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现有的能源有限,要人们不断发展新能源,而太阳能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人们开始大力发展太阳能能发电。进入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开始进入规模化退役期。面对20多万吨风烛残年的动力锂离子电池,要怎么样做好回收利用成为严峻且紧迫的实际考题。
新能源汽车因环保而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环保效益来之不易。假若回收利用环节不完备导致电池污染,无异于前功尽弃。1块20克重的手机电池可使1平方公里的土地污染50年,块大量足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倘若解决不当,可能引发的后果不堪设想。令人欣慰的是,由于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特性,相关回收产业是一个实打实的朝阳产业。从汽车上拆下的电池还有一定的储电能力,可以用于基站备电、电网储能等方面。经梯次利用后,油尽灯枯的电池还可通过拆解,实现钴、锂、镍等贵金属的再资源化。可以说,只要有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按时炸弹完全可以成为城市矿产。
虽然回收利用产业链前景光明,但要实现全部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绿色回收却很不容易。早在2016年,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就被称为风口,但许多投资者进入行业一瞧,发现自己根本斗不过没技术无设备的小作坊。绿色拆解、环保回收、无害解决往往意味着较高的运营成本,但三无作坊用污染换钱的回收模式可以让运营成本几近于无。小作坊捣乱只是当前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之困的冰山一角。作为消费者,许多车主并不关心退役电池去往何处;作为车企,许多加厂商没有动力与精力参与电池回收解决;一些管理者把电池回收认定为冶炼,政策上的引导和支持少之又少。多重因素交叉,让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有产业链却没有体系,单靠市场调节难以形成闭环。
电池回收行业要要怎么样从散乱无序走向规范有序?合理的顶层设计是必由之路。电池再利用所涉及的评估体系、回收网络、交易平台、奖惩机制等环节之间存在壁垒,同时关涉环保、工商、税务等诸多部门。这样的实际,呼喊相关部门牵头,统合各方资源,建立规章制度、理顺回收环节、做好市场监管。作为全国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地区,江苏通过约束、引导和补贴,实现了电池溯源、利用与拆解的可管可控。
在电动汽车保有量最大的京津冀地区,三地政府也联合公布了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办法。从国外的成熟相关相关经验看,无论是像德国相同,立法明晰回收责任;还是如美国一般,制定标准约束行业,政府引导都在电池回收中起到关键用途。这些例子提醒着,搭建电池回收体系,尤需相关部门牵头。
据测算,到2025年,动力锂离子电池报废量预计有近百万吨;到2030年,数字会进一步翻番。时间紧、任务重,建立绿色可继续的电池回收体系已刻不容缓。相信再过几年到几十年,当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技术很成熟的时候,这样就有了无穷尽的能源供给社会的使用,再当下就要研究者更加努力研究新技术。