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路线图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电子技术处处长彭红兵先生,做了主题为创新引领,推动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健康发展的发言。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受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委托,我代表电子司借这次大会的平台跟大家做一个交流。题目是创新引领,推动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健康发展,这个大会的平台是我们面向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从工信部的前身,电子工业部和信息产业部,当初抓锂离子电池的时候,是从移动通讯开始的。在上个世纪末,九几年开始,开始着手围绕着移动通讯发展的需求,在推动二次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在这个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已经开始面向未来新的市场需求,向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等应用方向去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应用。
我想利用这次机会给各位交流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全球整个产业发展的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第二,国内产业现状和当前发展中面对的问题。第三,未来推动这个产业发展我们的一些思路,或者叫措施,一些想法。刚才主持人也说到了,新能源汽车的规划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布,里面确实牵扯到很多产业化不可回避的问题,这里面有很多,包括技术,包括市场,包括应用模式等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产业主管部门,更多的在产业,为今后的市场应用做技术储备,产品储备这方面,我们可能再做一些具体的推进工作。
这部分我还是忽略过去,后面还有很多专家对很多电池的特性,技术方面的进展,这些方面做更多的论述,所以这方面我就不再班门弄斧了。
这里面谈到几种重要的技术方向,或者说应用领域,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座不同公司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很多技术方向,有一些公司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一些特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这是前面提到的,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锂离子电池开始真正进入消费电子这个领域,尤其是在移动通讯以及移动多媒体终端,包括笔记本电脑,数码等等这种产品中得到了快速的应用,使得这个产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生了一个大的发展。进入到21世纪,随着更新的领域,比如说绿色,资源友好型的需求开始逐步进入到电动工具,电动汽车等等,包括基站等等这些方面的需求,加快了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应用需求。
目前全球的产业格局中,以中日韩为主导,包括韩国的LG,三星,日本的索尼,三洋等等,作为行业领头公司,在近期内主导整个产业发展,从市场的占有率,从技术的领先等等这方面,在全球属于领先地位。全球六大电池供应商,这几个公司我们已经说了,至少在去年还是保持这么一个格局。2011年可能会有所调整,个别公司已经不在前六名之列。
日韩的公司在整体产品性能,包括产业链完整方面,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上领先的比较明显,具体的参数这里提到了,待会儿专家还会有一些更准确的阐述,这里我也不再更多的去阐述了。2010年的时候,这里有一个索尼,比亚迪,这些公司都有,2011年我们预测的时候,前几家还保持这么一个格局,可能排序上有所调整,可能韩国的公司开始冲到了前面。三星这个公司,2011年列全球排名的第一位。
行业预测数据来看,50亿上下,有说60亿只的,市场规模约百亿美元,这是2011年的数据。未来各国的需求,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需求来看,消费领域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可以达到接近300亿美元,动力领域的市场规模也是接近三百亿美元,储能可能会更多。预测机构的数据比较多一些,我们比较理性一点,大概是在八百亿到一千亿美元之间。
从锂离子电池这个将近大规模的市场应用,将近20年的市场规模应用来看,作为高效率、长寿命储能的产品进来,也是全球各个重要的国家,特别是欧美这些比较发达的国家重视。各方面,不管是政府的资源,还是民间的投入,这几年相比较较集中,2009年八月奥巴马宣布投入24亿美元支持下一代电池和电动汽车计划,重点支持新型电池,高性能电池材料和相关设备研发。有一些公司在一些专利方面优势更加明显。美国也计划到2015年,电动汽车饱有量突破一百万,同时在一些具体成本方面,也要求每千瓦一百到两百美元之间。德国也是如此,可能更多的是从大的市场方面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100万辆汽车的销售,同时在一些基础性的,比如说实验中心,包括一些新材料研发方面,投入也是巨大的,这里我就不一一展开描述了。韩国目前更多的关注于技术开发,产业链这一块儿,包括大规模生产,预计从2011年开始,产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市场份额会超过1/3。
重要的几个大公司,像三星,LG化学等等已经进入主流的电池制造商领域,特别是三星、LG因为有下一步各类终端的应用,这方面后发,在后续的发展中,我们感觉毕竟它是大公司,有完整的产业链,所以这两个公司未来值得更多关注。日本在里锂离子电池方面,从研发到制造,最早进入到产业化这个领域,近些年来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市场等等因素,在生产规模,产业规模方面,现在慢慢处于劣势,但是在它的上游,材料装备,包括一些基础的工艺研究方面,确实还占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在去年地震海啸对它整个产业影响相对大一些,特别是装备的影响,包括国内很多公司也有这种感受,从日本进口相关高端设备,材料方面,受地震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项目的延缓。
下面介绍一下国内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国内锂离子电池产业也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这一段时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整体的规模也是逐步的扩大,产业体系不断健全。据我们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2010年电池产量是16亿只,协会统计偏小一些,有说20亿只的,现在可统计的口径对外公布是16亿只,全球产量的2/3。
这是中日韩市场份额的变化,这几年里,韩国的市场份额在增大,日本的市场份额在萎缩,国内的产业重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重要是广东、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地,最聚集的地区是广东。国内重要产品50%出口,很多公司在国内设立一些合资公司,2011年预计可以达到40亿美元,国内四强是力神,比亚迪,比克,ATL。这几家聚集度比较高,占国内的36%,产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开始的手机,一般的数码产品,之后陆续进入笔记本电脑,目前在动力、储腾方面逐步进入市场应用。技术指标不叹了,配套体系呢?大家相比较较清楚一些,包括负极材料,贝特瑞产量居全球第一。里面关键的一些材料,比如说隔膜,干法,湿法的工艺现在已经开始突破,部分公司自动化和半自动化设备陆续开始对外有一些出口,甚至有些公司开始实现整线装备的出口。
问题也是比较多一些的,这里提到几个重要的,一个是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公司更多的急功近利,追逐市场短时间利润,深层次理论研究方面不够充分,其他的包括关键材料,装备等等的水平,尤其是技术水平,现在特别是涉及到动力锂离子电池这个行业,安全性,可靠性方面还没有更多的开始研究。另外是标准和检测体系,目前相比较较紊乱一些,可能有不同领域检测的标准,消费电子的,自行车的,包括电动汽车的,还有储能的,证出多门,检测的机构也没有一个非常权威性的检测机构具体推动整个体系的建设,这些都是我们未来要加大的支持领域。
最后简单谈一下后续的考虑。在新能源汽车,包括整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都有相关的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重要是围绕着工业转型和升级十二五规划,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十二五规划,这些方面的要求可能要统筹的规划,具体落实,这里谈到规划重要是目前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可能是各地方部门,各级政府都是高度关注的产业链,多少存在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的趋势。所以应该是积极的贯彻落实这个规划,科学布局,统筹发展,防止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这种局面。
另外要加大创新支持的力度,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角度,有工业转型升级的基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包括中央技改的基金,通过各个渠道的基金支持核心技术,包括配套产业链的研发,配套产业链的体系建设。
另外,可能要对目前国内发展的一些基本态势进行动态的,实时的跟踪和了解,对外公布实时的信息,让业界所有关心和支持这个行业发展的人,大家能够及时了解目前产业发展存在的最新进展和一些问题,尽量规避一些投资风险。
最后还是标准体系,检测评估体系的建设,这可能是支撑整个行业发展的基础,目前也是相比较较薄弱的环节。在未来的应用,特别是安全性,可靠性等等方面,包括寿命方面,加大这种评估的力度,保证我们的产品为未来大规模市场应用供应非常安全可靠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