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产量不足"or"产量过剩"?

2022-02-21      502 次浏览

“如果不是电池供应不足,我估计新能源的推广数量会更多。”


政策刺激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而动力电池供应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拖了推广的后腿。“我了解到,有的商用车品牌8、9、10月份都不敢接(新能源车的)订单了,因为电池供应不足。”日前,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材料高峰论坛”上,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方建华如是说。


方建华介绍,今年前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虽然仅为12.35万辆,但动力电池的缺口已经达到了2Gwh左右。按照目前的配套情况,这一“缺口”应该能满足10万辆乘用车或者3万辆左右的新能源商用车。


在此之前,国家曾提出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方案目标,到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如果按照这一数字,未来新能源动力电池的需求空间巨大。、


极具潜力的市场让动力电池行业的上下游为之疯狂。二级市场概念股被热炒,各路资本竞相涌入、企业纷纷加速投产,看上去一片繁荣的景象背后,也有无数业内人士心存担忧。“动力锂电池产业尚未发展起来就已经过剩了。”赛迪顾问投资事业部总经理吴辉更是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疯狂”的动力电池市场


“今年动力电池供不应求的状况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方建华告诉记者。


首先,虽然早在2013年,政府就发布了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明确了到2015年和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阶段性目标,但更多地方政府补贴等政策的启动都是从2014年下半年才开始的。与此同时,在2013年,整车生产厂商基本上都处于试水市场的状态,并未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由于之前政策、需求不明朗以及机制不到位等各方面原因,一些原本规划投产的产能也没有按预期投产。“据我了解,青海有一家上游的材料生产商,5年了产能一直都没得到落实。”


其次,今年动力电池的紧缺,与商用车市场快速启动有关。“很多的商用车生产企业,基本上都是在2014年底才找到最适合切入的细分领域,比如6~8m的客车市场。”方建华向记者透露。这些找准最适合切入市场的商用车生产企业“一哄而上”,以至于今年前8月,纯电动商用车需求大放量,同比增速高达8倍,远远超过乘用车2倍的增速。由于商用车对动力电池的平均需求量远高于乘用车,因此其产量的暴涨必然进一步加大动力电池的需求缺口。


方建华告诉记者,目前动力电池的缺口已经达到了2Gwh左右。由于怕电池短缺影响新车交付,“现在我们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只要有电池,就要;电池厂家只要是生产了,就用,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深圳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岳敏透露。


动力电池供应不足,带动整个板块在二级市场上大受追捧。正因如此,一些原本不涉及锂电池行业的企业,也纷纷转移投资进入动力电池上下游领域。据悉,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增量投资就达600亿元,预计2015年度动力锂电池新增投资将突破千亿。与此同时,已有的电池生产企业也在全力以赴地加速扩产步伐。就在前两日,国轩高科位于合肥的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正式投产。据记者了解,这一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8个月时间,为业界少有,也从侧面反映出生产企业抢食这一市场的急迫心理。


因为按照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25万辆左右,2016年销量则可能突破40万辆。如果这一数字能达成,短时间内动力电池市场的疯狂状态还将持续。


不过,虽然如此,也有业内人士开始反省,如此大规模的投入是否会造成锂电池行业的过热进而导致过剩?


在论坛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技术情报研究所总工程师黄永和就尖锐指出,在动力电池方面,大家都意识到这块蛋糕非常大,但是这块蛋糕究竟有多大,他个人心里不是特别有底。比如说到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确立的500万辆保有量目标究竟能不能实现?


在吴辉看来,上述2020年目标预计也难以实现。其预估到2018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大概在62万辆,动力电池的需求量才42.4Gwh。但是来自EVTank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国内主流动力锂电池企业的有效产能为21.7Gwh,而今年以来,行业内企业拟投产的锂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59.6Gwh。鉴于此,其得出一个结论,动力锂电池产业尚未发展起来就已经过剩了。


黄永和也认为,“从今年年初开始,到现在,我又看了五到六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大家都在紧锣密鼓地扩大产能……如果大家都这么上的话,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会不会对我们整个动力电池产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可能会出现一些供大于求的状况。”方建华也坦言,“现有的几百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明年可能会有一半都拿不到订单,但这也只是局部时间内、局部企业的情况,动力电池产业并不会出现产能过剩。”


“我觉得明年这个市场和今年相比肯定会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景象。”按照方建华的观点,明年动力电池的供需将会达到一个短暂的平衡点。一方面,动力电池生产厂商会继续释放,而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经过一年左右的市场爆发式增长,进入明年的二季度或将出现一个短暂的“思考期”,现有车型的一些问题或将进一步暴露,企业也可能会对现有的产品进行反思,市场将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更加理性。


但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确实是未来发展趋势,而从短期来看,无论是在私人还是公共领域,国家的支持力度都在进一步加码。以公交为例,除了在购买上进行补贴外,前不久国家政策又进一步增加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燃油补贴,并将公交更新中新能源公交的数量纳入对公交公司的燃油补贴考核之中,由此督促地方推广新能源公交。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