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子基金合伙人方建华
现在大部分人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动力锂电池,认为我国的动力锂电池还不能够满足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这个我实际上是有自己的看法的。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有很多的科技成果,没有能够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和资本化。科技部成立了这个成果转化基金,就是希望把教授、科学家的思想、样品,能够尽快的产业化、市场化乃至于资本化,这也就是科技部搞这个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宗旨之一。
我个人认为,我国的动力锂电池公司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而恰恰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这些年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第一,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的进程应该说全球领先,龙头公司的地位,参和了国际竞争,他们的地位已经显现出来。我讲这种产业化的进程,全球领先,不仅仅是我们大家所了解的规模上,也不仅仅是它的发展速度上,也不仅仅是它的成本降低上,也不仅仅在它的产业链配套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它的实力上。
2016年,全球动力锂电池的出货量,应该说我国的市场占据了接近65%。国外的一些主流的整车厂,实际上无论是宝马也好、奔驰也好,现在都在和我们国内的一些主流的电池厂进行合作。前些年我们之所以很少参和国际的竞争,除了一方面我们的快速发展是这几年刚刚起来的,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外的品牌关于动力锂电池验证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从参和到最终实现量产,最少要3—5年的时间,所以这些年我国的动力锂电池公司参和到国际竞争当中的比例已经大幅度的提升。这里面尤其以比亚迪、CATL为代表的这些龙头公司,这种用途显现的非常明显。
在我国的动力锂电池产业化的过程当中,我觉得更能够反映当下我国经济所面对的,我们叫调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从动力锂电池角度来说,我们实际上目前有三种力量,第一批,就是以过去的传统的做动力锂电池的公司,比如像比亚迪、像国轩高科、像沃特玛等一批公司,近些年进入了快速成长。第二批,就是过去做铅酸电池的这些公司,实际上我们在全球都有名的,无论是超威、南都电源、骆驼等等一批公司,现在都在进行产业的转型,锂离子电池已经作为他们重要的未来的支柱产业,这说明什么?说明锂离子电池不仅仅在动力锂电池领域里面,在储能领域里面,我认为2016年或者说2017年是锂离子电池替代铅酸电池的一个临界点,因为锂离子电池的成本已经和铅酸电池的成本在全生命周期来说已经有优势了。第三批,就是一些新的,或者说过去有一些做消费类电子的电池,或者是一部分新的资本、新的科研实力加入到这个里面。这三股力量,无论是过去的结构升级,还是结构调整,还是新的进入者,组成了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的一个主力军。总的来说,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的进程,在全球是领先的。我觉得这是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多元化的技术体系在我国已经形成,而且动力锂电池未来的技术路线图和国际上完全吻合。为何一定要强调多元化的技术体系呢?因为我国的市场是有我国的特点的,比如说我们在2009年—2014年这个发展阶段,实际上我们是以公共领域里面推广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在公共领域里面,以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电池,它的高安全性、长寿命,优势是非常明显的,随着近些年乘用车发展兴起,三元电池在我国又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们在专业领域的锰酸锂离子电池,以及快充电池,在多元化的领域已经形成了,这是我国根据我们自己的特点、根据我们的制造能力、根据我们的产业特点,而发展的多元技术路线体系,这和过去我们在传统产业里面完全跟着别人走是有差别的。
