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动力锂电池回收难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

2021-10-08      690 次浏览

我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20.6万辆,同比上升201.5%。爆发式上升的新能源车市助推了核心部件——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生产。上半年,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产量累计74.7GWh,同比累计上升217.5%。


亮眼的数据背后却藏着一个难题:有多少动力锂离子电池上线未来就有多少电池要“退役”,然而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行业还不够规范、回收利用体系也不健全,存在安全和环境隐患。


新能源汽车2014年开始在国内大量普及,其动力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在8年左右。据业内统计,2020年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累计“退役”总量约20万吨;2022年,预计将有42万吨动力锂离子电池“退役”;2025年,这一数字预计升至78万吨。


面对即将到来的动力锂离子电池“退役”潮,业内人士指出,应抓紧完善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防止拖了新能源汽车的后腿。


一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6年蝉联前列,相较出色的整车制造能力和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量力,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却刚起步。据媒体报道,现阶段由于正规渠道的回收成本和处理成本高、经济效益较低,约一半的“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通过非正规渠道流入非正规市场。这为动力锂离子电池“退役”潮埋下隐患。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一直以绿色、环保、节能为人所知。然而,动力锂离子电池假如回收处置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磷酸铁锂离子电池一旦发生电解液泄漏,就会导致有毒性、腐蚀性的电解液流入自然环境中。而三元锂离子电池材料中含有的锰、钴、镍等重金属,会对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性能指标要求较高,电池容量衰减超过20%就必须“退役”。因此,很多“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仍能梯次利用和再资源化,利用不好会造成浪费。污染和浪费无疑会损害新能源汽车维持多年的环保、节能形象。


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是未来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迫在眉睫。眼下,“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重要有梯次利用和回收提取原材料两大方向。电池残值量难以估计、金属价格波动影响材料回收经济性、梯次利用缺乏技术标准等是业界反映的现实难题,有待完善行业标准、健全法律法规。


实际上,监管层面在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方面动作频频。早在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就联合开展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今年,“加快建设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也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发改委于七月一日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也将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行动列为重点工程之一。未来,更加细化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有望助力行业走向健康发展的正轨。


从商业化的角度看,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还是一片蓝海,发展潜力很大。有机构预计,中残值情况下,2020~2030年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累计市场空间将达到680亿元。2020~2030年三元锂离子电池累计回收空间在金属处于现价情况下将达到1305亿元。


可以说,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要规范发展,也值得深耕。有必要构建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图片(来源:工人日报/作者:杜鑫)



相关文章

推荐品类

为您推荐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49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