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软包电池龙头卷土重来 国内电池压力山大

2018-07-31      1366 次浏览

导读:当前,中国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国内市场环境日渐宽松,以LG化学为代表的国际电池企业加紧在华布局,肯定会给国内电池厂商带来更多竞争和压力。

2018年7月17日,南京这座城市,迎来一位熟悉的客人——LG化学。

这位客人,此番前来,依旧是为了动力电池,不过与上次在栖霞区建厂不同,这次是要在滨江开发区总投入约20亿美元,建成到2023年可以实现32GWh年产能的动力电池工厂。

回想2015年,LG化学,在六朝古都的栖霞区,建成了自己的第一座中国动力电池工厂,当时志得意满,雄心勃勃地宣称,到2020年要为20万辆电动车提供配套电池。

可惜时运不济,LG化学碰上了当时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那时候,我国在尝试新能源汽车补贴与动力电池目录的挂钩,设立了动力电池白名单目录,只有使用白名单内的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才有获得补贴的资格。而LG化学,恰恰在动力电池白名单目录之外,这让其南京工厂陷入了困境,并最终被吉利集团全资收购。

如今,LG化学卷土重来,显然是不甘心,要有一番作为。

根据LG化学的计划,南京滨江开发区动力电池项目,会在今年10月开工,到2019年10月将开始量产,到2023年则全面达产,实现年产能32GWh。对于电池向谁供应,LG化学方面显得很谨慎,表示初期主要为现代、沃尔沃、通用、克莱斯勒、雷诺等车厂供应电池,后续可能向中国国内车企供应。

1、LG化学建厂或引发群狼效应

尽管LG化学方面很谨慎地表示,初期没有向国内车企供应动力电池的打算。但明眼人都知道,LG化学是来分割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

这是因为,目前国内的政策形势已经大为不同。一方面,今年4月份,工信部取消了动力电池目录,中汽协建立起动力电池行业白名单以规范行业发展,并明确表示不与补贴挂钩;另一方面,按照目前的趋势,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到2020年将全面退出,届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再是依赖国家补贴,而是“双积分政策”。

这样一来,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这块巨大的肥肉,将暴露在所有人面前。无论是国外的LG化学,还是国内的宁德时代,都处在同样的竞争环境内,谁也没有特别的优待。

在市场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情况下,LG化学在南京再度建厂,也将引发群狼效应。

这是因为,在2016年初那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中,遭遇滑铁卢的不只是LG化学,还有松下、三星SDI、SK创新等国际巨头。他们和LG化学一样,都在等一个时机,这个时机一旦成熟,他们将重振旗鼓、谋取复兴。

今年5月份,中汽协公布了第一批动力电池行业白名单,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南京乐金化学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和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进入了名单。这三家公司的背景正是韩国三大电池巨头: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对应的是三星SDI;南京乐金化学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对应的是LG化学;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对应则是SK创新。

这被很多业内人士看作,是在向国际巨头们放开国内动力电池市场,担忧的声音也随之而起:群狼入局,国内电池厂商会不会遭遇“灭顶之灾”?

2、国内电池厂商并非“蜀中阿斗”

早年间,除了比亚迪,国内电池厂商,大多缺乏技术、产品低端,面对日韩企业不堪一击。业内人士有这种担心也不足为奇。

但是我们的电池厂商并非“蜀中阿斗”,这些年经过国家的鼓励和扶持,他们已经取得长足进步,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电池产品,都具备了国际竞争力,这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宁德时代。

2011年成立的宁德时代,借着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大潮,深耕技术,广建合作,在2017年便取得了12GWh的装机量,一举超越松下,成为全球销量冠军。

成长到这一步,源于宁德时代对研发的重视、技术的专注。根据其董事长曾毓群介绍,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宁德时代的研发费用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93%、7.62%、8.16%,是逐年递增的;技术方面,截至到2017年年底,宁德时代及其子公司共拥有907项境内专利及17项境外专利,另外还有1440项境内和境外专利正在申请。

在2018汽车创行者大会上,有人曾采访过曾毓群,如果国外封锁电池技术,国内的电池有没有影响。曾毓群表示没有影响;他还补充说,我们封锁技术,对国外也没有影响。

这充分表明,我们的电池企业,已经掌握了自主电池技术,不惧怕任何国外企业。

而宁德时代也在与日韩企业的正面竞争中证明了这一点。今年3月份,大众集团面向全球市场进行了电池采购招标,订单金额高达500亿欧元。在松下、三星SDI、LG化学等日韩企业悉数来到的情况下,宁德时代最终胜出,纳入了大众汽车集团全球供应链,成为大众集团MEB电动车项目平台的动力电池供应商。

3、我们正在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

实际上,日益强大的国内电池企业,现在不是被动地面对日韩企业的竞争,而是在主动迎接这种挑战。以我国电池头部企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为例,一个在积极地走出去,一个在对外开放共享。

今年7月9日,在中德总理的共同见证下,宁德时代与德国图林根州州政府签订了一份投资协议。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将在德国图林根州艾尔福特市投资2.5亿欧元建造电池生产基地等,该生产基地计划于2021年投产,到2022年预计年产能14GWh,届时产品将配套BMW、大众、戴姆勒、捷豹路虎、PSA等全球知名车企。

对于宁德时代这一建厂举动,图林根州经济部长沃尔夫冈·蒂芬泽评价很高,他表示宁德时代将全球最尖端的动力电池技术带到德国,并在智能工厂和电池模块优化等领域保证持续不断的研发投资,创新能力极高,图林根州应该感到自豪。

在宁德时代走出国门、到国外建厂的时候,比亚迪也在主动转变,积极应对到来的挑战。

曾经“自产自销”,对外封锁电池技术,比亚迪丧失了国内电池大王的地位。吃过亏后,比亚迪意识到了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开始主动对外开放电池技术,其总裁王传福表示,比亚迪要把‘e平台’的所有技术,与全球同行们共享,实现“开放+融合”的新生态。

目前,比亚迪正在做动力电池剥离的工作。根据计划,2018年年底前后,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业务将拆分完毕;到2022-2023年,将完成动力电池业务的独立上市。

同时,比亚迪也与长安汽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暨电池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联合各自在新能源、智能化、海外市场、共享出行等多个领域的优势资源,开展从业务到资本层面的全方位深度合作。

开放与共享,比亚迪要凭借自己的电池技术优势,在动力电池市场上建立起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4、写在最后

当前,中国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国内市场环境日渐宽松,以LG化学为代表的国际电池企业加紧在华布局,肯定会给国内电池厂商带来更多竞争和压力。但对于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龙头企业,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自主技术积累,销售渠道网络也相对成熟,短期内还会占有市场优势,不会受到太大冲击。

从长远看,这样的竞争,将迫使国内电池厂商进一步提高电池技术、科学生产管理,致力于打造质量更好、成本更低的动力电池,这必然会带动产业技术的升级,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有永久的伙伴。在电池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我们的头部企业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不断跟进市场,深度研发,保持产品的经济性、先进性和稳定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与国际电池巨头的竞争中,处于市场领先位置,既维持住现有合作伙伴,又能拓展出新的合作伙伴。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