从未来的发展角度来讲,从去年到今年的科技部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的申报过程当中,就是300瓦时/公斤能量密度的产业化的进程,实际上到2020年作为一个目标或者作为一个指标,实际从各家申报的情况来看,都聚焦在高镍三元和硅基负极,而且经过去年的研发以后,很多公司已经接近350瓦时/公斤的样品都已经出来了,这个技术路线图,实际上无论美国的还是日韩的,在2020年的整个技术路线图是相吻合的。在下一代电池体系方面,刚才我们杨教授已经介绍了,美国有一个500瓦时/公斤的规划,实际我国也有一个前沿性的也接近500瓦时/公斤,我们讲的是锂硫、锂空气电池在基础研发方面,无论在中科院物理所、还是在北大等一些学校里面,事实上已经有了非常非常好的基础。就是从动力锂电池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来说,无论是现有体系的能量密度的提升,还是未来下一代动力锂电池的技术研发,实际上我国已经不落后于全球的任何一个国家,而且应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全球动力锂电池之争就是中日韩之争,而中日韩之间又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我国完全有信心而且完全可以有自信的说,我们不输给任何一个国家。
第三方面,我认为这也是我们今天之所以在青海西宁组织这样一个论坛的原因。其实做动力锂电池、做任何一个产品,其实你的产业链配套是否完整,决定了你在产业能不能有话语权,你的产业配套能力决定了你未来有多大的话语权、能走多远,我国恰恰这些年,不仅完成了相对落后的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的国产化,完成了我们隔膜的国产化,这方面我是有非常深刻的体会的,2010年刚加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动力锂电池隔膜的价格是在15—18元/平方,而且那个时候根本不给你讲价。甚至我们通过别的途径,拿来别人的隔膜也是十二三元,到了今天随着我们实现国产化以后,我们现在动力锂电池的隔膜就是3元左右。大家想,当你的配套能力、当你的国产化不能达到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局面。这次在西宁召开这次会议很重要的原因,我非常欣赏今天我们马培华主席讲到的,我们青海有"锂",所谓青海有"锂"就是说我国有"锂",通过卤水提锂,假如说我们的成本能够按照我们马主席所讲到的,降到3万—5万这个水平,那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的进程会进一步加速。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我认为是供求关系的改变,但更多的我个人觉得,可能某种程度上是资本绑架了实业,是资本在炒作我们这个实业,实际对我们产业化进程是不利的。
这种配套体系不仅在上游的原材料、在我们的电芯材料,无论是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我们已经由过去的依赖进口完全实现了国产化。
第四方面,就是我们国产的装备制造业,这些年有非常快的发展。过去我们每年参加日本的电池展,更多的看到日本、韩国乃至欧洲的设备,现在我们到日本的电池展看看,有多少我国的设备厂商进入了他们的展台,也成为国际上竞标的一个主力军。从我们自己来说,相关于18650的自动化程度,这些年一直很高,但是在方形电池和软包锂电池,实际这些年我国的电池装备商作出了非常大的努力。
就像刚才我们罗院长讲到的,现在我们很多电池的pack线,由过去的手工、半自动,现在基本已经实现了全自动,电池装备这个行业所取得的进步也是非常可喜的,不仅仅是体现在装备本身,整个装备制造过程当中,都得到了提升,这对我国工程化的能力有非常非常大的帮助。
第五方面,我们产业支撑体系日趋完善,标准化的进程要加速。
我想这方面也是我们我国人应该感到骄傲的,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对新能源汽车还是动力锂电池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来说,我国是最大的,我们既有激励机制、有约束机制、有支撑体系,还有我们一系列的配套体系。所以我想,我国的动力锂电池这几年,乃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这几年的发展,是得益于这种政策的驱动,这种政策体系的完善、标准体系的逐步完善。
