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五日-六日,第九届全球汽车论坛在重庆举办,本届主题为:“在变革的时代塑造行业的未来”。
汽车行业经历转型变革的当下,由新技术、新理念、新玩家、新融合所带来的剧烈变化,强烈地冲击了传统的汽车制造业。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越来越严格的油耗排放法规的执行,越来越多的车企企图借助电动化实现“弯道超车”。
那么,随着电动汽车逐渐走向市场中央,对电力和燃料的需求出现什么变化?对石油公司和燃油税税收出现怎么样的影响?政府又将如何设法弥补燃油税税收的下降?
在六月五日下午的“前瞻瞭望”环节,广州鹏辉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力锂离子电池研究院院长刘建生、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周强、广东天劲新能源科技股份有新公司动力储能研究院副院长彭刚柔、《印度汽车AutoIndia》杂志创始人GautamSen围绕“电池技术与充电基础设施”议题展开了讨论。
刘建生: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路径和痛点
在刘建生看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共识,汽车智能化、无人驾驶的基础是电动化。
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国家在许多政策中做了大量的扶持和规范,在市场需求和政策的双重驱动下,“三电”技术逐渐成熟,锂离子动力锂离子电池和燃料动力锂电池领域,相关技术的正向研发正呈现前所未有的井喷之象。
刘建生认为,市场对新能源锂离子电池存在诸多需求。总体来讲,共性需求是要有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锂离子电池通过材料创新、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广泛来满足不同的个性化需求。
“三元材料为正极动力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从220瓦/时到280瓦/时是一个阶段,正极材料从622发展到811,后续可以提升到330Wh/Kg,到后面可以提升到450Wh/KG。”刘建生谈到。
然而,从全球市场来看,电池成本居高不下,让电动汽车的价格劣势难以改观。刘建生强调,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的痛点要突破,即性能与成本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一矛盾,要解决三个难题:一是能量密度与安全,能量密度对安全的新增;二是能量密度与功能密度;三是高温性能与低温性能兼顾。
周强:充电设施的机遇与挑战
从2016年开始,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动汽车最大市场,当前电动汽车保有量已达180万辆。而在公共快充等充电设施的部署上,我国也处在领先地位。
周强表示,“从充电设施和相关政策来说,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动,也离不开对能源和环保方面的一些需求。”
放眼国际,不同国家已公布燃油车停售的时间,我国政府也在去年九月提出了“双积分战略”。在周强看来,此举极大推动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在谈到未来运营服务的问题时,周强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商业模式运营策略。在日本,是以四大车企和国家投资银行成立了一个充电服务公司。而在我国和欧洲地区,更多的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在国内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行业,去创新商业模式以及技术上的一些创新。
近年来,充电设施的产品形态、功能演变及支付方式演变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周强表示,在产品形态上,从原来一个单接口的充电桩逐渐发展到接口、分体式、覆盖氛围更大的群充电的形态;其次,在充电设施功能上,凸显网络化、信息化、平台化的趋势;第三,在充电服务方面,以前从最普通的刷卡收费转向移动支付、APP使用。所有的变化,从消费的角度倾向于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更智能。
在周强看来,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将逐步向新能源利用交互终端转变。
彭刚柔:动力软包电池技术前瞻
据彭刚柔介绍,软包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内阻好、寿命比较好、良好性能等,广泛适配于高能源汽车的新能源选项。基于目前国家的技术路线,很多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离子电池或者动力锂离子电池组也是基于软包形态的。
在NCA和硅碳之后,有关软包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研发情况,彭刚柔介绍,在2020年更多技术的突破点将集中在全固态方面。可以说,软包技术路线,将成为最适合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设计的技术路线。因为,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能够有效甚至完全消除电解液泄露和腐蚀的安全隐患,包括具有较高的电化学窗口、更长的使用寿命以及对多极碟片的支持。
在对软包动力锂离子电池发展的能量密度提升进行展望后,彭刚柔坦言当前热管理仍存挑战,例如,如何在电芯开发的开始阶段,对电芯的发力进行均衡设计;如何正确描述动力锂离子电池发热技能,包括热失能的描述;如何优化设计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热流热阻的分布;如何对优化有关热管理套件进行优化设计,这些都将成为热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能够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之下,稳定高效运行的重要课题。
GautamSen:实现电动汽车的普及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在演讲之初,GautamSen便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在纯电动汽车领域所做的决定,相当于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选择”。在他看来,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应该基于当地的状况和人们的需求,因地制宜部署充电设施建设,这其中包括对充电桩的设置部署、设备的实时安装。
在GautamSen看来,在投资和基础设施方面,国家要更多地支持电动出行,不仅包括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城市,更要考虑到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根据当地因地制宜的方式,才能实行全球方式的电动化。这其中包括三个重要市场特点:一是地方的基础设施和设计;二是能源体系;三是出行文化和模式。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必须共同决定诚实信用的方式是非常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