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杠杆再度加码 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加速整合

2021-11-01      625 次浏览

2018年是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退役潮的元年,从众多公司动态看出,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受到业内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此同时,政策也在紧锣密鼓地在谋划,以让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健康地发展起来。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与日俱增,而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用量水涨船高,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也迫在眉睫。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年限一般5-8年。前期投入市场的新能源电池基本处于淘汰临界点。这意味着从今明两年动力锂离子电池将进入大规模的报废潮。”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报废车分会秘书长张莹表示。“到2020年动力锂离子电池大概会累计报废达32万吨以上,甚至50万吨也是有可能的。”中南大学教授李荐说。


多重动力驱动


依据我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预测,结合汽车报废年限、动力锂离子电池寿命等因素,2018年-2020年,全国累计报废动力锂离子电池将达12万-20万吨;到2025年动力锂离子电池年报废量或达35万吨的规模。


从2017年十二月开始,工信部陆续出台了《加工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办法》、《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矩》、《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测试》等相关电池回收利用的政策和标准,填补了在电池回收利用法规的空白。


受政策驱动,业内预计,2018年,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市场可达50亿元规模。2020年至2023年,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市场规模进一步上升至136亿元-311亿元。


在政策、利益、责任等多重动力驱动下,CATL、比亚迪等动力锂离子电池主流公司均展开针对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的布局。此外,骆驼股份、宁德时代、华友钴业、国轩高科、中航锂电等锂电材料公司和电池加工公司,均在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范畴展开了布局。


新政策再加码


为了进一步加快推进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产业的发展,二月二十六日,工信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质检总局、能源局共同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方法》(下称《方法》)。


《方法》旨在增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规范行业发展,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保障安全,促使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健康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方法》明确“汽车加工公司应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负责回收新能源汽车使用及报废后出现的废旧动力蓄电池”。并鼓励汽车加工公司、电池加工公司、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公司与综合利用公司等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


在竞争中整合


不难看出,随着回收需求的爆发,政策的规范以及行业龙头的不断布局,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的市场即将打开。同时,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的龙头布局锂电回收的模式有助于回收体系的建立,进而引导行业向规范化发展。


同时也有不愿具名的人士指出,应当制定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激励执行细则,对电池回收公司和电池再利用公司按照电池套数、容量等方式进行补贴、税收优惠,提高回收再利用行业的经济性。


综上,随着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这不仅可以帮助公司缓解财务压力,也可以让动力锂离子电池全产业链高效运转,而这正是市场化竞争下自然形成的生态趋势。在补贴用途减弱之后,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有望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加速整合。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