第六方面,动力锂电池回收利润,我觉得不仅仅是引起了关注,其实它的路径已经非常清晰了,刚才李教授,已经把他们这些年,不仅是三元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的这种回收利润做了很好的探索,并进行了产业化的进程。实际上很多公司,在我们回收利润之前的梯级利用方面有非常好的实践。过去我个人认为,电池的梯级利用是一个伪命题,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在电池的设计过程当中,假如我们在pack方法当中,假如我们在模组的标准化过程当中,不去考虑到电池的梯级利用,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伪命题,假如你的电芯完成了它作为动力锂电池的使用寿命以后,你还要每个电池都拆解开来,再进行重新的串并联,再进行什么,这个成本就不能够支撑你这个产业的发展。非常欣喜的现在有很多公司,比如说有一家公司,它考虑到动力锂电池回收以后用于自行车电池,他设计本身就在电池的代码上面预留了一个孔,到了一按时候他把这个孔再注上电解液,使它的寿命进一步得到延伸。在pack的过程当中,怎么有利于模组的标准化,怎么使我们的连接方式更易于拆解,只有做了这些方面前沿的布局,动力锂电池的梯级利用才是一个真正的命题。
时间关系,我简单的从以上六个方面给大家报告了一下,之所以我认为动力锂电池行业现在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推动力而不是瓶颈,我是这么理解的。我是做这个行业的,尤其这段时间走出了制造业以后我有一些思考,比如我有些观点可能跟大家普遍的观点不相同,现在大家都说了我国动力锂电池最大的瓶颈是研发,我认为差矣,我认为恰恰是我国动力锂电池和日韩之间的差异不是我们的研发或者不是我们的技术,而是我们的制造,而是我们的管理,我看完了日韩公司以后再到我们的公司看看,我们的管理水平是什么样、我们的制造能力是什么样,按照传统汽车的要求,CKp值要达到1.67,我们现在的动力锂电池公司有多少能做到1.5以上呢,有多少还在1.0以下,松下的电池之所以好,它的合格率能够达到99%,我们现在说18650是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能达到多少,现在的方形电池、软包锂电池是多少呢?80%几是普遍的现象,能达到90%已经非常不错了。然后再考虑它的一致性的问题,无论是合格率、一致性,就关乎到电池的质量、关乎到电池的成本、关乎到电池的制造水平,而电池制造能力的差距、电池制造管理水平的差距,恰恰是我们现在动力锂电池公司进入制造2020时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其实那些前沿的研发,应该就像我们杨教授说的,美国是有五大国家实验室、六大高校组成的,实际上我们的一些前沿的基础的共性的技术,应该是由国家队来做,而公司是应该把技术,怎么通过我们的工艺、工程能够把它产品化,能够保证它的一致性,能够保证它的品质,能够保证它的成本的降低。我觉得在这个方面是日韩公司和我们最大的差距,也是我们公司当下应该努力的方向。
假如说我们在技术方面的创新不够,所谓创新不够是什么?比如说我们现在无论是整车厂还是我们的电池厂,在选择某一款电芯的时候,无论是整车厂还是电池厂,都没有经过充分的验证这款电芯能否满足电动汽车的使用要求,更多的是在盲目的模仿、盲目的跟踪,整车厂没错,我三月份跟德国的一个代表团在进行交流的时候,实际上他就给我提出了非常大的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实际上德国在提出标准之前,他们把全国各种型号的电池都进行了VDA的验证和测试,最终经过淘汰把VDA这种作为一个标准推出来,实际上他们是经过验证的。而我们国内比如说18650前些年没有用,这些年因为TSLA火起来,TSLA用了,所以我们现在不管你做什么的通通装上车了,当然前些年在补贴的情况下有多少在用呢。随着市场化的技术以后,能不能满足电动汽车的要求,我觉得应该做充分的验证,我们应该做系统的集成和创新,我想这是我们这方面的创新。包括电芯方面,这种集成创新是我们要做的,是我们电池公司应该做的。我老说我们的老祖宗集成创新做的最好的是中药,麸子能干什么、黄芪能干什么,实际上这就是老祖宗的系统集成,实际上我们动力锂电池公司在集成方面要多做一些创新。所谓的原始的创新、原创的创新,像类似于发明磷酸铁锂的这种创新,我觉得不是我们公司应该做的,我们公司应该做的是集成创新。假如按照我们现在有些人的观点,现在我国的高铁已经这么发达了,说核心技术还是西门子的,你说现在苹果的核心的是人家的吗?你说TSLA电池还是松下的吗?你说TSLA不掌握核心的吗?
