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过剩 高端不足 说说锂电产业的过剩和不足

2022-01-06      810 次浏览

"5年之后,动力锂电池产业的春天才会到来。要活到春天,就要在全产业链打造良性循环。"在近期举办的青海锂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CATL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李平发表了这样一个观点。


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逐渐成为新兴产业,作为配套零部件的动力锂电池产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基础短板多,高端产量不足仍是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存在的问题。补贴开始退坡,几年后没有了补贴的电池公司该如何发展?


低端产量过剩高端产量不足


"截至目前,国内动力锂电池产量可能已经超越了新能源整车的需求,但是真正的好电池仍然供不应求。"我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在论坛上说。


目前,动力锂电池公司层次价位丰富,二三线产量结构性过剩、高端产量不足成为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


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上升53%。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锂电池供应不足,让众多国内动力锂电池生产公司嗅到商机,纷纷开始规模扩产。


回看各电池公司今年的投资扩产计划:比亚迪青海投资建年产10GWh(十亿瓦时)的动力锂电池厂,CATL年产10GWh的新基地已经开工,微宏动力湖州三期工程建成后产量将新增11GWh,国轩高科新增年产4GWh的青岛新基地。仅2017年至今,计划扩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公司就将近20家。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动力锂电池产量已达到120GWh。"今年年底产量或可接近200GWh,但市场需求只有不到40GWh。"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子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方建华透露了这样一组信息,"这两三年的产量在电池技术突飞猛进之后,就将是一堆废铁。"


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低端产量过剩如何处理,这给电池生产公司带来颇高的销售压力,也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很大的风险,电池回收问题将成一个新的难题。


动力锂电池大规模扩张,行业洗牌也即将开始。"未来三年新能源车动力锂电池市场年平均上升率50%左右,但电池行业竞争激烈,行业的整合正在持续进行,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向优势公司集中。"我国化学和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说。


降低成本还需多方努力


要优质不要低端,在补贴退坡、原材料和生产成本等多重压力下,国内锂离子电池制造业整体成本仍在不断上升。


"我国动力锂电池公司不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而正是新能源汽车这些年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关于业内普遍认为的看法,方建华给出了不同的观点。


业内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瓶颈在于动力锂电池。补贴既然开始退坡,动力锂电池公司就应该把价格降下来。


在他看来,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已经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动力锂电池的出货量已经占据了全球总出货量的65%。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动力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220瓦时/公斤,价格降低至1.5元/瓦时。相较2002年能量密度提高1.7倍,价格下降60%,建成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中原四大电池产业的集聚区。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锂电池生产国,国外一些主流的整车厂如宝马、奔驰等,都在和我国主流电池厂进行合作。CATL也成了日韩电池公司对标研究的国内唯一竞争对手。


"动力锂电池产业化进程不仅体现在发展速度、成本降低上,而且体现在其产业链配套和实力上。"方建华说。


其实在过去几年间,随着动力锂电池技术的不断提高,电池成本已经有所下降。但是,碳酸锂下降后依然昂贵的价格仍在阻碍电动汽车降低成本。其中,青海有锂却难提炼,盐湖镁锂比过高是阻碍我国碳酸锂产量上升的重要原因。


由于提取难度过高,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曾涨到15—16万元/吨。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认为,再过2—5年,动力锂电池供需将基本平衡,电池级碳酸锂价格降至3—5万元/吨较为合理。我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认为,电池成本达到100美元/千瓦时,有望和传统内燃机动力汽车正面竞争。


动力锂电池公司该如何通过自身努力积极降低成本?方建华建议,把我国前沿基础性技术交由国家来做,公司专攻将技术工艺产品化,保障电池的一致性和品质,以此促进动力锂电池产业的良性发展。


□专家观点


要实现动力锂电池的绿色发展,必须考虑电池的回收利用,而且要找到合适的途径,否则将会对产业出现非常大的打击。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何龙


建议政府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至2025年。新能源汽车距市场化推广还有一定距离,政府对购置和使用环节的扶持政策应相对稳定,以防止市场出现断崖式下跌。


——CATL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李平


发展新能源产业是一场速度、耐力和意志比拼的马拉松。公司要站在更加长远的战略高度,规划技术和产品发展,尽早做好准备接受完全市场化时代的到来。


——我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