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芯企业面临发展困境

2018-08-19      1231 次浏览

伴随着国家一系列锂电新能源政策的出台和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招商引资的乐观支持,近年来大量民间资本涌入锂电产业链的中游——锂电芯制造业,其中不乏有3、5个亿资金投资的大项目。各地电芯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产品大量进入市场,进一步搅乱了本不平静的锂电市场。然而,在这种貌似欣欣向荣的产业背后,却暴露出来企业产能过剩、产品毛利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锂离子电芯生产企业多达600余家,年生产能力达到150亿安时。而下游应用市场并不乐观,动力电池市场迟迟不能打开、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笔记本等电子产品市场萎缩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锂电芯市场,预计2013年市场实际吸收约为50亿安时,产能利用率接近33%,这意味着约100亿安时的产品变成库存,占用企业大量资金。造成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商错误地估计市场容纳能力,对锂电产业的发展前景过于乐观。以1860型圆柱电芯为例,近两年随着移动电源产品等小型储能电源的兴起,国内18650型电芯市场蓬勃发展,大量企业投资18650型圆柱市场,但由于设备落后、无技术底蕴等问题,产品品质得不到保证,市场竞争力差,产品只能流入中低端市场。

目前国内圆柱电芯中低端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产品大量积压,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另外产品毛利率低也是锂电行业面临的一个大难题,据统计,目前锂电芯毛利率总体低于25%,圆柱电芯市场更是低于20%,电芯价格持续下跌,虽然电芯的四大主要原材料价格也在下降,但其下降幅度远低于电芯。为应对日益下降的产品毛利率,企业只能靠提升产能来分摊制造和管理费用,维持企业利润。在电芯市场接近饱和的情况下,大幅提升产能将会使行业产能进一步过剩,带来恶性循环。

目前,行业内被三星SDI旗下的18650型圆柱电芯售价降至1美元的传言所充斥,如果传言变成现实,国内18650型圆柱电芯市场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技术上的差距和产品品质差距将会使得国内大部分电芯生产企业退出高端市场,而去转战二级市场、甚至是低端市场,这将会使得行业产能过剩加剧,毛利率进一步降低。资金雄厚的企业,可以通过增加技术投入,提升产品品质的方式与之进行竞争,对于一些缺少资金支持和技术投入的中小型企业,最终将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

面对产能过剩和毛利率降低等经营压力,处于锂电产业链中间的电芯生产企业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来应对所面临的挑战。首先企业应对市场有深刻的认识和深入的分析,正确地定位产品,合理规划产能;其次提高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单纯靠增加产能来提高毛利率的做法只是暂时的,只有高品质性能的产品才能长期占领市场,企业才能获得利润。重视基础性研发和产品制程控制,优化生产工艺,更新设备,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才能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率;第三,随着电子产品向体积小、厚度薄、使用寿命长的方向发展,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循环和安全性能良好等成为锂电池的发展方向

电池制造所使用的原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产品性能,作为锂电产业链中的上游原材料企业,开发出具有高能量比、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良好的材料成为当前亟需要解决的问题。譬如以硫元素作为正极,单质锂作为负极的锂硫电池,其实际放电质量比能量达到600Wh/Kg,约是目前三元---炭材料体系电池的4倍,高能量比的锂硫电池将会成为未来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第四,进一步规范锂电产业相关标准。目前锂电行业缺乏一套明确的国家标准,各生产企业型号众多,特别是对于方形电芯领域,尺寸各不相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产品库存较多,产能过剩。

毫无疑问,锂电产业具有非常美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新能源汽车等政策推进缓慢,产业链中的上中游企业技术落后,电芯及配套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需要,锂电产业的发展并不像外界所描述的那样乐观,还需要整个产业链中的电池人共同努力来推进锂电产业的发展。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