第三个,目前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动力锂电池的产量过剩。我说这种产量过剩在过去,今年春节之前我还跟部里的有关领导说,公司家愿意投钱去做这个你就让他们投好了。最后领导问我一句话,现在有多少钱是真正公司家自己投的,大部分的钱都是地方政府,大部分的钱都是来自于我们的银行。为何现在我国经济面对的五大风险之一就是所谓的地方债,实际上地方债的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们地方政府给予的担保,地方政府给银行所供应的担保,这种隐型的问题是我国经济面对的最大风险,在这种动力锂电池结构性产量过剩的情况下,关于我们的地方政府、关于我们的银行来说,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公司,这就是非常大的一个风险。
刚才我们罗院长也说了,今天上午也提到,到去年年底我们的动力锂电池产量已经达到120GWh,今年年底可能接近200GWh,而今年的市场需求只有不到40GWh,这么大的产量过剩的状况下,对公司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对地方政府、对我们的银行来说也仍然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风险。所以尤其是那些随着我们电池技术突飞猛进以后,现在建的产量两年以后、三年以后就是一堆废铁。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应该适度的控制我们的投资结构,应该顺应我们技术进步的发展,应该根据我们的市场特点去规划产量。
第四个,就是讲的安全问题。我国的动力锂电池公司这些年发展绝大部分是良性的,但是我们作为从业者,我认为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动力锂电池这个行业之所以新,是因为它冒着很大的风险,而且我们这些年也出现了很多很多这样的一些事故。我们一方面呼吁我们的社会要给予理解、给予包容,这是一个新的东西,但是作为从业者,假如我们不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假如我们没经过验证就大批量的投产,就放到车上去,最终人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护的时候,那这个行业的发展可想而知。所以我想在这个方面,无论是作为我们的从业者还是政府的监管部门,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第五个,我想讲一讲商业模式。实际上现在大家都还延续着传统汽车的思维在规划着我们新能源汽车的商业模式,包括今天有位嘉宾提到的,比如说大规模的快充这种方式,还是想基于过去的那种传统汽车的加油站,来进行这种电动汽车的模式,还基于我们传统汽车的那种销售模式来进行我们电动汽车的销售,实际上我觉得任何一个商业模式的设计,一定是建立在对这个产品本真最深刻的了解基础上。电动汽车产品最大的特性就是,一次性购买成本高,运营成本低。我们在构筑它的商业模式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这个特点来去构建它的商业模式。假如我们也把他在全生命周期当中的成本低的优势不能够发挥起来,我们按传统汽车的模式去构建的话,新能源汽车就不可能和传统汽车去媲美甚至是抗争。
这种商业模式,一方面我们讲是我们上下游之间,是我们和销售之间,更重要的我们公司之间,关于像创新型的电动汽车这样的行业,其实我在强调的一句话,过去单个的公司强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我们应该强调的是生态圈,我们应该重构它的价值链,应该重建它的生态圈,应该抱团取暖,应该上下游齐心协力,政、产、学、研、商乃至于资本,我们形成合力去推动这个产业的进步,而不能只考虑上游材料怎么赚钱怎么弄、下游怎么压价怎么来,你想想作为苦逼的电池行业难道只能死路一条吗。
最后我想讲一讲,这种状况下,尤其今年的政策调整下,尤其是一季度乃至于上半年整个动力锂电池行业,确实,正如上午欧阳明高教授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空间,2020年200万辆,2025年800万辆,2030年1500万辆,这个成长空间这种其实是不可逆转的,我们今天练好内功,我们今天为产业化做准备,今天暂时的困难不会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坚定信念仍然是第一位的。第二步,我们要重构生态圈,一定要上下游抱团取暖,包括我们动力锂电池公司之间,我们不要闭关自守,这个产业现在才多少,28GWh、40GWh,为了达到1500万辆的时候动力锂电池需求是多大,现在小荷才露尖尖角,未来成长空间很大,我们产业链的同仁必须抱团取暖,才能真正赢得我们自己的未来。第三方面,我们一定要练好内功。重要五个方面,第一,制造能力,第二,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比如说随着政策的调整,针对今年的115瓦时/公斤,1.2系数,公司无论技术改造也好、产线升级也好,要快速反应,否则失去的就是机遇。第三,要有上下游的配套能力,一定要上下游紧密合作。第四,研发和技术,尤其是我们的工程化能力,必须要有很大得提升。只有练好了内功,我们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我想说一点,正好这次来的路上我看到一本书,就是胡适的所谓"隐忍比自由更重要",关于动力锂电池这个行业来说,我认为"包容比创新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