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锂电池产业应拒作“泥足巨人”

2021-11-19      471 次浏览

笔者第一次听到用“泥足巨人”来警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在今年我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夏季论坛。我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说:“有关汽车产业来说,生产量力的扩张是相对容易的,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则是十分艰难的。但是,我国的公司不能再走技术空心化的道路了,因为那充其量只是一个‘泥足巨人’。”


一个“变天记”,何尝不说明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正面对着成为“泥足巨人”的风险?市场上窜下跳,公司猝不及防;政策多次变化,行业无所适从。产业整合开始之后,种种弱点暴露无遗。假如不积极寻求改变,“泥足巨人”的警示即会成真。


今年1~十月,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配套总量为14.2GWh,前四批电池目录的公司总产量37GWh。从动力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和产量比较来看,动力锂离子电池已经整体产量过剩,其中中小公司产量利用率明显不足。整个产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核心技术缺失、低端产量过剩。


拒做“泥足巨人”,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的整合迫在眉睫,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谁都不愿重蹈覆辙,谁都了解要想改变现状,应该狠抓技术创新,研发优质产品,形成优质产量。但是,在短时间利益的诱惑下、在模仿抄袭的风气中、在地方保护的温室里,不是所有公司都有十足的动力和玉汝于成的精神去“十年磨一剑”。


难能可贵的是,在数量庞大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中,存在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创新型公司,以及在产业“深耕”多年现在积极谋求转型升级的公司。这些公司才是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做强的主力军。在技术储备先天不足和补贴政策逐步退坡的不利条件下,何以发现危机中的机遇?


首先,应抓住市场和创新的导向用途。随着补贴政策退坡,一股倒逼式的正能量正在逐渐形成,补贴导向将让位于市场和创新导向,投机主义者的劣势将会暴露,而创新型公司的优势将会显现,正所谓:良币驱逐劣币。


其次,在电池产业“深耕”多年的公司,要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市场相关相关经验和资金优势,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引进再消化,坚持“全球化人才引进”和“全球化研公布局”,加快掌握核心技术的速度。


“在大浪淘沙中,真正能站住脚的,将是那些具有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品牌效应的公司。”这是陈清泰在今年我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夏季论坛的另外一个观点。笔者认为,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就要培育这样的好公司。机遇就在眼前,动力锂离子电池强,则新能源汽车产业强。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