电池的问题就在于没有一款应用(车)不可替代,也没有一款真正得到市场认可的产品(燃料动力锂电池车)出来。从目前大巴车和小轿车两个应用看,成本高,并没有那么好用,技术成熟度也不如锂电。"武汉理工大学一位参和雄韬股份项目的人士表示,即使比较火爆的丰田Mirai车型,实际上也并不理想,公司也不怎么赚钱。
该人士认为,目前市场上氢能燃料动力锂电池车基本都是依赖政府采购,没有了政府补贴,公司估计要垮掉一大片。
记者了解到,按照2019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要求,三个月过渡期结束后,政府将专门针对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制定补贴政策。目前业内都在等政策,做投资生产、研发和市场不敢有太大动作。
"目前加氢站基础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审批、管理不健全也限制了行业发展。"上述亿华通相关负责人还坦言,氢能能否发展起来,仍取决于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